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褪奔洹�
“上大强度的训练我们再来上几天,接下来差不多也会减少运动量,开始调整休息。”
苏祖扶着膝盖吐了口浊气,已经是7月底,离奥运会开幕不过一周的时间,但田径比赛开始的时间差不多要等到8月15号,能够留出足够的时间给运动员们调整状态。
这是奥运会在自己国家的好处,可以根据赛程时间来灵活安排赛前的备战,要是在其他国家举行奥运会,那就得算上舟车劳顿,抵达之后还要去奥运村联系场地,甚至还有适应气候水土饮食之类的问题。
平常看奥运会比赛,大家总能够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举办奥运会的国家成绩都会特别的好,一个方面除了组委会裁判之类的因素,另外就是这个运动员适应熟悉的主场因素。
能够竞争冠军的都是顶级的运动员,在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很多时候一点点微弱的适应性问题,身体和心理状态都会不一样,造成最后金牌的归属者也不同。
“奥运会达标时间马上截止了,400米目前就我一个a标,你这边一二百米呢?”
杨光宗开口问道,他虽然曾经在田径队是老大哥,但田径运动更新换代速度快得惊人,他离开几年之后,和很多人都断了联系,相熟的运动员不多,也不太清楚男子一二百米的达标情况。
“只有章裴孟。”
苏祖直起身转头看向了田径场上还在做交接棒练习的几人,“文勇易在这个月的大学生运动会跑了10秒28,只得到了b标。苏丙天还小,他最好成绩是10秒31。章裴孟的100米上次公开赛倒是跑了10秒25,离a标还是差了一点。反倒是在200米,他跑了20秒55,够资格参赛了。”
2008奥运会男子一二百米的达标资格和雅典奥运会相差不大,男子100米a标是10秒21,b标是10秒28,男子200米a标是20秒59,b标是20秒75。
因为苏祖的一二百米成绩已经远超过a标,其他选手要想再参加,就必须达到a标才行,成为三个名额中的一个。至于b标,那是在没有选手能够达到a标的时候,才只有一个名额。
“章裴孟和苏丙天我回来也经常听人说起,他俩都比较有潜力。尤其是章裴孟,技术风格和我有点像,不过他比我步频更快。”
杨光宗笑了笑,尽管他年龄也不大,不过是二十七八岁,但脸上浮现起的是一种老队员看到后继者的欣慰表情。
苏祖想了想,章裴孟和杨光宗的技术风格现在还是真是有些接近。
不过章裴孟个头虽然不低,但跑起来更轻盈,尤其是在海根基地的连续几年冬训,章裴孟在中后半程的速度保持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是这次奥运会他能够达到奥运会200米a标的原因。
至于苏丙天,他现在的年龄还不大,即便提前进入国家队,有了更好的训练方式,苏祖知道他真正开始发力还要再等上几年。在力量和技术逐渐圆润之后,才会进入爆发期。
两人说着话,杨光宗突然上下打量了苏祖一样,走到了苏祖面前大概量了量,“苏祖,你现在比我高了吧?
