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被处死或迫害致死的人被恢复名誉,大批集中营被解散,大多数被迫
迁移的少数民族返回原居住地。国内政治气氛发生显著变化。
1957年6月,莫洛托夫、马林科夫等人在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上对
赫鲁晓夫的内外政策提出严厉指责,主席团多数委员要求赫鲁晓夫立即
下台。在应赫鲁晓夫要求召开的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得到绝大多数中
央委员的支持。他指责莫洛托夫等人曾积极参与政治清洗,反对苏共现
行路线和消除个人崇拜后果的方针。莫洛托夫、马林科夫等人被解除苏
共和政府领导职务。10月,在二次大战中曾担任副最高统帅的国防部长
朱可夫 (1896—1974)被撤职。他在6月事件中坚决支持赫鲁晓夫,后
来被认为在军队中培植对自己的个人崇拜,削弱苏共对军队的领导。1958
年3月,在6月事件中支持过莫洛托夫的布尔加宁被解除部长会议主席
职务,由赫鲁晓夫继任。赫鲁晓夫同时担任苏共和苏联政府的最高职务。
此后,赫鲁晓夫在1961年宣称社会主义在苏联已获得最终胜利,并
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他在经济方面推行一系列改革;主张限
制各级领导人的任期,按生产原则改组地方党委,引起许多干部不满;
在大力发展战略核力量的同时,不顾军队高级将领反对,大量削减常规
军事力量;在同美国对峙和全面竞争的同时,积极改善与美国和其他西
方国家的关系,并促进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到60年代初,中苏两党两
国关系全面恶化。1962年苏联贸然把导弹运进古巴,又在美国的压力下
将其撤出。到1964年,赫鲁晓夫的威信下降,领导地位动摇。
1964年 10月赫鲁晓夫被撤销苏共和政府领导职务。勃列日涅夫
(1906—1982)继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柯西金(1904—1980)继任部
长会议主席。此后几年,苏联国内政策趋向平稳,政局相对稳定。
(2)经济改革与发展
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对长期被忽视的农业进行改革和调整。他认为
农业的根本问题是违背物质刺激原则,从 1953年9月起采取多种措施提
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中包括: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取消义
务交售制;改变农业计划体制,放宽国家对农业生产的管理;鼓励农民
发展私人副业;从1954年起在哈萨克斯坦和西伯利亚大规模开垦荒地,
增加谷物播种面积;从 1958年起将国营机器拖拉机站的设备出售给集体
农庄,大幅度增加农业机械拥有量;以及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增加肉类
产量等。这些措施增加了集体农庄的生产自主权,加快了农业发展速度,
使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但有些措施不切实际,
要求过高,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勃列日涅夫执政后,继续提高农产品价
格,固定收购指标,增加农业投资,进一步放宽对私人副业的限制,组
建农工综合体,使农业生产继续有所发展。但农业落后问题始终未能根
本解决。从60年代初起,农业年平均增长率下降。
在工业方面推行的改革主要是下放企业管理权限。苏联工业长期由
国家集中统一管理。赫鲁晓夫执政后陆续将一些企业由中央下放到加盟
共和国管理。从1957年起进一步将中央和加盟共和国管理的体制改为经
… Page 29…
济行政区管理的体制,即:将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
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在该地区的企业,同时撤销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
共和国的部。这项改革没有改变用行政办法管理企业的模式。中央集中
统一管理被削弱后,地方主义滋长,许多企业被迫改变原有的生产协作
关系。赫鲁晓夫不得不在60年代初大量合并经济行政区,设立相当于原
有各部的全国性委员会,提高集中管理的程度。下放管理权限的改革遂
告失败。1962年经济学家利别尔曼 (1897—1983)建议减少对企业的行
政控制,扩大企业权限,把利润作为衡量企业的标准。该建议得到赫鲁
晓夫赞同,并在一些企业试行。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在柯西金主持下,
决定撤销地区国民经济委员会,重建中央各工业部,同时减少中央下达
的计划指标数量,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加强对企业的经济刺激。这
项改革在保持国家集中统一管理的前提下,把经济管理办法和行政管理
办法结合起来。新经济体制从1966年试行,到1975年全面实行,有助
于推动经济的发展。
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苏联经济发展迅速,主要产品产量大幅
度增加,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同美国的经济差距有所缩小。1957年苏联
率先发射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率先实现载人空间飞行,显示了苏联强
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但苏联经济在总体上仍是粗放经营,主要依靠资
金和资源的投入维持增长,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处于优先地位,管
理权限仍过于集中,经济体制仍缺乏灵活性,综合经济实力远远落后于
美国。
(3)对外政策新趋向
赫鲁晓夫执政后,随着冷战格局基本形成,苏联对外政策表现出新
的趋向。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及其以后提出一系列关于国际问题的新
观点,表明了苏联政策的走向。他认为:在帝国主义条件下战争不可避
免的观点在一定时期是正确的,由于社会主义和爱好和平力量的强大以
及核武器的出现,世界情况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世界战争已“不是
注定不可避免的”。在此情况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体系可以实
现和平共处,发展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友好合作并进行和平竞赛;各国向
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将会越来越多样化,不应把暴力和内战看作唯一途
径,已经有通过获得议会中的多数实现和平过渡的现实可能。他宣布,
和平共处“过去是现在仍然是”苏联对外政策的总路线,苏联“决不干
涉或准备干涉”资本主义国家的内政。这些观点反映了苏联希望在既定
的世界格局下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以便在不损害其既有国际地位的
前提下,争取时间尽快缩小与美国的经济差距,进而建立与美国的力量
平衡。
在和平共处总路线下,苏联与西方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
与西方的关系。
在赫鲁晓夫执政初期,苏联就采取若干恢复东西方对话的步骤。1954
年1月苏、美、英、法四国外长在柏林举行会议,这是1949年6月以后
首次举行这样的会议。在签订华沙条约和多年悬而未决的奥地利国家条
约后,于1955年7月举行四国巴黎最高级会议,这是战后首次东西方大
… Page 30…
国首脑会议。尽管这两次会议和其他几次重要接触在关键的德国统一和
欧洲安全问题上没有进展,但苏联与西方之间的高层对话得以恢复,东
西方之间的尖锐对峙有所和缓。
然而,苏共二十大宣布的和平共处总路线没有立即引起多大反响,
轰动一时的斯大林问题使其相形见绌,实力占优势的西方也不愿轻易减
轻对苏联的压力。此后几年间苏联与西方的关系经历了几次起伏。1956
年苏联宣布单方面大规模裁军;随后发生波兰事件、匈牙利事件和中东
危机,1957年苏联又率先进行洲际弹道导弹试验。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
气氛热烈但无实际成果,苏联期望能与美国合作解决国际问题而未得到
积极回应;次年发生苏联击落入侵的美国U—2型侦察飞机事件,使即将
举行的四国最高级会议被迫取消。1961年举行苏美首脑维也纳会晤;随
后发生柏林危机,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走向核战争边缘。东西
方关系的动荡表明,苏联不打算为缓和紧张局势而在社会制度上迁就西
方和容忍美国单独享有政治、军事优势,如何与更强大的对手平等共处
的问题并未解决。
古巴导弹危机后,美苏不得不正视核对抗的巨大风险,在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