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当代政治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它在世界范围内采取进取姿态的一部分。 

     1975年以后越南加强对老挝的控制,并企图控制柬埔寨,遭到柬共 

领导的民主柬埔寨政府的拒绝,越柬间不断发生边界冲突。1978年 12 

月25日越南军队入侵柬埔寨,1979年1月占领金边和柬大部分国土,越 

南支持的柬人民革命党组建政府。民主柬埔寨政府领导的军队转移到西 

部山区和农村开展游击战争。西哈努克和原王国首相宋双也分别建立抗 

越组织。1979年底民柬政府改组,乔森潘 (1931— )任总理,并停止 

执行曾引起社会各界强烈不满的1976年宪法,提出建立民族团结阵线。 

1981年底柬埔寨共产党宣布解散。1982年6月民柬方面、西哈努克和宋 

双三方组成西哈努克任主席的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实现三方抗越力量 

联合。民柬三方力量不断增强,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使越军在柬陷入 

长期的僵持局面。越南入侵柬埔寨得到苏联的支持,遭到国际社会普遍 

反对。中国、泰国以及其他东盟国家支持民柬三方的抗越斗争。 



      (3)南亚局势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和孟加拉国独立后,巴基斯坦与印度、孟加 

拉国之间的紧张关系逐步有所改善。巴基斯坦总统布托于1972年6月前 

往印度西姆拉与印度总理英·甘地举行会谈,两国签署双边关系协定, 

表示同意逐步恢复两国关系并使之正常化,两国部队撤回到国际边界各 

自一侧,尊重1971年底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停火而造成的实际控制 

线,释放战俘。根据西姆拉协定,巴基斯坦收回战时被印度占领的领土。 

布托执政之初,还释放了被巴基斯坦逮捕并判死刑的孟加拉国当选总统 

穆吉布·拉赫曼。后来巴基斯坦接受盂加拉国独立的现实并与其建立外 

交关系。南亚次大陆紧张局势的和缓是有限的。印巴关系时起时伏。孟 

加拉国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后来有相当数量的印度教徒越境进入印 

度。印孟两国在恒河河水分享问题和海上划界问题上也存在严重分歧。 

南亚主要国家间不甚融洽的关系,使其成为较晚开展区域合作的地区。 

     美国曾试图同时与印巴两国保持友好关系,但由于在第三次印巴战 

争中支持巴基斯坦,70年代美印关系恶化。美国时常向巴基斯坦提供军 

事援助,但由于巴基斯坦在战争中被削弱,美国在南亚的影响下降。印 


… Page 72…

度是与苏联关系最密切的不结盟国家,1971年两国签订友好合作条约。 

但印度不支持苏联提出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计划,不签署不扩散核 

武器条约,并在1974年进行核试验。70年代初英国军事力量撤出苏伊士 

运河以东地区后,苏联海军进入印度洋。70年代中期美国在印度洋的迪 

戈加西亚岛建立海空军基地。美苏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引起沿岸国家不 

安。 

     印、巴、孟三国政局也发生变化。英·甘地执政期间,印度调整经 

济发展战略,更多地依靠市场调节经济,基本实现粮食自给。1975年地 

方法院判决英·甘地在大选中有舞弊行为,反对派乘机发起倒阁,英·甘 

地宣布实行紧急法和新闻检查,逮捕反对党领袖。1977年3月国大党在 

大选中失败,人民党执政,德赛任总理。1980年国大党重获议会多数, 

英·甘地再任总理。布托执政后推行国有化和土地改革等社会经济变革, 

建立混合经济,军队的政治影响被削弱。变革引起部分城市中产阶级不 

满。1977年布托的人民党在大选中获胜,受压制的反对党全国联盟要求 

重新选举,局势失去控制。7月5日陆军参谋长哈克(1924—1988)发动 

政变上台。后来布托被指控暗杀反对派人士等,于1979年4月被处绞刑。 

孟加拉国属最贫穷国家。1975年穆·拉赫曼在军事政变中被杀。几个月 

后陆军参谋长齐亚·拉赫曼执政,强调伊斯兰传统,积极拓展对外关系。 

1981年齐亚·拉赫曼遇刺身亡。 

