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先后接受该计划,美国还在1958年派军队支持黎巴嫩亲西方政权。埃
及、叙利亚等国则先后接受苏联援助。从此,中东在一定程度上卷入美
苏冷战。埃及、叙利亚、伊拉克、阿尔及利亚等国还主张不同内容的社
会主义。伊朗国王巴列维推行以现代化为目标的“白色革命”,内容包
括土地改革、普及文化、妇女解放和其他社会改革。北非和海湾产油国
收回部分石油主权,石油收入迅速增加。土耳其稳步推行现代化,成就
显著。
1967年6月5日发生第三次中东战争。到10日停火时,以色列占领
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埃管辖的加沙地带、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约旦管辖
的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旧城。美国在战争中偏袒以色列,苏联支持阿
拉伯国家。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42号决议,要求以色列撤出所占
领土;有关国家终止战争状态,尊重并承认该地区各国的主权、领土完
整和独立等。这些内容被概括为“以土地换和平”。有关执行决议的谈
判长期未能举行,但决议构成后来中东和谈的重要基础。巴勒斯坦问题
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决议称其为“难民问题”,无助于该问题的解决。
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化程度极低,严重依赖
出口初级产品,一些国家是最贫穷国家。多数国家存在复杂的部族问题,
影响政治稳定。许多国家长期由曾领导独立运动并建立了有一定社会基
础的单一执政党的政治领袖 (如象牙海岸的乌弗埃—博瓦尼、肯尼亚的
肯雅塔、塞内加尔的桑戈尔、坦桑尼亚的尼雷尔、赞比亚的卡翁达)、
执政后建立了政治组织的军队首脑 (如索马里的西亚德、扎伊尔的蒙博
托)或君主(如埃塞俄比亚的海尔·塞拉西一世)执政,政局基本平稳。
一些国家政局不稳,多次发生政变。许多国家先后宣布奉行不同内容的
社会主义,力图通过国有化、农业集体化等措施变革社会结构,促进经
济发展。60年代多数国家经济发展较快。除北非各国和南非外,西非一
些国家原有经济基础较好,象牙海岸(即科特迪瓦)等国经济政策温和、
平稳,经济发展成就显著。尼日利亚人口数量居非洲首位,盛产石油,
60年代后期发生有部族背景的比夫拉战争。这是非洲各国独立后规模空
前的内战。
拉丁美洲。多数国家在19世纪初独立,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其他发展
中国家,但经济多受美国控制,贫富差距较大,社会变革呼声强烈。50
年代相当一部分国家由保守的军人独裁者执政。这种政治形式被称为“考
迪罗主义”。美国出于冷战的考虑支持其中多数政权,压制社会变革和
要求自主发展的民族主义,并直接干预某些国家事务。60年代初,古巴
革命在拉美产生广泛影响,美国为抑制其影响,在南美有限度地支持恢
复民主政体和进行社会改良。拉美民族主义和要求社会变革的力量有所
发展。60年代中后期一些国家保守的军人势力重新执政。墨西哥是拉美
政治较稳定、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长期由革命制度党执政。巴西是拉
美最大国家,60年代中期以前几届政府都不同程度地主张民族主义和社
会变革,1964年美国支持右派军人政变,60年代末起经济迅速发展。委
内瑞拉1958年推翻独裁政权,恢复民主政体,推行温和的变革,社会矛
… Page 47…
盾有所缓和,60年代末左派游击队放弃武装斗争。60年代巴拿已强烈要
求收回美国控制的巴拿马运河。1964年初驻运河美军曾镇压参加反美示
威的巴拿马人。1965年美国武装干涉多米尼加内部事务。多数中美洲国
家经济落后,长期由美国支持的独裁者掌权,一些国家左派游击队长期
开展反政府斗争。60年代以后,圭亚那等国相继独立。
(3)亚非会议与不结盟运动
大批新国家诞生和发展中国家民族主义高涨,使殖民体系迅速瓦
解。从50年代中期起,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逐渐活跃,积极争取发挥独
立的政治作用,倡导新的国际关系原则,增进相互合作。世界政治面貌
由此发生深刻的变化。
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
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
些新的国际关系原则后来得到许多国家的赞同。
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由印尼倡议,并与缅甸、锡兰、
印度、巴基斯坦共同发起的亚非会议,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亚洲国家或
政府和6个非洲国家参加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大
型国际会议。会议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亚非国家间经济与
文化合作、促进世界和平等问题,提出十项原则作为国家间和平相处、
发展友好合作的基础。会议在亚洲和非洲产生广泛影响,促进了民族独
立运动、各国的独立自主和不同社会制度的亚非国家间的相互关系。计
划于 1965年召开第二次亚非会议,因东道国阿尔及利亚发生政变而取
消。
1956年7月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在南斯拉夫布里俄尼岛共同提出
发起不结盟运动。1961年9月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第一届不结盟国家首脑
会议,25国与会。不结盟运动由此兴起。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必须符合奉
行和平共处和不结盟的独立政策,支持民族独立运动,不参加会卷入大
国冲突的军事联盟,不同大国缔结双边联盟,不同意在其领土上建立外
国军事基地等项标准。这进一步发展了亚非会议确定的原则;使不结盟
运动成为一支有明确宗旨的、独立于超级大国和两个对立军事集团的政
治力量;有助于制约冷战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影响;对于反对帝国
主义和殖民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争取建立公正、平等的世界秩序以及
促进发展中国家间的关系有显著的积极意义。不结盟运动定期召开首脑
和外长会议,设有常设机构。到90年代初成员国达100多个,影响不断
扩大。
发展中国家间的区域政治合作也不断发展。1945年成立的阿拉伯国
家联盟,自60年代起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1963年成立的非洲统一组织
对促进非洲国家的互助合作、反对非洲残存的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发挥
了重大作用。70年代初成立了有40多个成员国的伊斯兰会议组织。此外
还成立了一些小范围的区域政治合作组织。
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争取收回经济权益,它们在60年代开始
在经济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1964年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后,
77个发展中国家组成七十七国集团,为争取建立公正的世界经济秩序而
采取联合行动。后来成员国增至100多个。出口同类初级产品的国家先
… Page 48…
后建立若干生产者联盟性质的组织,以协调行动,共同维护经济权益。
其中最著名的是1960年成立的石油输出国组织。一些地区还建立了区域
经济合作组织。
6。50年代的中国60
(1)国内进程
50年代中期,中国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变革。1955年起社会主义改造
的速度加快,到年底基本实现个体农民的合作化,1956年底通过公私合
营基本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实现个体手工业者的合作
化。此后很长时期内,城市中绝大多数经济由国家经营,全面实行中央
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农村中主要由集体经营,对农产品按国家计划实
行统购统销。
1956年初苏共二十大后不久,中共表示:苏共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
崇拜,具有积极的解放思想的意义;应当从中吸取教训,反对教条主义,
提倡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与此同时,中共总结了几年来经济建设的经
验,指出不应盲目照搬苏联经验,学习外国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这
个背景下于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在社会主
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