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对外政策,开创了对外关系的新局面。
从1970年10月中国同加拿大建立外交关系起,出现了中国与其他
国家建交的高潮。
中美关系的变化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尼克松就任美国总
统前后,认识到国际形势的变化,希望通过改善中美关系使美国在与苏
联对话时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并尽早结束越南战争。中国也愿意改变中
美长期对抗的局面,以适应抗御苏联威胁的需要,排除阻碍中国积极参
与世界事务的障碍。1969年美国通过多种渠道表示愿意同中国对话,并
采取若干有助于缓和关系的措施。1970年尼克松表示希望访问中国,毛
泽东对此表示欢迎。随后,两国通过第三国就如何打破僵局进行秘密接
触。1971年4月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被称为“乒乓外交”。同
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1923— )秘密访华,与周
恩来商定尼克松将访华。7月16日中美同时发表有关公告,轰动世界。
1972年2月尼克松访问中国,与毛泽东会见,与周恩来进行会谈,双方
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公报列举了双方对重大国际问题的不同观点;
指出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美国表示
对中国关于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立场不提出异议,并
确认从台湾全部撤出美国武装力量的最终目标。这次访问未导致两国建
交,但关系正常化进程已经开始。此后,中美之间的交往逐渐增加。1973
年两国互设联络处,它们事实上是常设外交代表机构。中美关系的改善
使世界政治形势发生深刻变化。
美国率先同中国接触,在日本引起强烈震动。1972年7月田中角荣
(1918—1993)就任日本首相,改变对华关系的被动局面成为当务之急。
9月田中访问中国,中日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宣布结束两国间的不正常状
态,建立外交关系。同年中英外交关系升格为大使级,中国与联邦德国
建交。1966年时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不足50个,到1975年已达100
多个。所有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均断绝与台湾的官方关系。这表明中华人
民共和国已得到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彻底摆脱了被孤立的处境,在世
界上有了更广阔的活动场地。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
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将台湾当局代表驱逐出联合国。中国
还开始履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职责。此后,中国在各国际组织中的代
表权陆续恢复。
早在60年代中期,随着中苏关系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化,毛泽东提
出两个中间地带的理论。其含义是:美苏之间有辽阔的中间地带;亚、
非、拉国家是第一中间地带,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第二
中间地带;中间地带的发展将产生独立于美苏并能与其抗衡的强大国际
政治力量;这为建立世界范围的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1974年初毛泽东
… Page 61…
进一步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他认为:美苏是第一世界,欧洲、日
本等工业化国家是第二世界,其他都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属于第三世界。他主张,中国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争取同第二
世界国家联合,共同反对苏联和美国的霸权主义,并多次表示中国不称
霸。他同时认为,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苏联是最危险的战争策源
地,因而他不把苏美两国同等看待。他提出如下战略构想:连接“一条
线”,即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战略
线;团结“一大片”,即这条线以外的国家;目的是抗衡苏联。这意味
着美国也包括在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统一战线之内。上述理论和构想反
映了中国对世界形势的判断,即在70年代的美苏争夺中,苏联取攻势,
美国取守势;反映了中国对70年代国际政治关系走向的基本估计;也反
映了中国对自身安全的关注。按照上述构想,中国在70年代积极发展同
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国家的关系,同苏联和与其结盟或往来密切的国家关
系较疏远,对缓和东西方关系和军备控制谈判不持积极态度。
(2)70年代国内进程
1969年中共九大以后,中国国内秩序得到相当程度的恢复,各级国
家行政机关和中共各级组织的职能陆续恢复。中国还拟召开新一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在肯定“文化大革命”的基础上全面恢复国家权力机关。
在筹备过程中,林彪等人企图巩固既得地位并谋取更大权力,遭到毛泽
东严厉批评,遂准备用阴谋手段夺取最高权力。1971年9月林彪之子为
首的一批人策划谋害毛泽东未能得逞,林彪于12日夜乘飞机逃往国外,
飞经蒙古温都尔汗附近时在油尽迫降中机毁人亡。以林彪为首的、在“文
化大革命”中获取许多权力的集团就此覆亡。这次事件在客观上表明了
“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林彪事件后,周恩来在毛泽东支持下使各方面的工作有了转机,并
在1975年初重申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一批曾遭打击和迫害的领导人先后
恢复工作。1973年原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 (1904— )重新担任副
总理,并在周恩来病重后于1975年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他着手整顿
许多方面的工作,使形势明显好转。然而,整顿各方面的工作不可避免
地要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这是毛泽东不能容忍的。1975年
底毛泽东改变支持邓小平的态度,发动批判邓小平的运动,使全国再度
发生混乱,江青等人推波助澜,企图谋取更大的权力。1976年1月周恩
来去世。4月发生悼念周恩来、反对江青等人的群众抗议活动。中共中央
政治局和毛泽东认为这是“反革命事件”,随即撤销邓小平的一切职务,
决定华国锋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和总理。7月年迈的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朱德 (1886—1976)去世。9月9日毛泽东去世。10月6日,华国锋在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1897—1986)等人支持下对
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实行隔离审查,华国锋随即就任中共中央主席。
“文化大革命”至此结束。
“文化大革命”历时十年,在全国范围内造成灾难性的后果。1949
年以来建立的秩序以及中国共产党本身都遭到严重破坏;正常的经济发
展被迫中断,经济蒙受巨大损失;教育、科技、文化等都受到严重忽视
和破坏。
… Page 62…
1976年底以后,江青集团的帮派体系受到清查,“文化大革命”中
的部分冤假错案开始平反,经济得到较快恢复,教育、科技、文化工作
逐步恢复正常。1977年7月邓小平的职务得到恢复。后来原中共中央副
主席陈云(1905—1995)复职。然而,华国锋主张不改变毛泽东作出的
决策,在1977年8月中共十一大上对“文化大革命”持肯定态度,使消
除其后果的工作受到拖延。1978年在政界和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
问题的讨论,表明越来越多的人主张根据实践的实际效果、而不是毛泽
东的态度来评价“文化大革命”等历史问题以及中共和国家的方针、政
策。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这次讨论。会议确定解放
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决定把工作
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加强民主和法制,对权力过分集中的
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这次会议是一次重要的转折,标志着中共恢复
和发展了 1956年八大确定的政治路线,开始确立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
针。
此后几年间,全国进一步解放思想,从过去长期盛行的个人崇拜和
教条主义中解脱出来;“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和以前的诸多历史
遗留问题得到复查和解决,为包括刘少奇在内的一大批人恢复了名誉;
对经济进行调整,纠正了经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