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聊斋大圣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他又细细叨叨的说了很多话,说什么要武艺那么高做什么,年纪也不小了应该娶妻纳妾之内的。

    李修远有些受不了父亲这般的唠叨,只得道:“孩儿今日才会来,还未去拜见娘亲,容孩儿先且过去一趟。”

    “也是,百善孝为先,为父也就不留你了,去吧。”李大富说道。

    李修远这才如蒙大赦的逃似的离开了。

    见到李修远脚步沉稳,身手敏捷,如龙如虎一般的离去,李大富又笑呵呵的点了点头:“真不亏是吾家麒麟儿。”

    去了后院问候了一下母亲之后,他便梳洗了一番,然后早早的便去休息了。

    翌日。

    按照以往的行程,这个时候是要去县里的学堂求学。

    不过李修远虽然习武的时间花的多,但是习文的成就也不算小,如今年纪轻轻已经是童生了,只等三年一次的乡试开始,考取秀才功名。

    不得不说,这古代的科举制度的确弊端极大,从读书识字,到考状元,没有个十几年是不成的。

    李修远也算是读书早的,现在却连一个秀才都没有。

    要考秀才的话,得等今年秋天才会开考。

    现在时间还早呢。

    县里的学堂,名为北林书院,开在郭北县往北一片雅静的林子里,学堂的老师名叫孔生,是一个有真才学的人,他本是秀才,来到郭北县的时候还是一个落魄书生,是李家接济了他,并且资助他开了这北林书院,方才在这里落脚生根。

    如今一晃,已经有十余年了。

    现在原本年轻的秀才,如今却是三十好几的中年男子了。

    李修远今日如往常一样来到了北林书院。

    当他来到书院的时候,却发现学堂之中已经坐了不少人,很多都是以前的同窗。

    “老师,学生来晚了,还请老师责罚。”李修远在书院之外拱手施礼道。

    孔生笑道:“不曾来晚,是老师提前了,先且入座吧,今日老师有正好要讲一些圣人之言,希望你们能从中得到一些受益。”

    李修远入座之后,却发现这原本不多的同窗之中,有一位陌生的面孔。

    是一个年轻的公子哥,此人身穿锦服,腰系玉带,手持折扇,看上去颇有几分富家弟子风范。

    不过这郭北县的富家弟子他都认识,唯独此人不认识。

    “张兄,学堂之中是不是来了一个新同窗?”李修远低声问道。

    旁边的书生张文回道:“李兄前阵子没来,不知道也是正常,那位是县太老爷的公子,名叫刘俊才,也是来书院求学的,不过此人和李兄一样,也是童生,今年准备参加乡试的,因为不想闭门造车,所以来这里与我等学习交流一番,不过这刘俊才有些恃才傲物,颇看不起我们这些县乡学生,李兄可需留意一番。”

    李修远闻言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

    这刘俊才居然是新来的县官公子,当真是让人有点感到意外。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刻,孔生这开口讲学:“可是此话的全文却是这样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由此可见,意诚心正仍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前、”

    “但为师认为,意诚心正,不外乎一个字,那就是德,君子之德,《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今日为师所讲的便是一个字,德。”

    孔生的确是学问非凡,引经据典,张口就来,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众学生也都聚精会神,认真倾听。

    一番讲课下来,却是让众学生明白什么是君子之德,什么是品德的重要性。

    “今日为师讲了德,且要问一句了,若是有人与你生出怨恨,那诸位何以应之?”孔生笑问道。

    “自然是以德报之,如此才不失君子之德。”当即,一个书生的声音响起,众人看去,却见是刘俊生张口回答。

    旁边的书生闻言皆点头表示赞同。

    “以德报怨,的确是君子之风。”

    “刘兄心胸开阔,在下佩服。”

第十二章争辩

    第十二章争辩

    学堂之内的不少学生纷纷赞同刘俊生的观点,认为以德报怨方才尽显君子风范,方才能体现君子之德。

    身为老师的孔生此刻却是笑了笑,扫看了一眼之后,最后看着李修远道;“李修远,你也这么认为么?”

