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玄幻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濮顿时一愣:“黄巾军曾经进攻凤来县?还是二十万兵马之多?”

    陈桐傲然说道:“难道本将还会骗你们不成?若非这样,难道诸位觉得我们常定军有资格与南蛮军结盟?”

    况濮等人顿时说不出话来了。

    他们自然知道黄巾军的厉害,这黄巾军士兵大部分被黄巾方士妖言惑众,信奉了黄天大道,战斗起来是悍不畏死,极为难缠,往往伤亡过半还能保持士气,寻常军队,两成的伤亡就足以让军队崩溃了。

    常定军竟然可怕到这个地步,竟然能以万余兵马,击溃了二十万黄巾精锐?

    在常定军击败黄巾军的时候,况濮等躲在深山密林,躲避南蛮军的追杀,然后一路南下,为了避免山民通风报信,也为了躲避南蛮军的追杀,一路昼伏夜出,不敢靠近城镇等聚居之地。

    就算偶然抓了南蛮军的探子,打探的也是南蛮军的动向,不曾询问过天水郡这边的情况,是真不知道发生了这样一件大事。

257、投诚、赐官

    楚河率领万余兵马,为了保护天水郡的百姓,不惜和黄巾军二十万精锐死战。

    又想到自己受蜀国俸禄,却为了保存性命,没有与秦州共存亡,便是最顽固的公输车,这个时候都是沉默下来。

    楚河制止了陈桐继续说话。

    他之所以跟况濮等说那么多,觉不是为了讽刺对方,而是有心将他们收入麾下。

    况濮不用说,虽然修为差了一些,但才能还是有的,拥有治理一州之地的经验,要不是受到四大家族的掣肘,他定然是能有一番作为的。

    别的不说,礼贤下士,提携后进,这就是一个很大的优点。

    当然,真正受到楚河重视的,便是董厥了。

    董厥如今没有投入诸葛亮门下,也不曾当过蜀国的官职,容易为自己所用,也更容易接受自己的理念。

    若是得到董厥的投靠,定然能让常定军的实力再一步提升。

    这可是不比姜维差多少的天才人物,和姜维一样深得诸葛亮的看重,先后担任了丞相府令史、丞相主簿,最后官至辅国大将军,与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同为平尚书事,统领中央事务,与姜维一文一武的支撑了蜀国许久。

    如此一尊牛人送到自己面前,楚河当然不可能放他离去。

    楚河现在可以说是求贤若渴。

    这也是没有办法,单是天水郡一地,就极为广袤,需要诸多管理人手。

    天水郡民智开化程度极低,书院学府等极少,尽管楚河可以利用天眼发现人才,也开始设立各种书院学府,但更侧重的是武力方面。

    就算发现了精神力天赋不错的,要培养起来,三五年时间是决不可能的。

    这事实上形成的重武轻文现象,使得常定军兵将精良,但治理民生方面的人才极少。

    以前天水郡的官员大部分被黄巾军所杀或者逃走,没有留下多少可以重用的旧官好官,因此楚河不得不从那些投诚的士族中选取人才,让他们参与天水郡的各种管理工作。

    再说,楚河是天水郡的土皇帝,但在整个蜀国,名气还是小得可以,不可能让那些胸有沟壑的名士能人不远万里来投。

    如今投诚归附在楚河旗下的士族,都是天水郡这偏僻之地的小士族小豪门,别说与其他大洲大郡的豪门大户相比,便是秦州城的四家大族都远远比不上,人才是有一点,但素质和数量就不说了。

    若是基层的力量都被士族所掌控,就算楚河真的打下了天下,也就是另外一个蜀国而已,甚至会造成上令无法下达的情况。

    这绝不是楚河想看到的。

    毕竟这些豪门士族,第一时间考虑的是家族的利益,而不是楚河与辖下治民的利益。

    楚河有心大量启用寒门士子,偏偏无士可用,况濮和董厥都是出身寒门,如此两个人才,楚河是一定要掌握在手中的。

    荆雄不用说,以他和楚河,还有武媚儿的关系,一定是会站到楚河这一边的。

    就如现在的秦胜男,师徒若父子,楚河要造反,秦胜男绝对二话不说举起反旗的,除非她舍得大义灭亲,不然就算不参与造反大业,也会受到楚河的牵连。

    董厥沉默许久,最终眼中出现一丝坚毅之色,对楚河弯身下拜,沉声说道:“楚帅大义,董厥佩服!”

