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事打了整整两个月,仍然看不到休止的一天,吕惠卿也仅仅能够维持住军心不失而已。想要发动一次像样的反攻,如今看来根本就是妄想。
而且,吕惠卿从南方招募的新兵,虽然比禁军更适应天气,但是过于脆弱。如此看来,大宋朝的南方人并不是当兵的好材料。
最终,在雨季将要来临之前,这场在双方看来都异常疯狂的战争终于收场了。
越国边军其他副将联合起来,绞杀了他们的主将,并且推举军中的以为大越国王族远亲,在军中即位。
大越国的边军这才撤回了大越国防守的关口。
最后,因为蔡道突然出手罢免了两位正副统帅这件事,在朝野内外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说争议还是好听的,因为,文臣和御史们上书弹劾蔡道的占了绝大多数。蔡京还好,他是御史中丞,只要同其他人一样,上书弹劾蔡道即可,可蔡卞都倒了血霉了,他这个刚刚上任的兵部尚书正好对口,自然也受到了牵连。
哪怕是蔡卞自己也上书弹劾自己的儿子,可根本就没有用。就是章惇和曾布也直接把矛头直指蔡卞,他们两个反而没有跟风去弹劾蔡道。
相反,这一次的风波中,同样也受到牵连的独相韩缜却是一眼未发,在大朝会上,就是有人指着他的鼻子,当着官家的面骂他,他也笑面以对。
胜了就是胜了,
任何人都无法否认这个结果。
蔡道自己凑钱自己招募的士兵,最终拿下了名将郭逵亲自率领三十万禁军都没有拿下的敌人,这就是结果。这就是现实。
文武百官不满意,可西夏国已经出兵进犯环庆路了。
这个时候,他们这些人怎么不像蔡道那样主动请缨替官家解忧呢?
李乾德全家被带到汴梁城,在官家新的年号里,就足以告慰先帝的英灵了,也足以抚平百姓在过去八年里所经历的苦痛了。京城里的禁军满意了,天下的百姓们满意了,那就足够了。
至于章惇和曾布和蔡卞起了冲突,那也是因为,蔡卞这个人太强势,太仗着自己是王安石女婿的这个身份,便想做王安石变法的接班人,他的这个想法虽然赢得了一些变法派中低级别官员的认同。
可蔡卞却忘了,他自己只是一个兵部尚书而已,如今,官家已经不想要那种大权独揽的丞相和枢密使了,韩缜自己和韩忠彦也同样有着这样的认识,所以,一直都在尽力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但凡是赵煦没有向他们二人询问过意见,韩缜和韩忠彦都十分明智的对朝政不发一言。
看来,也只有蔡卞一个人始终没有看清楚这个形势,自赵煦亲政以后,朝廷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剧烈变化。
因此,章惇和曾布二人肯定就会想方设法的将蔡卞赶出京城。
六部主官,户部尚书只是章惇的傀儡而已。赵煦把大宋国的财政大权完全交给了章惇这个三司使。
工部和刑部的官员根本就参与不了太多的政事,唯独吏部和礼部的官员是贵官。
第516 南征军对大宋朝的影响2
可曾肇这一次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连韩缜都发现这个书呆子老实人突然之间就变得圆滑起来。
起码,官家在用人方面已经开始慎重的考虑其曾肇的意见了。
这就是好现象,起码曾肇自己的改变,已经将赵煦引领到一个正确的方向,目前看来,这个方向并未发生偏差,是良性的。
朝中如今已经有大批的人看曾肇不顺眼,目之为王珪第二,许多自以为正直的官员都在暗中议论,如今的曾肇已经从一个耿直的纯臣,变成了一个谄媚的小人。
可是,韩缜却十分清楚,在赵煦的心中,曾肇目前的作为甚至比章惇还强,非常得小皇帝的欢心。
不管官家如何处理蔡道这一次罢免正副主帅的问题,蔡卞被贬出京已经板上钉订了。
至于姚家那小子做出来的事情,最终还是被人爆了出来,却并没有引发太大的风波。
事情本身的性质当然是极度恶劣的,甚至比蔡道罢免正副主帅这件事还要大的多。
可是,正如蔡道所预料到的那样,人死如灯灭。
姚平仲他人都已经战死在升龙城里了,再追究下去的话,难道,真像那些为此事而叫嚣不已的保守派文官们说得那样,现在就去拿正在西北路军中正与西夏国大军浴血奋战的姚家诸将出气吗?
