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良仙灵-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派弟子都是十岁上下就收的,仿佛都如洗了脑袋一样,十分看重等级,就算是个二等的炼魄初期弟子,也能在大半个门派横着走。

    一来二去的,除了原先就认识的马云与黄雅致,钟珍也认识几个有头有面的弟子们。偶尔出去外面闲逛,许多消息灵通的小弟子们,见她也没多少一等弟子的派头,成天笑眯眯的,也会纷纷与她打招呼。

    钟珍住进小竹轩的小院中,让不少同是一等弟子的人眼红。不过由岳美善带进门派的,大家眼红也没辙,当了她的面还是客客气气。

    因为门派不重视打斗授课,除了少部分特别上进的弟子喜欢蹲在自己家中修炼,其他大部分的姑娘们闲来无事特别喜爱串门。东家长西家短,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说个上十天,还动不动翻脸吵架。

    钟珍心想花间阁倒是与暗墓门不同,倒是有点像凡俗那些妯娌众多的后院。

    大家还真有下雨天打孩子的闲情逸致!

    至于人家背后有没有说她闲话,反正又听不到,钟珍才也懒得搭理。

    各大门派在暗墓门寻宝的事情,如果手头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在做,钟珍总会时不时的惦记一下。反正这事不用她打听,外头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从几个口无遮拦的弟子嘴中,她算是听到这事的大概首尾。

    想来事情始末传到这里,又经过无数张嘴巴,随着时间流逝,已经完全走样。反正听着太离奇,也不知真假。

    据说杏花村口的雕像突然炸开了,还炸死了不少人,还包括两个花间阁的三等弟子。

    本来那些弟子们只是想彻底检验下雕像里是否有什么蹊跷,用灵力查探未果,上头发话,那么就连着底座一并推到在地,好方便一点一点的敲碎了仔细查看。

    不料刚推了半截,竖着的雕像还没完全横过来,雕像便自行爆成粉末,波及范围足足有几十丈远。站得近的人全部飞灰湮灭,变成血肉渣子,便是远一些的那些人,也受伤极其之重。

    更加稀奇还在后头。没有了雕像,还有杏花老祖的坟墓可供挖掘。

    大伙儿排除各式各样的陷阱,又死了不少弟子之后,终于将杏花老祖的棺材给挖开了。这次倒不曾爆开,可棺木里面竟然没有尸首。

    杏花老祖人呢?

    暗墓门的傅掌门摊手表示,本门弟子一向尊敬老祖,听从祖训,从未想过要打开棺木。甚至暗示询问之人,其实曾经也有人想打开,只是都死于非命了。

    坟墓外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埋伏,炼魂期也挡不住,除非拿人命填。

    尸首当然不会自己长脚走了,难道杏花老祖并没有死,而是再次修炼到炼灵期,翻过了北边的大雪山,或者穿越了环绕整个大陆的苍茫海,寻求机缘去了?

    又或者他根本就还在荒原,看大家的热闹?

    众说纷纭,全然没有个结论。

    寻宝之事到现今已经过去了四五个月,竟然还在进行,可是大家已经没多少激情了。华阳派和驯兽宗各自留下一个炼魂期的长老,还有几百个弟子。大伙儿随便翻着,心想说不定哪天就找出来了。

