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练,你不觉得我已经到了极限状态吗?”苏祖问的很是认真,甚至还有些打退堂鼓的味道。
“你现在还差的远呢。”李志忠毫不客气道。
苏祖来了精神,“教练,你仔细点说说。”
李志忠挑了下眉毛,“你这有点不够自信啊,刚破纪录拿了中运会冠军,怎么底气这么不足。”
说着顿了顿,道:“好,我就跟你说说。你说你的身体达到极限,那也仅仅是在你这个年纪,你现在才十五六岁,身体还有成长空间。
换一句话说,即便你身体已经完全成熟了,但是光在短跑领域就很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你力量练了多久,两个月,你摸摸自己的肌肉,看看自己的体型,你不会觉得你的力量不再增长了吧。还有你的起跑反应,现在在0。2秒这样,但顶尖的选手可以达到0。12秒,这里可以提升吧。还有步幅,你现在的步幅偏小,100米大概是48步,按你的身高腿长,还远没有达到完美的契合程度。我正联系运医所那边,准备用高倍摄像头拍摄一下你的跑步状态,优化步频和步幅的结合。”
“而且,人的身体极限这种东西,本身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竞技体育的口号是什么?更高更快更强!不就是为了打破极限吗?每一个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都是在打破极限。”
“没什么可胡思乱想的,你这个状态,本来下个月在保州的全国田径大奖赛,我是不想让你参赛的,现在你准备一下吧。”
李志忠说完这番话,看着苏祖似乎有些发愣,也没有再继续,起身离开,让苏祖消化消化。
运动员心理学是一门课程,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都会有。
在李志忠走后,苏祖也一直在想,他根据系统反馈看到的理论极限,为何在李志忠看来完全不是一回事。
苏祖有些茅塞顿开的感觉,他这些天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一直在纠结着,以为他真的就是到了极限状态,但理论极限只是理论而已,运动员不是一直在打破这种理论么?
最开始理论还说人类百米跑不进10秒呢,但现在100米跑进10秒的选手越来越多,记录一再刷新,不就是一直在打破。
系统所说的当前身体理论极限,也只是当前,如果打破了身体极限,潜能值会不会再增长呢。
而且系统的潜能值真的不再增长,他难道就此放弃不成?
不可能的!
这一次重拾旧梦,时时刻刻都不曾松懈,怎么能半途而废?
苏祖甚至想,他到底是怎么了,是不是因为重生后心态变得和少年人一样,容易患得患失,还是不自觉的把所有的成绩都归于有了系统。人有了依赖,而失去了独立的进取之心。
这重生以来的短短十个月时间,他日夜苦练,从未曾懈怠,是有开挂作弊,但这一切不都是建立在他不断努力奋斗的基础之上。
潜能值需要不断训练才能获取,有了这个系统,他难道每天躺在床上,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获得今天的身体素质,跑出今天的成绩?
不可能的!
有什么好纠结,系统只是提前支付了,他收获就可以获得的回报!
即便没有潜能值的加点,但他依靠着训练,体能就不能增强,力量就不能提升?
竞技运动,本身追寻的就是更高、更快、更强,每一步都是在和自己的身体极限战斗,不断的提高一点,提高一点点。
他现在身体健康,没有伤病,那就去练吧!
练到肌肉拉伤,练到跟腱撕裂,练到半月板磨损,练到精疲力尽,练到伤痕累累!
既然选择了远方,那就风雨兼程!
如果中途倒下,不要悲伤,不要可怜,你是倒在冲锋的路上!
重活一世,这条路是自己选的,跪着也要将他走完!
出走半生,归来依旧少年!
第七十章 涨了
“要肌肉增长,你必须有无穷的意志力,你必须忍受痛苦。你不能可怜自己,稍痛即止,你要跨越痛苦,甚至爱上痛苦,别人用50公斤的一个哑铃做四十下的动作,你要加倍磅数成100公斤一个,并做足八十下。”
“还有,你要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震撼’你的每一组肌肉,令它无法不强壮,无法不结实。不要松懈,不要懒惰,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你无法取得成功!”
