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会有一样的感觉。

    不过展望规划再美好,还是要落到实际上来,伴随着军队整编改组的推开,摆在江烽的面前就是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没钱了。

    粮食还能维持,毕竟这两年在寿州、浍州的积蓄,已经在庐州的一些收益,还足以支撑兖沂这边的困难,而这两地其实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有粮食北运,把粮价打压下来,这两地也并非所有人都吃不起饭,只是那些一无所有的人才需要官府赈济维系生计。

    地方上的局面倒是慢慢稳定了下来,但如何让这几万大军的军资器械装备得到满足,这才是真正考验淮右(武宁)的难题。

    ***********************************************

    “海州盐利?”陈蔚和杜拓都吃了一惊,面面相觑。

    海州盐利当然可观,但一来远水解不了近渴,海州还在平卢军手中,要打这一仗起码也要一段时间准备,另外也要有做好与平卢军大打的考虑,这又是一个巨大的窟窿。

    二来,海州盐利历来掌握在海州和徐州的盐商手中,就目前来说,要动这个群体的利益,肯定会引发局势的重新动荡。

    要知道这些盐商的势力不小,而且现在也很支持江烽入主徐州,甚至还在江烽入主徐州之后,徐州盐商主动进行了报效捐输,数量也还不小,现在马上就要翻脸不认,很容易影响江烽的声誉。

    “唔,我考虑过了,目前能够拿出来的,而且能够让粟特商人动心的,大概也只有这个了。”江烽显得很淡然。

    “可是……”陈蔚有些犹豫。

    他知道现在郡公近段时间最上火的就是缺钱,而唯一的来源大概就是借贷。

    波斯胡商那边已经尽了力,但仍然有相当大的缺口,要弥补这个缺口,只能从粟特商人那边来,而且他也知道粟特商人前期就曾为淮右购入大量战马,下一步这个数量还会更大,所需钱银巨大,非粟特商人难以支撑起这笔生意,只是这盐利关乎一国财赋,也关乎千家万户生计,不能不慎重。

    而杜拓就干脆坚决反对了:“君上,此法不妥,海州盐利关系甚大,一旦淮南淮北市场统一,海州盐利必将迎来一个大的增长期,吾闻君上有意要在收复海州之后,扩大盐场规模,采用新式晒盐制盐法,日后海州之盐必会行销淮南淮北诸州,其利难以数计,焉能为眼前短利让与粟特商人?”

    应该说杜拓的意见也很中肯,一旦淮南淮北以及兖郓沂三州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海州之盐便可顺利行销各地。

    扬州盐商之所以富甲一方,就是因为之前他们垄断了整个海州楚州之盐在整个吴越之地的销售,所有江南吴越之地的坐商都要在扬州盐商那里获取盐引分销之权,而这份收益堪称暴利,是任何一个官府都无法置身事外的。

    现在由于淮南之地分割,原来的统一市场被打乱,加上盐运阻绝,所以盐价也是暴涨,但只要市场一统一,夺下海州,这十余州过千万人的大市场盐利,可想而知。

    江烽居然要把这样肥厚的一块利益让与粟特商人,这如何能让已经初步确定要接掌政事堂户曹大权的杜拓接受?

第九十一节 危险设想

    “三省,这不是长久的安排,而是短期的应急。”江烽能理解对方的恼怒。

    三省是杜拓的字,得名论语,也说明杜拓这个人经常自我反省,是个既有原则,也不乏灵活的角色,只要能够说通对方,陈蔚那里反而好办一些。

    刚明确对方掌管户曹,也就是要对整个淮右(武宁)九州(徐州、寿州、泗州、庐州、兖州、浍州、光州、濠州、沂州)之地财赋这一块进行一个全面的梳理整顿,方略尚未拿出来,就挨了这么一记当头闷棍,换了谁谁也受不了。

    看起来这淮右与武宁两大节度使辖地是一个横跨淮水的大摊子,但实际上江烽却知道这是一个实打实的烂摊子,可以说这里边除了浍寿二州现在算得上是顶梁柱外,其他都是马屎皮面光,上不得台面。

    浍寿二州也是有赖于自己当初强推检地之法,加上连续三年并无兵灾战乱,连盗匪都被清理一空,再有浍寿两州的士绅大户们对田地的复垦新垦,再加上灌渠尚算良好,所以连续两年的粮食丰收,还有那寿州窑的全面开发,才支应起了这个摊子,否则,淮右军凭什么敢于李争锋?又凭什么北上徐州?

