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罗广福带着罗小晴坐着罗天旺的车去了镇学区办公室。
“领导,我们何麻湾到桐木村村小,要走十来里路,中间还要爬一座山。这种情况下,何麻湾小学就不应该撤并到桐木村村小。要不是你们霸蛮撤校,我孙女就不需要走这么老远的路去上学,也就不会把腿给摔断了。现在摔断了腿,也不知道将来会不会留下残疾,你们学区必须负责任。“罗广福抱着罗小晴走进学区办公室。
学区主任冯永年皱起了眉头,当年撤校风,撤并了很多所小学,其中很多所小学时不符合撤并的条件的,何麻湾小学就是其中一所。但是冯永年不能够承认这一点。
“这位老同志,撤校是上级部门做出的决定。我们学区只是执行上级部门的指示。而且撤校已经过去这么多年,当年负责的同志都已经调走了,你要追究责任,也没办法追究到人家头上啊。至于医疗费用的问题,你可以去小学问一下。看他们有没有给小朋友入保险。如果入了保险可以向保险公司理赔。”冯永年说道。
“那以后何麻湾的孩子上学问题怎么解决?我们不同意再去桐木小学。因为我们何麻湾的小孩子每年都有好几个摔伤的。前几天,山里还有滚石,砸了两辆外地客车。要是村里的孩子上学从这里过被砸到了,谁来负责?所以,我们强烈要求回复何麻湾小学!”罗广福说到了正题上。
第461章 恢复小学
冯永年皱了皱眉头:“撤并学校不是我们学区可以决定的事情。恢复办学同样不是我们学区可以决定的事情。现在生源不足,师资缺口很大,在每个村都建立学校根本是不可能办到的。”
“为什么不可能办到?生产队的时候,一个村子一个学校。那个时候穷一些,还是现在穷一些?”罗广福反问道。
冯永年这一下哑口无言,是啊,那个时候国家那么困难,都能够在每个村子都建了小学,现在国家富强了,为什么最后还把村里的小学给撤了呢?
“我们村里离周边的村子太远,去别的村上学,根本没办法保证小孩子的出行安全问题。我们统计了一下近两年学生上学途中的意外情况。两年时间,意外发生总数达到了百起。其中严重的意外受伤情况多大十几起。断腿断手,各种严重伤害,不胜枚举。”罗长青将统计表与村民请愿书交给冯永年。
冯永年接过去看了一下,连忙交还给罗长青:“这事你在我这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也无权受理。你们去县教育局吧。看他们怎么答复。”
冯永年知道,接下这张请愿书,就等于自找麻烦。索性让把皮球踢了出去。
“冯主任,你不接是吧。那行,我喊一辆车村民去县教育局堵门去。”罗长青说道。
冯永年苦着脸说道:“罗支书,这事不是我不管,而是我没有这个权限。我们学区哪里有恢复一所小学的权利啊?我就是同意你们恢复办学,我去哪里给你们安排编制啊?以前的撤校并校确实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我们也没办法解决啊。”
“那行,既然你解决不了,我也不为难你。教育局我肯定还是要去的。”罗长青说道。
罗长青一行直接去了县教育局一个叫魏开宇的副局长接待了罗长青一行。
“罗支书,我跟你说句实话,撤掉的学校不可能再恢复。不是我们不愿意,而是我们没有这个能力。现在县里的所有小学缺编的情况非常严重。一方面,想进的进不来,因为编制数量限制,另一方面,教师又紧缺。”魏开宇说道。
“你们不肯恢复学校,我们自己办行不行?我们自己办学校,自己请老师。但是教育局要批一定的经费。否则,以后学生出现了意外事故,我们就到县教育局来找你们这些领导,谁让你们要把我们村里的小学给撤了?”罗长青说道。