“差不多吧。”苏祖直了直身体,“一米**左右,可能穿鞋过一米九了。”
“比我高两公分。”杨光宗点了点头,接着说道,“那个牙买加的博尔特的比赛,后来我看了,他这几年进步非常快,实力很强。”
作为一名200米选手,杨光宗即便转项400米,对于一二百米的运动员其实都有关注,尤其是这些时候博尔特横空出世,在5月31日破了苏祖的世界纪录之后,在牙买加全国锦标赛轻松跑出了9秒85,斯德哥尔摩大奖赛跑了9秒89,两场比赛可以说都特别轻松自如。
而且关于博尔特的消息,相比较起另一个时空,这个阶段国内除了田径爱好者和体育方面的从业人员,其实普通人了解得还真不多。
而在这一个时空,从加特林到鲍威尔到盖伊,因为有了苏祖这个自己国家的短跑选手,不少人对于世界上顶尖的运动员都有所了解。
即便称不上了解,每次打开电视机看苏祖的比赛,解说员也会不耐其烦地说,哪个运动员有多厉害,谁谁谁又是苏祖最强的竞争对手。
现在,博尔特打破世界纪录的消息从国外传到了国内,名气比起原时空,这个时候知道的人可就多得多了。
在举过上下都等待着苏祖在鸟巢拿下冠军,赢得比赛的时候,突然横空出世了一个运动员打破了苏祖的纪录,向苏祖发起挑战,无疑是一场轩然大波。
这段时间外界各种媒体前来田径队要求采访的相当多,但最后都被李志忠等人全部以备战奥运会给挡住了。
压力从课题小组到教练组,到田径队上上下下都绷了起来,最有希望拿金牌的一个点,在奥运前几个月突然变得不那么稳妥,无论是谁会紧张了起来。
李志忠甚至来来去去看了即便从前方传回来博尔特在纽约大奖赛的比赛画面,分析他的状态、水平,发觉对方在最后冲线时,有意无意还有转头动作,这是完全还没有达到极限的速度水平。
到了现在,苏祖也才明白过来,杨光宗怎么突然在备战的紧要关头,从北体大的训练基地过来看他。
显然是怕苏祖承受的压力太大,随着奥运会的一步一步临近,外界各个方面对他的舆论压力都在陡增,看好的看衰的,抱有希望的,希望苏祖一定要赢的等等,各种消息汇聚让他都在风口浪尖之上。
“光宗哥,别担心。”苏祖拍了拍胸脯,笑了笑,“我有颗大心脏,我很有信心的。”
进入田径队到现在,苏祖的心境变化很大。在他之前的那一批队员很多都渐渐淡出了田径队,而后面进入的队员他又成了老资历,交流间已经有了一层看不见的隔阂。
唯有杨光宗,这位昔日被称为田径队老大哥的运动员,处事一如既往,无论是苏祖还是刘阳宇,在赛场有了成绩也没改变这份尊重。
“那就好!”杨光宗拍了拍苏祖的肩膀,也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在深入说下去。
运动员都是骄傲自信的,他当初转项400米原因很多,但其中未尝不是因为看到了在一二百米无法和苏祖争锋,希望能够重新杀条路出来的缘故。
到了苏祖这个阶段,已经是全球最顶级,两届世锦赛一二百米双料冠军,多次打破世界纪录,本身站在这个位置就是一定会有着无数的挑战。
世界田坛从来不缺少高手和英才,再强的运动员都得面对着一个又一个选手的挑战。
“开幕式怎么样?”没再继续说博尔特,杨光宗转而谈起了一个比较轻松的话题,“你是在役运动员里的独一份啊。”
“很壮观!”苏祖想起之前最有一次预演排练时的场景,仍有些心神摇曳,“应该会是有史以来最好的。”
“你负责最后点火?”杨光宗笑了笑,排练的运动员入场他并没有在,听苏祖这么一说,忍不住问道。
“不是,这个点火仪式还是挺有趣的。”苏祖说着笑了笑,“不过我得保密。”
“你还对我保密?!你这说的我特别心痒痒啊。”杨光宗故作羞恼道,但也没穷追猛打地问。
他其实也知道苏祖是有签保密协议的,今天来的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这个,主要是想看看苏祖的状态,陪他说会话,聊天,舒缓下个人压力,其他的不过是开开玩笑。
苏祖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开幕式的预演排练从今年4月份开始,他已经参加了好几次,尽管外界对于“凤归巢”的猜测一直都有,但是从导演组到其他各个方面都并未对外透露。
点火仪式很精彩,但难度确实也非常大。苏祖找了好几次去年从来大阪世锦赛找他的那位据说是张导的助手,但其实是官面身份的郑邱亮先生。正式预演彩排,媒体入场应该要签一份保密协议。
在奥运开幕式彩排阶段,允许转播商携带器材进行测试。奥运会的惯例和转播商之间的默契从来都是不得提前泄露开幕式的内容。
在另一个时空“sbs泄密事件”苏祖是真心不想让他再发生,有些约定成俗的东西,对于一些没有底线的媒体,完全是没有用的。
苏祖很清楚有些事情,他起的作用有限,但他也依旧做了很多方面的努力。从开幕式导演组,到国际奥委会的新闻委员会,乃至北京奥组委。他是当前国内最顶级的运动员,又是点火仪式很重要的一员,至少他的意见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