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根金线,便是大明的龙气。如今,大明的储君未定,而朱厚便是第一顺位,所以,他身上的龙气是仅次于朱厚照的。当然,朱厚照乃是皇帝,通体的气运都是龙气构成,不像朱厚这般,仅仅只有一丝。
别小看了这么一丝龙气,纵观整个大明,身具龙气之人,也不足十人。哪怕很多藩王,他们因为和当今皇帝的血脉关系较远,自身的龙气早就消失了。换句话说,就算是想要从藩王之中立一个皇帝,也不可能挑选到他们。
说起来,朱厚的这道龙气,得来也是极其不易的。那些躲藏在渡厄古筏之中的诸位大能,可是在数十年前,就开始布局了。
在六七十年前,北方的瓦剌以极快的速度壮大,虎踞在大明北方,连鞑靼都被压制的喘不过气来。而没有人知道,这瓦剌的壮大,其实是有人逆天改命的结果。
渡厄古筏之中的大能,以秘法刺激了瓦剌的气运,促使瓦剌的国力大增,不仅覆压鞑靼,还一直杀入大明,掳走了当时的皇帝,也就是英宗皇帝。
英宗被俘,大明的气运瞬间就混乱了起来。毕竟英宗身怀龙气,而大明朝廷失去了龙气的支撑,便开始摇摇欲坠。
好在,当是有一位大儒,名叫于谦,当机立断,重新立了一个皇帝,也就是英宗的弟弟,后来的代宗皇帝。
新皇出现,国运便重新催生龙气,使得朝堂瞬间的稳固了下来。而就算这个举动,也差点使得神道诸位大能的谋划失败。
不过,那些大能毕竟都老谋深算,立刻动用了手段,让瓦剌将英宗皇帝又放了回来。一天没有二日,一国不能有二主。这双龙相争,使得国家发生了更大的动荡,而天命再次被搅乱。如此,便给了诸位大能可乘之机,他们也能继续从容布局了。
而这一次,他们布局的对象,落到了英宗的儿子,也就是废太子朱见深的身上。他们将一个身怀惑心之术的宫女万氏送到了朱见深的旁边。
二龙相争,最终还是英宗皇帝赢了,他重新确立了年号,并且恢复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大明再次的恢复了正常运转之中,但是,谁也不知道,一枚暗子在这动荡的天命之中,悄然的潜伏了下来。
英宗死后,朱见深即位,也就是朱厚照的爷爷,宪宗皇帝。宪宗是在万氏惑心之术的影响之下,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他疏于朝政,宠信万氏,使得万氏的权力大增,权倾朝野,不论是内阁还是东厂,都无法与之抗衡。
甚至于,当时还有这么一句话,“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天下的运转,尽皆取决于万氏之手。
而万氏得了神道诸位大能的授意之后,让宪宗所有的孩子,或是胎死腹中,或是意外夭折,在宪宗寿命将近之际,都未能有一个子嗣。
本来,按照计划,宪宗没有子嗣,那必然需要从宗室之中选一个孩子继承皇位。他们只需要提前安排好可能性最大的那几个藩王就好了。毕竟,转世到藩王的家中,可比转世到皇宫里轻松多了。
但谁料到,在这个时候,宫内突然冒出来一个皇太子,这个太子一出现就已经三岁了,三年前为了躲过万氏的迫害,这个孩子被太监们藏在了宫内,一直到其三岁才交给宪宗。
宪宗得到了这个孩子,大喜过望,很快便封其为太子。万氏在这期间,也多次想要杀死这个突如其来的太子,但在宫中太监宫女的帮助下,全部都是失败了。
这可能是大明国运庇佑的原因,此子命格高贵,天生就是帝王之相,万氏的种种手段,根本奈何不得他。在这等情况下,那些大能只得再次的更改计划。
他们让万氏不要再杀死宪宗的子嗣了,这样一来,宪宗就又生了几个儿子。而这些儿子之中,有一个就是朱厚的父亲,上一任兴王朱佑。
神道大能们决定,将这个主宰大明的计划推迟个几十年。而到了如今,朱厚照无子,朱厚第一顺位,他们的机会再次降临。
感谢小小717同学的打赏,摸摸大
第六百九十二章 林家的根
“老黑,我们的布置如何了?”朱厚将圣旨攥在了手中,拳头紧握,但面上却是一片平静,平静的就像是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
