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人都想利益均沾,没有人想轻启战端,至少,自己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犯不着拼死拼活。
这一回,同样还是以周冶子等人为代表的开明派,与鲁大师等人据理力争,鲁昌虽然有心推动,主张以强力手段制裁天南器道,但却苦于没有发力的途径,多少显得有些强词夺理。
“都不要再说了!”
轮值长老也听厌了各方的陈词滥调,沉声言道。
“此事长老会已经有所决议,你等只需要奉命而行便是。”
寻常小事,长老会难以亲力亲为,只能任由各个山头自己做主,但事关重大,还是要集权,交由太上长老和长老们商议的。
众人心中一凛。
有一名主张采取温和手段的冶子上前,问道:“敢问杨长老,可否明示?”
这长老板着面孔道:“正要通知你们,宗门决定,不派人应约,以示反对,你等也不可参加李晚加封尊号的庆典,违者定严惩不贷!”
“不应约……”
李晚的请帖,是发到了周冶子等人手上的,可是此刻,周冶子等人听到,也感觉无奈。
私交,公义,两厢为难。
好在那长老很快便宣布道:“但是,散修与其他结盟宗门,我等亦不禁,就由得他们去。”
众人心中一动:“这岂不就是,既不承认,也不反对?”
这帮老家伙,又来这一套了!
不仅仅是开明一派,就是保守一派,也不由得暗骂起来。
可是能够在灵宝宗内成为长老的,哪一个会是没有根脚底蕴,没有立场的人物?长老们商议出来的结果,肯定也是考量各方利益,平衡得失的老成之策。
以此时的情况而论,恐怕也就只有这么办,才最稳妥。
众人各怀心思,但却无人察觉,这长老说完之后,暗暗叹了一声,似是还有别的打算。
李晚称宗师,甚至开宗立派,册封大师名位,都是阳谋,宗门也该有所应对了。
真正的应对手段,又哪里是埋头不理那么简单?
只是,此间谋划之事,没有必要公布出来就是了。
……
天南,李晚很快就收到了周冶子等人发过来的致歉信函。
随着加封庆典的临近,各方的回应,陆续有来,李晚等人已经能够确定,周冶子等人,包括妙宝散人等天南宗师结识的旧友,都不会来参加了,似是所有亲友,小辈,也被下了禁令。
李晚自然不会计较这种事情,他与周冶子的交情,乃是私交,无关这些宗门龃龉。
于是他也亲笔修书,加以宽慰。
“夫君,周道友他们,不能来参加你的加封庆典吗?”
萧清宁结束了这一年的巡视,回到虎丘与家人团聚。现在交易所没有什么大事需要她执掌,李晚这边,也正是要紧的时候,便一直留了下来,帮着料理琐事。
比起其他人,萧清宁更加看重周冶子等灵宝宗人士,因为他们代表了灵宝宗内的关系,天南器道自立门户,与之分庭抗礼,也少不了这些人从中斡旋,缓和。
李晚道:“他们不方便,那就算了。”
萧清宁道:“这些虚礼,的确不必在意,不过我觉得,可以以青天等人的名义,邀请一些新结交的年轻俊彦过来观礼。”
这次刑青天等人功成名就,在中州之地,也结交了一批道友,彼此意气相投的,都保留了联络的方式。
虽然彼此之间,交情都还不深,但若邀请观礼的话,也不突兀。
这也是一个试探之举,如果周冶子等人有心的话,想必会会意的。
李晚想了想,点头道:“那好,就这么办吧。”
中州这边反响不大,倒是北荒方面,显得异常殷切,那位大名鼎鼎的北荒宗师澹台宇,将会亲自携徒前来。
“澹台宗师?”
李晚收到回信,有些惊讶,也有些欣喜。
天南北荒,虽然分属两地,但各自形势,却是莫名地相似,以澹台宗师的立场,对自己的崛起,恐怕也是持欢迎态度的。
当初妙宝散人等人与自己密谋,也曾提到,北荒一域,将会是重要的盟友,南北联手,虽然还是远远不足以与灵宝宗的势力对抗,但总比单打独斗要有利多了。
“这位恐怕是这次庆典,最为重要的宾客了!”