    “若是楚帅不嫌弃董厥秦州逃兵的身份,董厥愿意归附楚帅旗下,听从楚帅之号令!”

    他是聪明人,楚河如此多番示意,又怎么会不明白楚河的心思。

    正如邹镜所说,他们离开秦州城,都是不甘心一身所学无从施展。

    比起况濮、公输车两人,董厥并不是蜀国官将的身份,对逃离秦州城没有多少心理负担,如今已经无路可走,能投诚一个心怀百姓的明主,是最好的选择了。

    楚河脸色大喜,上前两步,双手一托,将董厥扶了起来,哈哈大笑说道:“龚袭快快起来!”

    “早听说龚袭天资出众,乃是秦州第一天才,能得龚袭来投,是楚河之幸,也是常定军之幸,更是天水郡两百万百姓之幸!”

    董厥到底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被楚河如此称赞,顿时黑脸微红,苦笑说道:“楚帅太过夸赞董厥了,秦州第一天才之名,也只有楚帅能受得起,董厥不敢自居。”

    他停了一下,又叹声说道:“说到底,董厥也只是一个逃兵,如何担当得起楚帅的赞赏。”

    楚河脸色一正,摇了摇头说道:“龚袭切莫贬低自己。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若非真正心怀百姓,又岂会带着妇孺弱小,转战万里!相信我们常定军上下,绝不会有一人轻看龚袭!”

    他目光转向脸色显得有些尴尬的况濮、公输车,又正容说道:“抛头颅洒热血容易,但忍辱负重更难,如……越王勾践,不能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话,又何来之后灭吴国,称霸中原的伟业!”

    楚河本想想举韩信这个例子的,胯下之辱的典故在后世极为有名,但韩信最后击败的可是他的项羽先祖,拿这个举例自是不妥。

    楚河事实上也真的没有因此看不起况濮等人,毕竟他受到的教育,和这三国的忠君爱国,士为知己者死的教育不一样,他更看重的是个人的能力和品质素养。

    能带着妇孺转战万里都不丢下的将官,品质再差都差不到哪里去。

    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将领,更适合如今天水郡的情况。

    这样的素质,恰好是天水郡如今的将领缺乏的。

    就拿黄巾军攻击凤来县来说,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留守两县的将领主官,本该将百姓迁徙离去,清野坚壁,留下两座空城给黄巾军,常定军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实施游击战术,拖垮黄巾军。

    虎牙岭连绵数千里,有甘宁和黄忠庇护,便是藏数十万人都是寻常。

    如此分散兵力,分据三地,组织民壮,硬碰硬的抵挡二十万黄巾军,看起来是足够血性,问题这并不可取。

    当初楚河就是拿望兵撤退来威胁南蛮军,使得南蛮军不敢对常定军动手的。

    明明自己的兵力就不如对方,还分散兵力,正面硬抗,绝不是明智者的做法。

    要不是恰好楚河实力大涨的回来,还吟唱出凤来三章、夏日绝句,常定军定然会被二十万黄巾军逐一击破,让楚河的心血化为乌有。

    战后,姜维跟楚河说过这个问题,他也是看出了问题。

    奈何当初楚河不在,姜维想劝说楚河也找不到人。

    他到底年轻,威望不足,就算提议率领百姓撤退,躲避黄巾军的锋芒,定然也不会得到其他将领,尤其是常定系的官将同意,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实施坚守策略。

    楚河麾下,勇悍的将领不少,但称得上智将的就姜维一个,天水郡的智囊军师几乎为零,从这里也知道为何楚河耗费大量的唇舌,意图招揽到董厥和况濮了。

    以常定军现在的配置,当一个天水郡的土皇帝绝对没有问题,但要参与争霸天下的话,那是绝对不够的。

    听得楚河用忍辱负重来形容自己,况濮等都是心中感慨,甚至有种委屈得想哭出来的感觉。

    他们的观念和楚河不一样,一直觉得自己弃城逃走,是一个连自己都无法抹掉的阴影,很清楚他们的作为,定然会遭到天下文人百姓的口诛笔伐。

    这个沉重的负担一直压在他们心头,彼此之间都是很默契从不会谈论这个问题,想不到,到了天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