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再有技艺,也是两个随时都面临狗带的老太太,那么多钱傍身,一不小心,得多少人惦记?
于是,孙氏每每提出让江沐雪与李乾常搭伴过日子,次数多了,江沐雪也找到了解决方式。
自己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十多年,确实不知她与孙氏何时狗带,身上傍着这么些钱,的确不安全。
想了几日,便对孙氏提出要做慈善的事儿。
她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养老院,社会福利院,要资助的,全是像孙氏这样的孤独老人。
记得当江沐雪提出这件事时,孙氏惊的半天没说话,后来绷不住,突然落泪不止。
江沐雪哄慰许久老人家才不哭。
“娘,你身边有我,这些年咱们两个过的并不差。可是你知不知道,在很多养老院、福利院,很多像您这样年纪的老人,过的很凄惨。所以,我想帮助她们,是为我,为娘积德,希望娘长命百岁!”
“海棠,娘岂不知你的心意?我的海棠一直是最心善的!娘刚刚只是感动才哭的。”
江沐雪自然明白,又说了一些让孙氏开心的话,逗的她眉开眼笑。
反正现在四个铺子都有专门人员打理,她们两个大部分时间只是视察视察,指导指导,很闲。
于是,在某一天,江沐雪带着孙氏再次上路,半年下来,跑了二十几家养老院,捐出的物资与钱财大约五十多万。
孙氏渐渐爱上这件事。
每当那些老人讲述自己的心酸事,她陪着哭泣,他们讲述养老院开心的时刻,她陪着笑。
江沐雪知道,孙氏在替她们伤心,更是回想过去,为自己与儿媳不堪的过去哭泣。
或者,是为天下千千万万个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老人哭泣。
但是历经八十年岁月的洗礼,时光早把孙氏的心打磨的光滑而坚硬,里面包裹的是最柔善的东西。
每每看望那些老人,她带给她们的,总是激励,总是快乐。
这一点,江沐雪不得不佩服,一个八十岁的老人,用自己的人生告诉所有人,哪怕到生命的最后,也要活的精彩,才不枉来这世间一遭。
随着俩人捐款越来越多,对周边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如今在整个乌江地区,但凡认识俩人的,见了她们,无一不恭恭敬敬的。
渐渐地,有报社和电视媒体来采访。
第一次时,孙氏吓的闭门不见,让江沐雪笑了许久。
孙氏瞪着眼睛开开门,拉江沐雪进来道:“你老实说,院子里那些拿话筒的人是不是你叫来的?”
冤枉啊!
江沐雪头摇成拨浪鼓。
“娘,咱们做慈善这么久,名声越来越大,她们来采访,在情理之中啊。”
孙氏低头想想,嗯了声,仍不愿露面儿。
“海棠,娘不会说话,你去说!”
“我的那部分早说完了,现在就差你一个了。”
“我,我,我不敢。”
在孙氏眼里,那些话筒和摄像机就像鬼物一样可怕。
“没啥的娘,你平时不是挺能说的吗?”
“那哪儿一样!”孙氏瞪眼,耍起小孩子脾气,死活不出门。
江沐雪便道:“就说说你为啥要做慈善,为啥要帮助那些老人。顺便,借着这次机会,鼓励鼓励那些生活的不如意的老人家,让他们每天开开心心的,若有机会,就出去做点喜欢做的事。”
江沐雪慢声细语的说完,孙氏很认真的想了想,终于点头答应。
采访的记者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女生,甜甜的喊孙氏奶奶,问的问题很简单,孙氏渐渐平静下来。
让人意外的是,竟超常发挥,说了许多掏心窝子的话。
次日,俩人的访谈登上本地时报的头条,至此,白海棠与孙氏的名字正式打响。
采访过后,当江沐雪与孙氏再次走进各个养老院,那些老人们均以十万分的热情相迎,有些老人还自发组织为二人表演节目。
那一刻,孙氏才体会到做这件事的真正意义。
ps:感谢绿豆锅巴的打赏,感谢梨涡浅浅的宝贵月票,么么哒!(未完待续。)
第230章 保姆婆的梦幻乌托邦(23)
接受完报社采访,孙氏立刻把目光转向家乡那方热土。
这十多年,“回家”二字,一直萦绕在孙氏心间,至于怎样回去……当孙氏开口提出要在家乡做慈善时,江沐雪知道,孙氏找到了最好的方式。
婆媳二人一拍即合。
于是,在接下的半年时间,一笔接一笔钱财物资飞向窝窝村等附近的十里八村。
几个乡镇村民顿时沸腾起来。
消息铺天盖地,一个接一个而来。
一时镇上盖了所养老院,里面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一时某村多了一所小学,教室宽敞明亮,桌椅板凳都是新的;又一时乡镇医院多了许多先进的配套设施,更加方便村民们看病就医……
所有人在高兴的同时纷纷猜测,这个幕后的大善人到底是谁?