李晚对萧清宁说道。
“东海诸大势力,多为妖族,器道远不如天南兴旺,西域与其他地界隔绝,往来较少,也指望不上,只有这北荒,才有四位宗师,十余元婴大师,天生就该是我们的盟友!”(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七章 传道
与李晚等人一般,澹台宇等人也看到了合作的必要,但合作有诸多不同的方法,彼此之间的实力,依存的关系,都是要理清的。
如果天南一方只是空口白话,各自分工和大略目标,就要与先前预估不同了。
澹台宇自认,自己北荒器道是需要盟友不错,但却并不需要,只懂得夸夸其谈的盟友,更不可能什么好处也不要,平白无故地帮人。
与灵宝宗分庭抗礼一事,任重而道远,还需得有长远谋划和雄厚实力才行,不拿出真东西,是打动不了他们的,联合之事,也注定只能浅尝辄止。
李晚和妙宝散人等人,早已经料到这情形,也没有意外。
李晚说道:“灵宝宗看似势大,但其实,我们天南与北荒,也不弱小,我以为,要说尽此间形势,理清如何联合,与之分庭抗礼,还得从势,力二者说起。”
澹台宇显得感兴趣:“愿闻其详。”
李晚道:“所谓势者,是灵宝宗积年底蕴,中古以来号称器道圣地,所形成的权威与名望,是他们立足的根本,也是我们亟待谋取之物,而力者,是其继承自上古的器道技艺,以及历经多年,从各处秘境,遗迹,仙府等处发掘搜罗的典籍,以及中州之地灵蕴深厚,取之不尽的优越宝材。”
澹台宇微微颔首,道:“有道理,这两者相辅相成,正是我们难以企及之处。”
李晚道:“澹台道友想必也知道,天下之大,器道高手却不多,以修为结丹,能够炼制宝器的名师高手为例,总数方才近十万,能够炼制珍品者。我天南器道,只是一千人上下,北荒器道,有八百上下,东海器道,情况比较特殊,拥有一千五百多人,其他的都在中州!
这个数目,加起来都还不及中州的一成,中州能够达到这等程度的本土大师。多达数以万计,而其中,绝大部分又是灵宝宗人,圣地之名,当之无愧。”
李晚继续道:“抛开这些不论,在中州看来,光是能够炼制珍品,无法保持水准,是称不上真正大师的。而真正的大师,在灵宝宗足有千名,其他宗门二百上下,整个中州受灵宝宗辖制的。就在一千二百左右。”
“可是这样的大师级人物,在我天南,数量最多的时候,连元婴境界的大师都包括在内。也堪堪才只有三五十人,北荒,东海两地。情况也相差无几,加起来才堪为中州之地的一、二成!”
听到此处,在场的众人,神情都有些凝重。
天下器道的形势,的确如此。
器道名师,大师的数量,是最直接的体现,完全足以看出各方器道的势力对比了。
不过李晚话锋一转,却是又道:“究其根源,就在于灵宝宗自古以来,便一直保持着对其他各方的优势,不过现如今,我却有一物,足可破此形势,使得我天南,北荒的器道势力,也达到足可与之抗衡的地步。”
“请讲。”
澹台宇正襟危坐,他知道,联合的重点,要从李晚之口讲出来了。
李晚道:“实不相瞒,我手中拥有一套完整的器道传承之法,名为《大器真经》,愿意贡献出来,与天下共享!”
澹台宇眉头紧蹙:“《大器真经》?”
当真是好大的口气!
广博而齐全者,方能成其大,而真经,更加是正统渊源,传承的标志。
天下人都认为,灵宝宗才是器宗正朔,其他各方的器道,任何神功秘法,独特技艺,有何资格称得上是真经?
这就好比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妄自称尊,是犯忌讳的。
但澹台宇看了一眼旁边的妙宝散人,玉矶子,也知道他们是老前辈,不会由着李晚这个新晋元婴胡来,而且李晚这么年轻便有如此成就,肯定也是有所依仗的。
说不定,他还真是靠着什么奇遇,得到了这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