这是傻子、白痴才想得出来,才干得出来的事情。
有热血的御史,可御史们也不是傻子。
不管对方是不是武官,人都已经死了,就没有人会揪着这件事继续深究下去,就像当初死守兰州城的徐嘻那样,他战死之后,宋神宗也只是自责看错了人,并未为此而深究徐嘻这个‘大宋赵括’在防守兰州城时,举措失当之罪。
可是,韩缜还是觉得有些可惜,这一次,官家究竟是怎么想得,迟迟不对蔡道远隔万里之外呈上了的奏章做出回应。
汉唐故地交趾眼看就能够收入囊中,可偏偏赵煦在这个时候,不做出任何的应对。眼看着雨季将至,靠蔡道手里面那点人,根本就枋守不住已经攻占的地盘。一旦错过了这次的机会,蔡道这小子心气就会落到了谷地,再派其他人去领兵南征,哪怕是自己,是章惇,亦或者还是郭忠孝和狄安,多难以取得蔡道这一次辉煌的战果。
这一点,韩缜服气,章惇也同样服气。
可这天下毕竟是赵家的,官家不做出应对,其他人也只好沉默以对。
不过,以韩缜对蔡道的理解,这个孩子一向受不得别人的气,哪怕对方是皇帝,他肯定不会做出让自己的吃亏的事情。
一旦得不到官家的答复,蔡道十成十会在雨季到来的时候,主动从升龙城撤离的。
难道,官家一直不做出回应,所等待的就是这个结果吗?
不单单是韩缜这么想,章惇、蔡京、曾布和曾肇都是这么想得。
赵煦也的确是这么想得,功高盖主,说得就是现在的蔡道。他和官家之间,岁数也只差了几个月,可是,蔡道却取得了如此让人震惊的功绩。
这无疑让一向自视甚高的赵煦心里不是很平衡。
况且,在详细了解过南征中,赵煦对这两个正副统帅感到了深深的失望,也许,他只是对狄安一个人有这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赵煦不是不想恢复汉唐故地交趾,可是,汴梁城中的禁军刚刚才沙汰完毕,新兵还没有经过训练,可以说,如今的大宋朝正处在一个最为虚弱的时期。
何况,又有西夏国再次兴兵这件事。虽然,西北各路驻军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可是,赵煦却没有太大的信心。
没有经过实战的检验,赵煦不确定章楶,财相章惇的这个族弟是不是西军抵抗西夏国进攻最适合的统帅人选。
而且,赵煦也感觉出了,自己亲政之后,在军事方面人才凋零的困局。
种谔死了,刘昌祚死了,王韶也死了。
唯一让他放心的折克行,却是困居一地,他受家族所限,始终只能防守河东路一地,顶多就是派部分兵力,协助西北各路做好防守而已。
狄安此次在南征军中的表现,已经充分说明了,狄家这个将门之家已经真正的没落了。他这个人勇则勇矣,却完全不是一路主帅的材料。
这恐怕也是蔡道唯一看错的一个人。
相较于狄安,赵煦如今更加看好杨家父子,特别是那个杨家的杨怀文,虽然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可却有做军师的潜质。兴化城之战,他献得计策虽然粗浅,可好用就行。
杨怀文的父亲杨继宗和狄咏一样,没有什么太大的本事,却也是办事勤勉。反正,他在南征军中并未出现什么差错。
大宋国如今的形势同样岌岌可危,这是蔡道南征一场大胜根本掩盖不住的。
几经权衡之下,赵煦最终还是采纳了杨畏的建议,搁置了蔡道在奏折中的请求。
这样做,赵煦自己也预料到蔡道肯定会撂挑子,主动从升龙城撤兵,那个时候,他就可以用私自撤兵来治蔡道的罪。
有功则赏,有过便罚。
赵煦不作回应,做得就是这个打算,而这个主意就是杨畏出得。要是让蔡道知道此事的因果关系的话,他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将杨畏这个小人扒皮抽筋的。
赵煦之所以对章楶不放心,是因为,之前的洪德城之战,规模太小,战果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