    “君上,无论是短期应急,还是长久之略,皆不可取。”杜拓毫不客气,“若无盐利,淮北诸州便根本无支应之钱银,官吏的薪俸,日常的开销,从何而来?淮北战乱已久,尤其是兖郓沂三州,本来条件亦不算太差,正是由于朱茂长年穷兵黩武,一不体恤民力,二不修缮灌渠,沂州也就罢了,兖郓二州若是肯花些心思修造灌渠,纵然不能与寿庐二州相比,但亦是丰产之地啊。”

    江烽明白杜拓的话外音,这是陈蔚在支起对方打前站了,看样子这二人倒是配合默契,居然还会相互策应来给自己上课了。

    陈蔚一直是最为支持发展农业的了,而这个年代发展农业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兴修水利,所以陈蔚一直主张占了徐州之后需要休养生息,先把水利灌渠修起来,只要老天爷能给淮北兖郓喘息两年的机会,风调雨顺,没有兵灾战乱,就能让淮北兖郓变成北地粮仓。

    淮南渊薮河溪甚多,兴修水利便可让淮南建成粮仓,而淮北之地,无论是朱茂还是时酆都对水利灌渠弃之如步履,多年失修,泗州情况略好,但徐州就差不少,而兖郓沂三州就更不用说了,稍有旱涝,这三州就是外出逃荒的大户。

    “君上,我以为三省所言有理。”陈蔚也忍不住了,虽然他知道江烽的一些想法,但是作为政事厅首座参政,实现自家抱负也是他最大的愿望,得此良机,他当然要义不容辞,“当下兖郓沂三州灾民甚多,虽然有淮南粮食赈济,但这并非良方,这流民灾民遍地,如何来消除不稳,我以为以工代赈就是最好的办法,以粮赈之,但须得要服从官府安排,修建灌渠,一精壮一日所得,可供一日三口所需粮食,……”

    “某知道你们二人的意思,但这和海州盐税质于粟特商人不冲突啊。”江烽耐心的道。

    “如何不冲突?这百万饥民,秋粮眼见无收,须得要立时安排大部分返乡,然后为明年春耕做准备,这种子、牛马、耕具,甚至还有一些过冬衣物,都需要筹集,都需要钱粮,我与三省本打算与徐州盐商和寿州、庐州盐商商议,以一年盐税和专营之权作抵,贷来钱银,为兖郓沂三州灾民提供赈济,可君上若是将其抵押与粟特商人,我等如何是好?”

    陈蔚自然是知道这江烽要将盐税和专营权质押给粟特商人,那就不是一年两年能拿得回来的,而且所得钱银肯定也不是供政事厅所需,那是要用于军队上支应,那几乎是砍断了整个淮右(武宁)的一半收入,这如何能行?

    站在不同角度,考虑问题自然不同,江烽也能理解,但是他不会改变决定。

    只是如何来说服二人,江烽给却有些费踌躇。

    政事厅这边对军务也有所了解,但是了解有多深,却未必,这也是文武相隔的原因在里边。

    按照江烽的设想,未来淮右(武宁)是要建立预算机制的,也就是说要由政事厅这边每年提出大概预算需求,尤其是对军队这一块的需求要做一个大致预算,当然这可能会很难,因为军队需求会随时变化,而且只会增长不会缩减,很容易打乱整个预算,但这应当是一个趋势,必要的时候只能以其他手段来弥补预算不足。

    “子良,三省,我知道这个决定很难,甚至我自己也曾经几度犹豫,但是最终我还是作了这个决定。”江烽站起身来,背负双手,开始在厅堂中踱步,“我非穷兵黩武之人,若然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战事,我也愿意,但有些事情我们不能不从最恶劣的角度来考虑。”

    “可能你们都还只看到当下淮右的风光,嗯,兖沂已定,海州呢,也许可一鼓而下,平卢军似乎还没有那个胆量来单独抗衡我们,这一点我也这么认为,还有就是郓州,可徐徐图之嘛,反正也不急在一时。”江烽话语里多了几分苍凉,“但我不这样认为,我不认为我们还有多少时间。”

    陈蔚和杜拓都是讶然,不知道江烽这番话什么意思,难道说谁要对淮右(武宁)开战?大梁,还是平卢?或者蔡州,南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