“这个你们村里打个报告上来,我们可以适当地批一些经费,但是没有编制,我们是没办法给老师发工资的。另外学籍的问题,我们可以想办法给你们解决。你们村没有幼儿园吧?你们可以办幼儿园。先一步一步来。”魏开宇不敢把这些村民给回绝了,撤校虽然是历史遗留问题,但撤校确实是存在问题的。很多村子很偏远,按照政策是不应该撤的。但当时教育局是一刀切,不管合不合条件,凡是人数达不到标准的,全都撤了。最后导致一些村子的学龄儿童不得不到十几里外的地方去上小学。何麻湾小学就是其中之一。很多地方都变相地恢复了办学,跟罗长青说的这种方式差不多。教育局也会适当地下拨一些资金。
罗长青并不担心钱的问题,他知道如果论钱,多少钱他也请不到罗天旺与李诗诗。这两个人都是高材生,如果为了钱,根本不可能去何麻湾。当然罗长青没准备让罗天旺与李诗诗搞义务劳动。罗天旺与李诗诗要搞生态农业,要把产业扩大,需要大量的土地。村里没钱,但是有土地。大片无人耕种而弃耕的土地,罗长青可以用这些土地免费给罗天旺与李诗诗耕种,来弥补他们在村小的付出。
所以,罗长青来这里,并不是为了从教育局搞到一笔钱,而是为了办学的资格,名不正则言不顺。罗长青不怕教育局的找麻烦,但是他得为村里的小孩未来考虑。
双方没有分歧,事情就好办。魏开宇很爽快地答应了给何麻湾村批一些资金。并且解决何麻湾学龄儿童的学籍问题。但是原则上,教育局是不承认何麻湾小学的资质,也不会给何麻湾小学任何编制。
回到村里,罗长青便向罗天旺说道:“天旺,咱们何麻湾出个你这样的大学生真不容易。没有学校,我们何麻湾的孩子从小学就处于落后的位置了。所以,何麻湾小学必须恢复办学。教室还有现成的,我准备把教室修葺一下。等教育局的经费下来。就再建一栋教学楼出来。我们村的村委会办公楼也没有修,正好可以合在一起修。修一栋高一点,好看一点的。”
“长青叔,你还真的准备把学校搞起来啊?其实村里的人慢慢地走出去了。就算学校恢复了,可能也会因为没有孩子来上学而废弃掉。”罗天旺看得很明白,以目前的驱使,农村消亡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最后可能农田被改造,何麻湾与很多农村一样变成农场。
“唉,想当年咱们何麻湾小学一个年级一个班,挤得满满的。现在,学龄儿童越来越少。村里的户籍上,学龄儿童不少,但是很多都被带到城里上学去了。你说得没错,何麻湾迟早变成历史。但就是变成历史,我也希望在这里留下一点念想。将来何麻湾的人回到这个地方,能够记住这里。”罗长青说道。
罗天旺点点头:“长青叔,只要我和诗诗还留在何麻湾。就会在何麻湾小学当一天民办老师。”
“正要跟你说这个。村小这一片的水田、旱地一大片,村里帮你集中起来,给你承包权,不需要你一分钱的转包费。这是村里的公共用地,就当时村里给你和诗诗的工资吧。”罗长青说道。
“长青叔,这样不太好吧?该怎么样,我们还是按照政策来。”罗天旺连忙说道。
“什么政策?承包责任制就是政策,这土地承包给村民本来就是免费的。你的户口不还在何麻湾么?那就符合政策啊。但是这是基本农田,你不能够用来办厂。只能用来种植庄稼。放心吧,这事我会召开村民大会。谁不愿意,他可以来竞争嘛。只要能够解决小学的问题,我是不会反对的。你们也省得被拖累。”罗长青笑道。
罗长青雷厉风行,很快就召开了村民大会。其实能够到会的村民不到五分之一。重办小学,村里人都很支持。在村里上学,比在别的村上学方便了许多,也更加安全。加上老师还是两个大学生,京都大学的毕业生当担任老师,怕是全国的小学都找不出几家。
村里的公用土地又算什么?反正弄到了钱,也是村干部吃了,用来换两个大学生当老师,多划算!
小学修葺的资金有村里出,另外号召村民们捐款。罗天旺家拿出十万块。村里也差不多筹集了一万多。这些钱,罗长青不准备全部用到修葺上面。而是存了起来,等教育局的资金下来,加上村委会办公楼的建设资金,全部放在一起,修一幢气派的大楼出来。先拿几万把块钱来,对村小进行修葺。
何麻湾村小是五十年代修建的,村里很多老人都在这所学校读过书。房子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