    正襟危坐,气定神闲的李修远此刻缓缓开口道:“学生认为此话大错。”

    “以德报怨,何以言错?便是朝廷诸公,亦是点头同意。”刘俊生轻轻一笑:“况且商贾之子浑身只有铜臭,哪里知道什么是德行,什么是学问,更不可能明白什么是君子之德。”

    说完有些鄙夷的看着李修远,似乎对这低贱的商贾之子很是瞧不起。

    “旁人同意是旁人的事情,却非我意,商贾之子虽满身铜臭,可也是辛苦赚来的,比不上某些官宦之家,新官上任便忍不住增添赋税,搜刮民脂民膏。”李修远见到此人似乎有意针对自己,当即开口反驳道。

    刘俊生怒道:“你说我父亲是贪官?”

    李修远笑了起来:“若非贪官以你父亲俸禄一年几十两银子,何以让刘公子锦衣玉食?便是刘公子身上的这一条玉带,至少白银上百,即便是你父亲不吃不喝三年也买不起。”

    他看不起自己商贾之子,自己又何曾瞧得起这些敲骨吸髓的贪官。

    况且自己李家家业之大,笼罩整个郭北县,不知道福泽了多少百姓,给多少人活计,间接养活无数百姓,而那县太爷一上任做了什么?不过是增添赋税,搜刮民脂民膏罢了。

    “你。。。。。。”刘俊生当即愤怒的站了起来。

    “你敢污我刘家清白,坏我刘家名声?你可知我刘俊生已是童生,乃是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污蔑读书人你已犯了朝廷的律法,一位戴罪之人何以敢在此言德?”

    李修远哈哈一笑:“我若有罪,你刘俊生亦是和我同罪,你童生,我何尝不是。”

    他也是童生?

    刘俊生当即面皮有些羞红了起来,但他却又转而道:“我与你争执不过是学问上的争执而已,可你却侮辱我父亲之清白,这是何道理。”

    “此事似乎是你挑起来的吧,是你辱我在先,我反击在后。”李修远淡淡的说道:“我们彼此礼尚往来罢了。”

    “君子在于包容,你何须这般斤斤计较,刚才老师曾讲,以德报怨,看来你适才云游在外,没有听进去。”刘俊生说道。

    旁边的学生闻言皆点头道:“是极是极,李兄,刘兄虽然言语有些失德,但你却不应该斤斤计较,应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对。”

    “是啊,大家皆是同窗,何故起争执,不如李兄道个歉,此事就此作罢。”

    “以德报怨,方才不失为君子之德,李兄当学圣人之风。”

    李修远听到这些学生之言,当即笑着道:“这闹到这会儿到是成了我的不是了?是我不应该和刘俊生争辩,是我应该以德报怨,向刘俊生道歉?看来诸位同窗读书读多了,脑子都有点不灵光了。”

    “李兄,此话有些重了。”当即有书生不悦道。

    不仅是他,一些赞同之前这各观点的书生皆有些恼怒的看着李修远,没想到这李修远平日里文采斐然,却也是个张口就骂的俗人,看来商贾之家到底是商贾之家,毫无修长。

    “诸位且莫要先生气,我且问诸位一句,你们既同意以德报怨,那我想问了,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李修远平静的说道。

    何必报德?

    刘俊生轻蔑一笑:“自然是以德报德。”

    “以德报怨,以德报德,若是如此,何人愿意广施恩德?若是大行此道的话,且这天下岂不处处都是以怨求德之人,哪还会有以德报德之人?”李修远摇了摇头:“且不看适才我反驳刘俊生一句,刘俊生当即恼羞成怒,欲以污蔑之罪加于我身?这是以德报怨?”

    众书生心中一凛,哑口无语。

    是啊,说出以德报怨之话的刘俊生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别人做到呢?

    想到之前李修远骂自己等人脑袋不灵光,自己等人也不是怒上心头,想要与之争辩么?

    一被点破之后,这些人纷纷脸色都有些苍白起来。

    错了,全错了。

    读书已入了歧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