再次进入训练新的训练节奏,从健身房到田径场,苏祖更加的投入,更加的挥汗如雨。
李志忠从竞管中心调整申请调整的人员,先后也从运医所配备的到位。在苏祖打破了中运会记录后,开始得到了禾岛市队的资源倾斜。一位从下级体校调上来的助理教练,一位队医兼肌肉按摩师,一位运动营养学专家。李志忠依旧全盘掌控着技术和体能训练。
整个训练团队开始围绕着苏祖开始打造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他现在已经配得上这个待遇,竞技体育,出了成绩就自然而然会受到优待。
此时在田径训练场旁,新到任的队医徐志奎黑着个脸看着苏祖在田径赛场上进行短跑冲刺训练。
“李教练,这样不行的,过大的训练量会造成选手身体不承受逆转的损害,训练计划必须要合理,规范。”
徐志奎戴着一副金边眼镜,三十岁出头,颇有些书卷气质。
“徐医生,你有什么不同看法?”
正在一旁和新到任的助理教练一起探讨,如何改进苏祖步幅小的问题,优化步频和步幅契合点的李志忠起身徐志奎说道。
“训练量太大了,你们难道没有发觉这么严密的训练计划是不够科学的,所谓的刻苦训练,应该是建立在人体承受范围内,3分训练3分休息4分营养是一个合理的基本原则,训练是个打破现有肌肉骨骼承受范围的过程,休息和营养,才是增长的合理途径,这样一味的猛练,身体只会越来越差。”
“我检查过运动员的身体肌肉状态,已经处于极限的疲惫状态,再这样下去,很快就要有伤病了。你们指定的训练计划不科学。”这名新到任还没两天的队医毫不客气的地批评道。
李志忠闻言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这个训练计划是他指定的,训练量有多大他心知肚明。虽然没有传说中一些巨星夸张的6年时间,每周7天,每天7小时的训练方式,但基本上每一天都是照着当前苏祖身体承受范围内最大程度的压榨。
他原本的训练计划,并没有这么大的训练量,但是苏祖硬生生在他指定的训练计划里进行了翻倍的训练,他干脆就直接将这个训练量直接列入训练计划。
绝对的天赋,需要绝对的勤奋才能去铸就。
苏祖最后能走到哪里,李志忠不太能确定,上次中运会回来后,他就接到了来自全国田径大奖赛的参赛邀请,苏祖的一次中运会表现,就已经吸引了国家队层面的关注。
可以想见,以当前现在国内的百米选手水平而言,苏祖会在禾岛市队呆的时间已经不太长。一个地方队的教练,他想要做的就是趁着这个时间,多做基础,厚积才能薄发,现在还需要去积累这个厚度。
“徐医生,你的建议,我会考虑的。”李志忠沉吟了一会,回答道。
“不是考虑,而是应该尽快,马上做出调整。你们这样是在胡闹。”大家都是体育系统内的人,虽然一个队医在针对选手方面的发言权远赶不上教练,但徐志奎不是一个妥协的人,上任的第二天就已经憋不住。他从事运动员医疗的时间不短,见多了因为训练而伤病产生的运动员,这种一百个里练废九十九个,只要一个成材的观念还被很多观念陈旧的教练所推崇。
以为只要苦练就能够出成绩,哪那么容易?!
田径场中,苏祖汗如雨下,脸色也有些发白。在健身场馆里做了大重量负荷的力量训练后,稍作肌肉放松,跟着就到了田径场,开始调整步幅后的冲刺训练。
脚步沉重得像是灌了铅似的,胸腹剧烈起伏,每一口呼吸都能够感受到炽热的空气在肺部烧灼着。
“那个,苏祖,要不我先休息一下,再进行下一组?”新来的助理教练王远斌看着苏祖状态下滑,由于出了大量的汗水,又被炽烈的天气蒸发,在胸口后背,似乎都能看到白霜。
“王助教,先不用,再继续吧。”苏祖摇了摇头,重新回到起跑线上。
“停一下,歇一会,等下再练……”这样的念头此起彼伏地出现在脑海里。
但苏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