     南亚各国不同程度地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巴基斯坦接纳大批阿富 

汗难民,支持阿富汗抵抗运动。美国支持巴基斯坦抵御来自苏联的压力, 

提供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并通过巴基斯坦向阿富汗抵抗组织提供援 

助。印度希望,在苏联扶持的阿富汗政权巩固后,苏军分阶段撤退,但 

反对美国向巴基斯坦提供先进武器。 



      (4)伊朗革命前后 

     伊朗国王巴列维推行的白色革命,使伊斯兰教教士等传统势力的利 

益和地位受到损害,巴列维与宗教势力的关系渐趋紧张。70年代前期, 

伊朗受益于石油价格上涨,推行庞大的经济计划,经济一度高速增长, 

造成通货膨胀加剧和社会贫富差距增大。巴列维还采取严厉手段镇压反 

对派,购置先进武器,建立庞大的军队。此外,亲美的对外政策以及王 

室和官员的腐败也引起社会广泛不满。1977年初发生日益公开的中产阶 

级知识分子反巴列维浪潮。推行“人权外交”的美国卡特政府向伊朗施 

加压力,迫使巴列维在反对浪潮开始时未采取惯用的严厉手段。 

     1977年下半年,流亡国外的宗教领袖阿亚图拉霍梅尼(1902—1989) 

成为抗议浪潮核心人物。1978年初政府镇压反对派游行,造成数十人死 

亡。此后反政府骚乱蔓延全国。8月巴列维允诺给予政治、言论等自由和 

举行自由的议会选举,并改组政府,但已无济于事。9月巴列维转趋强硬, 

在部分城市戒严,镇压抗议者。11月成立军政府。随后各地发生大规模 

游行示威,石油工人开始罢工。12月底巴列维被迫同意由反对派人士组 

阁,放弃对军队的控制。1979年1月巴列维被迫离开伊朗,霍梅尼返回 

伊朗,并成立伊斯兰革命委员会。4月1日,根据公民投票结果,成立伊 

斯兰共和国。 

     伊朗革命的参加者遍及社会各个阶层。他们一致反对巴列维的独裁 


… Page 73…

统治,但对革命的目标看法不尽一致。霍梅尼主张遵循伊斯兰教教义建 

立政教合一的、非世俗的伊斯兰国家,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但相当一 

部分在现代化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城市中产阶级态度有所保留。伊斯兰共 

和国成立后几年间,局势剧烈动荡,连接几任总统和总理被迫辞职、被 

罢免并流亡或死于非命。1982年以后,伊斯兰化的新秩序基本确立,政 

局趋向稳定。 

     美国长期与巴列维关系密切。1979年10月美国同意巴列维赴美治 

病,伊朗强烈不满。11月4日一批伊朗宗教学生进入美国驻伊朗使馆, 

将数十名工作人员扣为人质,要求引渡巴列维回国受审。霍梅尼和伊朗 

政府支持学生的行动。美国随即对伊朗实行制裁。人质问题陷入僵局。 

1980年4月卡特派突击队营救人质,因天气恶劣、飞机发生故障而失败, 

并有人员死亡。美国国务卿万斯因不同意武力营救而辞职。7月巴列维病 

死于埃及。伊朗经济日渐困难。9月两伊战争爆发,美国承认伊朗革命的 

现实。11月卡特竞选连任失败,阿尔及利亚参与的美伊间接谈判开始有 

进展。1981年1月19日美伊达成协议,次日被扣押444天的人质全部获 

释。但美国对伊朗制裁仍长期维持。 

     伊朗革命在伊斯兰教国家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伊斯兰原教旨主 

义运动迅速发展。其原因至少包括:现代化进程中涌入的西方文化同伊 

斯兰教传统价值观念难以融合,多数伊斯兰教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中处 

于受压抑的地位,一些国家内部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严重等。霍梅尼 

积极主张输出伊斯兰革命,尤其支持与伊朗同属什叶派的穆斯林。所以, 

不仅西方国家对伊朗革命态度冷淡,逊尼派穆斯林居多数的其他伊斯兰 

教国家也与伊朗保持距离。后来,伊朗逐渐对输出革命有所节制。 



      (5)中东局势的变化 

     阿拉伯国家为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形成的不战不和局面所困扰。1970 

年纳赛尔去世,萨达特 (1918—1981)继任埃及总统,继续向苏联寻求 

援助,1971年苏埃签订友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