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某些学者之手;见雷夫·德克雷斯皮尼:《东汉抗议的预兆:襄楷呈给桓帝的奏议》(堪培拉,1976),
… Page 453…
“道”及其衍生的思想
在战国时期编成并取材于在前几个世纪系统阐述的观念的几部最著名的
典籍,关心的是一般(不过相当笼统地)称之为道家的思想。像《庄子》和
《道德经》等书籍具有诗一般的想象和内在的神秘性,在中国文化的许多世
纪中吸引着读者,它们不时地受到某个皇帝的庇护,并且经常吸引着学者们
的注意。②
这些典籍的作者或编纂情况远没有弄清楚;它们本质上并末对里面的思
想提出系统的或合乎逻辑的说明,这些典籍已经产生了许多解释。然而人们
从作为自然的单一秩序的道中可以辨认出它们的一个中心主题,这种单一秩
序的意志和想法构成了宇宙一切方面的基础。这个概念有时与无为的理想有
关系,在某些情况下,人们能够认识道的特点或它的影响,虽然道可能不立
即以物质形式明显地表现出来。通过谨慎地避免故意与道背道而驰,许多人
可以与道的形式和谐一致,进而达到安宁、康乐和幸福的境界。要做到这点,
困难部分地在于人的弱点。人不过是自然界的万物之一,但却受制于一种内
在的倾向,即把自己看成是其他一切的主宰。只有通过摆脱这一桎梏,承认
自己的理解是主观和虚妄的,摒弃人为的价值观而接受道的价值观,人才能
从他的种种局限性中解脱出来。
很显然,这些思想与那些关于人出于物质利益的考虑而正企图组织和调
节人类共同体的思想几乎没有共同点。随着组织很差的较小的王国让位于帝
国,由于帝国更多地和更有效地要求社会纪律,要求服从劳役的征募和推行
制度,这种冲突就变得更加尖锐了。然而,道家的思想在作为两种对立思想
调和的结果而出现的政府形式中仍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关于这两种对立的思
想,一是商鞅、申不害和韩非所表达的权威的观念,一是在诸如《荀子》和
①
《孟子》等著作中可以找到的强调人的价值的观念。道家的思想在无为和黄
老思想中尤其惹人注目。
在无为的思想和皇权的行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系。避免有意识地采取
行动或作出决定,这部分地是由于对人的价值和个人判断力的新的认识;类
似的思想应用于对君主的适当的地位和权力的看法方面。按照理想的模式,
君主应在行政或决策方面力戒起个人作用;他不应有意识地打算行使自己的
权力,而是应该满足于安然自得,袖手旁观,让自己的臣属去治理国务。他
以自己的存在和无言的沉默来治天下,就象无形的道控制着自然界的一切活
动那样。
这种思想中可能已经有了犬儒式的考虑。它显然适合国家的有实权的大
臣或高级官员去提倡一种一切决策权操在他们而不是君主之手的观点。在实
践中,皇帝们选择发挥他们自己的个性,或是退居“无为”的幕后而让他们
第70—72 页注52。此书的内容与诸如《汉书》(见以上注74)等著作中的《京房易传》所引的内容完全
不同。关于前一个京房的著作,见《周易京氏章句》(残卷收于《玉函山房辑佚书》)。
② 关于这些著作的近期研究,见D。C。刘: 《老子的》(哈蒙兹沃思,1963);。C。格雷厄姆: 《《
庄子》的内篇七篇和其他作品》(伦敦,1981)。又见格雷厄姆:《列子》。
① 关于这些著作,见戴闻达:《商君书》;沃森:《韩非子:主要著作》;德效骞:《荀子的著作》(伦
敦,1928);D。C。刘: 《孟子》(哈蒙兹沃思,1970)。
… Page 454…
的顾问来治理天下,其方式是大不相同的。特别是汉初少数高级官员也被引
作例子,说他们有意识地支持无为的原则;据说他们力戒采取主动行动,所