这年头,做好事不留名的人,真的不多了。
只有李乾常一家,激动雀跃不已。
他们早猜出是白海棠的手笔,待电话确实之后,李乾常心绪复杂,一夜未眠。
次日天还没亮,便一个人耷拉着烟袋锅子出了门。
踏上他走了几十年的乡间小路,他的心情异常沉重。
不知不觉又走上了那条熟悉的小道儿,记得十一年前的那个早晨,也是天刚蒙蒙亮,白海棠拉着孙氏经过。
笑着对他说,要去给娘看病。记得当时他还很热心,要去帮忙,结果被白海棠果断拒绝。
然后他就远远的看着她离去的背影,一直到消失不见。
而她这一走,便是十多年,这些年,那个瘦弱的却很坚强的背影一直回荡在他脑海,常常在午夜梦回时突然惊醒。
有一次竟然做梦白海棠带着孙氏回来了,同样经过那条小路,她笑着对他说,我娘打了点滴,大夫说没事,要在家静养。
那夜醒来之后,李乾常再也睡不着。
这些年,他把自己的心思藏的特别深,即便被儿子、儿媳看出一二端倪,他仍装作不知。
但是,随着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日子越来越近,李乾常如今再不想遮掩。
什么羞耻,脸红,闲言碎语……突然间,他什么都不怕了。
或者你说我不要脸,老来思。春;又或者说我风。流老鬼,花甲之年还想着浪漫的爱情。随便你怎么说,与我何干呢?
走了一路,李乾常突然想通了,并满心热血,期待白海棠的回归。
若说从前他不明白,但现在,他非常明白白海棠此举的含义。
当年,她狼狈的离开,如今,她定要风风光光的回来,受众人敬仰,让那些不肖子孙睁大眼睛看看,没有他们的赡养,她照样的活的风采!
钱月牙起床稍稍收拾后就猫腰在厨房做饭,看到公爹满面红光,喜滋滋的回来立刻惊的愣住,咋啦这是?
……
就在窝窝村的人悄悄猜测大善人的庐山真面时,江沐雪与孙氏接受了乌江电视台的专访。
在此之前,也有很多电视媒体想邀请江沐雪说两句,不过当时江沐雪都觉得采访的专题不太对口,便没答应。
这次,乌江电视台专访的题材是“老人生活专栏”,非常符合江沐雪的心意,这才应邀。
访谈开始好几天前,江沐雪便停下手头工作,流连各大商场为自己、孙氏挑选访谈当天的衣服。
厚积而薄发,她与孙氏努力了那么多年,蛰伏了那么多年,这一次站在聚光灯下,她与孙氏不仅要从容,更要高贵。
这一点,要给那些不肖子孙看,更是给那些迷茫、生活灰暗的老人们看。
孙氏已经八十多,满头银发,稀稀疏疏,于是江沐雪给她挑了一顶洋气而不失庄重的圆边帽,上面还带一朵浅紫色的绒花。
衣服选的是一件朱红色修身高领裹臀裙儿,上面绣着描金的牡丹花,下面黑色的喇叭裤,再配上一双黑色的牛皮小靴,整个人立刻显现一种独有的沧桑唯美之感。
孙氏再次躲屋里,死活不愿出来,她都八十了,穿着这样花哨,不得让人家笑话死?
更何况她知道这次要上电视,全国人民都能看见……
江沐雪见孙氏不愿出来,便自顾自的换上自己的衣服,比孙氏那套还要夸张,俩人站在一起,真正称得上大红大紫。
并且江沐雪的棕色牛皮靴是高跟的,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