    钟珍听罢这些,心中暗笑不已。

    不过这位老祖还真是闲得慌,自己死了就罢了,不甘心人家活得好好的还想偷他的东西,顺手弄死一堆人。

    想想当时还真是运气好,只是拿了个簪子戳了几十下,万一也傻乎乎的跑去偷雕像,那可就倒霉透顶了。

    好在雕像已经爆了,死无对证,袖子上打的补丁也跟着灰飞烟灭,估计也没有人晓得。

    ================

    ================

    编通知二月一号,也就是星期一上架了。某实在惶恐,区区十万字出头,只有三个星期的推荐,竟然就要入v。这两天双更,多来点免费章节。

    还请收藏的各位能够支持订阅。

    以后更新会加快,望大家读得开心愉快。

第四十九章 如此前尘

    将杏花老祖宝藏事宜丢开,小日子过得顺顺当当,反正要养果子修为上不去,钟珍也不再执着,专心打算弄齐七魄再说。

    如今画了一个月的竹子,已经炼成喜魄,她便将注意力转向剩下的哀、惧、爱、恶,还有欲等魄。

    领悟这些魄,有时候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有时候费尽心力也无法达成。

    打坐冥想,回忆起与阿婆在云芝县的日子,一点一滴,都让她难以忘记。尤其是修炼之后,记忆力比往常要好,许多忘记了的片段,竟然在冥想的时候,又泛上心头。

    尤其是四五岁前的那些,竟然想起了不少。。。

    小小的婴儿一个人孤独的躺在床上,负责照顾婴儿的仆妇不上心,经常忘记给她喂食。婴儿腹中饥饿,难免哭闹不休,那仆妇不但呵斥而且下手掐打,恶行恶状十分不堪。

    母亲十天半个月也未必会过来看她一眼,每次来都是愁容满面,时时痛哭失声,全然陷入自己的悲痛之中。她既不会同女儿说话,也不会看婴儿身上被恶仆掐得青一块紫一块。

    三岁的幼儿,渐渐也能勉强能听得几句,但是无人与她讲话,从未开过口,甚至没学过走路,走几步都会摔倒。

    恶仆实在不堪之极,不晓得为何如此厌恶婴儿,却为了钱财,一面虐待孩子,一边奉承主人。可叹母亲全然不晓得恶仆习性,还当生了个天上呆傻的女儿,带在身边妨碍修炼,将才三岁的女儿钟珍送到阿婆身边。

    阿婆是钟珍的外祖母,是母亲的娘。在云芝县那一带,不那么讲究的小户人家,亲热些的就称呼为阿婆,疏远点的叫外祖母。

    出门修炼的女儿突然返家,可是阿婆竟然已经不认得她了。那时候阿婆已经有些疯疯癫癫不认得人,全靠几辈子都住在附近的左邻右舍接济给顿饭吃。

    母亲见老宅实在不堪住人,将它贱价买给隔壁一户人家,又新买了个安静的小院,安顿好女儿与痴傻老娘。可她本人却飘然而去,再也没有出现过。

    真真是不晓得是因为心不在焉,还是天生没有眼光。识人不清的母亲给了那表面奉承背后阴毒的仆妇不少银两,要她去买几个下人,照看祖孙女两人。

    钟珍虽在冥想,眼泪如断线的珠子一般,从面孔上滚滚滑落。

    恶仆并未遵从吩咐,好在并未伤人性命,只是将银子全拿走,一个铜豆子都不剩,人也消失不见。

    留下才三岁多的钟珍和痴痴迷迷的阿婆,两人饿得几乎死去。幸而最后那一刻,阿婆神志竟然恢复,将新家中的家私叫人拖去当铺,换了些银元银豆子,买了吃食。

    也是万幸,宅子房契写的是阿婆之名,不然恶仆恐怕连房子都卖了,将祖孙女二人赶到街头。

    家中并无多余钱财,阿婆寻了牙行,出了个低价卖掉,又重新去了略微便宜的地带,置办了个小小的旧院落。

    阿婆时而清醒,时而糊涂,连如何喂养小孩都不记得,也不懂得做吃食,但是话却多了起来,时常对钟珍唠唠叨叨。

    “。。。相由心生这句话固然没错,但是也有句话叫做人心隔肚皮,谁也不知道别人心里怎么想的。你瞧斜对门的张大婶,整天笑眯眯的,可她家面馆里用的面粉都是陈年货,里面却添了不少增白的粉和鲜味粉。”

    阿婆顿了顿,“还有啊,街尾的仇屠夫,瞧着一脸凶相,可是肉却是很新鲜,从不缺斤少两,但凡有一点不新鲜的便会降价来卖。”

    幼小的钟珍坐在小马扎上,看着阿婆用那个黑漆漆的烧火棍,桶着灶里的柴火,似懂非懂。

    如此磕磕碰碰的,幼儿学说话,学走路,学习字,不知何故,却钟爱绘画雕刻。

    她终于慢慢成长,或许是为了弥补幼时无人与她说话的缘故。一张嘴极其能讲,街坊上的孩子无一是其对手。并且总不爱呆在家中,喜好四处乱走。

    而后结交了些三教九流的人物,学了些拳脚功夫。倘若不是阿婆提着耳朵教导她如何为人,恐怕会成为当地一霸。

    何为善恶?阿婆总有一些出人意表的解释,曾言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与对方掉过来,再想想便知道如何行事了。然而这世上总有些人,心坏恶念,却是不得不防,也不得不用其他的法子对付。”

    阿婆从前应该读过很多书,写得一手好字,讲得一口的好道理,虽然这些道理在钟珍看来,经常的自相矛盾。

    祖孙女两人都喜欢逛街,喜欢看来来往往的人,偷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