以能成功地把他们的辖区治理得安定而繁荣。①
曹参就是上面所提的这一方面的官员之一,他在公元前 193年升任丞
②
相。在一批已知受道家黄老思想影响的官员中,他也是赫赫有名的。直到近
期,黄老思想除了在正史中稍有提及外,人们对它的确切情况所知甚少。材
料的缺乏,可能是由于这种思维方式与其他的形式相比,未能取得突出的地
位,理由将在下面论述。黄老道家的最著名的信奉者也许就是文帝的配偶、
景帝之母窦太后;她死于公元前135年。
根据马王堆三号墓中一些新发现的文书,人们有可能比以往更有把握地
③
确定黄老思想的内容。这些作品把有些被认为是属于老子的原理与黄帝的某
些特有的活动结合起来。在这种文字中,这个黄帝被看成是一个神话中的人
物,应与在帝国崇拜中占有一席地位的黄帝区别开来。这种文字中的黄帝也
没有如向武帝指明长生之道的术士的力量。①
作为一个神话学中的人物,黄帝压倒了许多对手。通过战胜以战神著称
的蚩尤,他取得了自己的成就。他依靠作出榜样和提出教诲,给君主提供统
治人的任务的样板。在这方面,王权的理想与无为的理想略有不同。明君通
过明确的安排,设法一方面尊重个人,一方面进行维持帝国秩序所必要的强
迫,并把这两者加以调和。如果一个统治者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来节制他的行
为,同时充分地考虑天意,他将能胜利地完成其任务。
这样,当施政方法仍部分地以秦代皇帝的试验为基础时,黄老思想主张
缓和这种试验的某些措施。这样,就不会像韩非和李斯所坚持的那样严格地
依靠权威;而取代这种做法的将是在“道”的遁世思想和帝国的控制之间的
一种有意识的调和。被认为渊源于黄老思想的少数典籍不提孔子或他的学
说。这些典籍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具有系统地阐述属于玄学的内容的初步打
算。
有若干理由可以说明为什么黄老思想未能取得突出的地位。在它的著名
提倡者之一窦太后在公元前135年死后,汉朝政府的特点明显地起了变化。
②
所采用和实施的更强烈的政策与黄老思想的原则是难以合拍的。在概念上,
有人很快以新的着重程度和略为不同的应用方向提出道的思想。这表现在《淮
南子》试图对宇宙提出一个更加完整的解释方面;这类著作就可能具有更大
的说服力,它们的论述比根据黄老思想的论述内容就更加丰富。此外,在以
① 关于这些例子,见《论衡》卷十八(《自然》),第777 页以下(福克;《论衡》第1 卷,第94 页以下)。
关于无为思想的起源和应用,见罗杰·艾姆斯:《统治术:古代中国政治思想研究》(檀香山,1983),
第28 页以下。
② 曹参的情况,见《汉书》卷三九,第2013 页以下。关于他的任命,见德效骞:《译注》第1 卷,
第183 页注3。关于他注意黄老思想的情况,见《汉书》卷三九,第2018 页。
③ 见西川靖二:《汉书中的黄老思想》,载《东方学》,62 (1981),第26—39 页;冉云华:《论道家的
帛书》,载《通报》,63 (1977),第65—84 页;冉云华:《道源》,载《中国哲学杂志》, 7:3 (1980),
第195—204 页;冉云华:《道的原理和法则:黄帝道家中的三个主要概念》,载《中国哲学杂志》,7:3
(1980),第205—228 页;鲁惟一,《近期中国发现的文书初探》,第119 页以下。
① 见以上《民间崇拜》。
② 关于采用时新派政策的情况,见本书第2 章《时新派政策的充分发挥》。
… Page 455…
后的几十年中,很快发生了政府直接鼓励对孔子和他的教导的崇拜的情况,
而且这种崇拜开始成为训练官员课程中的突出的内容。董仲舒正在系统地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