“只欠东风。”黑先生站立在一边,沉声的说道。这次去山西,他可谓是栽了一个大跟头。虽然成功的杀死了那个神灵,但也害的兴王被削爵,原本十拿九稳的皇帝之位,也变得扑朔迷离了起来。
“好,我们最好快点行动,我已经没有耐心耗下去了。”朱厚长长的吐了一口气,随手将圣旨扔到了地上,然后大步的离开了屋子。
“是。”黑先生点了点头,脑袋低垂,满脸恭敬的模样。
……
“什么?你让我们举家搬到鞑靼?”而在山西太原的林府之中,林羡渊听到了方洪的建议,当即惊叫了起来。
林家虽然不是底蕴多么深厚的世家,但是,怎么说也是书香门第,而鞑靼乃是番邦化外之地,堂堂汉人,岂可自甘堕落到这等地步。
“我跟兴王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他为了对付我,或许会对你们使出什么阴招。为了保险起见,我们还是前往鞑靼比较好。鞑靼的皇帝博迪与我有旧,定能保我林家平安。”方洪也知道,这个决定对于林家来说,有些难以接受,但如今别无他法,只能如此了。
“不行,万万不行,此举只会让祖先蒙羞,我任何一个林家人,都不能做出这等事情。”林羡海不住的摇了摇头,他乃是林家如今的家主,他不想让林家在他手里成为化外之民,也不想让后世的子孙戳他的脊梁骨。
“外翁,您怎么看?”方洪看向了林靖远,在这个时候,真正能够做到一锤定音的,也只有老爷子了,只要他同意了,林家人便不得违逆。
林靖远见方洪将这个选择甩给了他,便笑着摇了摇头,“洪哥儿,你随我一起走走吧。”
他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直接拄着拐杖,迈步朝着屋外走去。方洪赶紧上前一步,伸手搀扶着老爷子的胳膊。
瞧着二人出了门,林羡海微微的叹了一口气。
方洪和林靖远,一路从大堂之中走出,沿着一条小路,随意的走动了起来。“洪哥儿,你看这块太湖石,乃是我林家先祖谨诚公从江南运来的太湖石,自林家建立起,就一直立在了这里,至今已经有一百三十二年啦。”待到了后园的时候,林靖远抬手指着一块一丈高的假山石,大声的说道。
这块太湖石纹络古朴,上面已经爬满了青苔,和四周的地面融为了一体,看上去无比的和谐。
林靖远似乎也来了谈兴,走了几步之后,站在了一座木制的小楼面前。“你看这座小楼,是第三代先祖博文公修筑的,博文公年轻之时,学习不肯用心,在被长辈责骂了之后,便发愤图强。为了能专心的学习,他就修建了这二层小楼,每日里爬上楼后,就命人抽掉梯子,饮食只用吊篮上下。他凭着这股劲头,学业终于有成。在其三十二岁那年,考上了二甲进士,最终官至户部侍郎。”
林靖远给方洪讲了这座小楼的故事,还说他小时候也曾被关在这里学习,那时候他还整天想着如何逃跑云云。或许是年纪大了,他有的时候,说着说着自己就忘掉了先前说了什么,将一段话重复好几遍。但方洪却没有丝毫不耐烦,反倒听得津津有味。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转过了那小楼没有多远,就是林家的祠堂,祠堂的边上,则是一座家学的学堂。里头是林家的适龄孩童,还未走近,便能够听到里面朗朗的读书之声。
而到了学堂附近,林靖远却出奇的没有说话,只是拄着拐杖,静静的站在外面倾听着,面上时而露出了笑容。
一直站了有半刻钟的时间,他才慢慢的离开学堂,往自己的小院走去。
他一路上都很沉默,一直快要走到院门口的时候,口中才突兀的来了一句,“林家的根,在这里啊。”
说完之后,他就走进了院子,方洪还想搀扶他,但林靖远却摆了摆手,独自一个人蹒跚着前行。
方洪站在小院的门口,伫立的良久。许久之后,他转身离开,但在这次之后,他再也没有提过举家前往鞑靼之事。
三天之后,方洪向林靖远辞行,带着丑娃和谢朝雨,一同往江西的老家而去。
“我们终于要回家咯。”四辆马车,沿着官道,一路往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