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有证据表明,地主兼商人在后汉时期比在以前时期起着更大的作用。
政府的垄断和市场体系在王莽统治 (公元9—23年)末年停止活动以后,小
商人和昌盛地主似乎常常插手进来,特别是经营地区商业和日用必需品商
业。明帝在位 (公元57—75年)期间,曾经试图禁止人们兼营农业和商业,
但是这一禁令不久就放松,或者无人理睬了。事实上,在后汉时期,人们在
“货殖”(以前通常表示商人的术语)与“豪右”(通常表示地方上的地主
的术语)之间没有明显区别。例如,光武帝的两个姻亲樊宏,(死于公元51
年)和李通(死于公元42年)被记述为出身于“世以货殖”著称的门第,但
他们也是与另一拥有土地的名门攀婚的大地主。①
再者,豪右有时从事商业活动。当181年政府着手收购大批供军用的马
②
匹时,据报导,“豪右辜榷,马一匹至二百万”。崔寔(死于170年)是著
名文人的儿子和孙子,他在卖掉自己的大部分财产来支付他父亲的丧葬费用
以后,开始经营酿造业。他因这种活动而被人责难,但是看来没有人认为这
③
种活动非法。 他的商业嗜好更进一步地显露在他每月给庄园管理的指导中,
他的指导提出要把农业活动与食品、织物的交易结合起来。它列举了买卖各
种物品最有利可图的时间。例如,必需在八月份卖小麦种子,当时需要播种
④
小麦,五、六月份麦收以后立即收购小麦,因为当时小麦丰饶。这样经营农
业生产将为殷实地主提供许多赢利机会。这种商业完全不同于铁器或精巧制
品的长途贩卖,但它却成为一种比较重要的经济成份。
农业的技术进步
地主为了获得财富,无须进行商业冒险。汉代改进农业生产的方法有许
①
多,而且是一个广泛感兴趣的问题。新型铁犁头能够实行深耕,特别是如果
用两头牛拉犁的话。陶砖的采用使得灌溉用的水井的建造较为方便。在选择
作物和决定播种时机的时候细心观察土壤的特点就能增加产量,如同选种、
施肥和移栽秧苗的方法能够增产一样。
虽然这些进步中有许多在前汉时期已开始采用,但只有当它们在全国各
④ 《后汉书》卷三四,第1181 页。
⑤ 关于这个问题,见贺昌群:《汉唐间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研究》(上海,1964),第166—169 页。许焯
云:《汉代农业》,第50 页以下。
① 《后汉书》卷十五,第573 页;《后汉书》卷三二,第1731 页。
② 《后汉书》卷八,第345 页。
③ 《后汉书》卷五二,第1731 页。
④ 《四民月令》,第46、54、64 页。关于这段原文,见P。埃伯里:《从〈四民月令〉看东汉庄园和家族管
理》,载《东方经济和社会史杂志》,17 (1974),第173—205 页;藤田胜久:《〈四民月令〉的社会性
质,汉代郡县的社会现象》,载 《东方学》, 67 (1984),第34—47 页。关于这部著作的完整译文,见
许焯云: 《汉代农业》,第215—218 页;克里斯丁·赫泽尔:《崔寔的〈四民月令〉;后汉的一部农业历
书》,汉堡大学,1963 年。
① 对于汉代农业的技术方面作了充分讨论的著作有,李剑农: 《先秦两汉经济史稿》,第154 页以下;许
焯云: 《汉代农业》,第81—128 页;也可参看天野元之助:《中国农业史研究》(东京,1962),全书
各处;本书第10 章《华北旱田农业的发展。
… Page 403…
地被采用以后,它们的好处才能被充分了解。例如,公元前2世纪末当赵过
②
接受一项提高农业技术水平的任务时,还没有广泛采用牵引役畜。 公元 76
年一次毁灭性的牛瘟导致耕作面积大大缩小,这说明那时牵引役畜是农业中
③
的重要因素。但是,整个汉代在技术水平上有很大的变化,也有关于尚未采
用最新技术的落后地区的报导。
近代考古学提供了铁器传播和改进的某种迹象。仅仅在50年代,与前汉
④
的60处遗址相对照,发现了埋藏铁器的后汉遗址100多处。到1978年,包
括现代辽宁、甘肃、四川、贵州、安徽和福建诸省边沿地区在内的50余处地
点发掘了汉代铁犁头遗物 (在时间上多半为后汉)。这些遗物——与一个木
犁模型和六幅人拉犁图画等其他发现物一起——揭示出在后汉时期,犁的结
构逐渐得到改进。到 2世纪时,犁的主要形式是由两头牛拉和一人操作。①
考古材料也证实了保留下来的任何文献未曾提到的技术进步;这些进步包括
能够调整犁沟深度的犁头和牛鼻环的采用,牛鼻环使人们能够从后面方便地
进行操纵,而无需另一人在前面牵引。②
有许多迹象表明后汉时期水利的重要性。已经发现了几处灌溉遗址。安
徽的一个例子包括一个水闸和蓄水池,灌溉沟渠可以从蓄水池得到水源。③
④
广东一座墓葬包括一个灌溉稻田的模型。 《后汉书》指出官员承办的十多处
水利工程,这些工程或者是他们作为郡守主动承办的,或者是根据中央政府
的命令进行的。其中有许多是打算维修现有池塘和水渠体系。有两处提到了
⑤
禁止地方豪右把持这些水利工程受益的问题。因为地方豪右对于灌溉利益有
切身利害关系,故他们必然常常主动建造这样的水坝或进行维修。在华北,
用砖砌的井实行灌溉是平常现象。只给小范围供水的井的工程不是政府承
办,而是地主本人发起的。
技术知识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增进农业产量。大地主可以栽培种种谷物和
蔬菜,每一种按照土壤条件在不同时期种植和收获。因为这样把农事扩展到
全年大部分时间,他们能够提高每个劳动者的总的生产能力,因而显示出比
个体农民种植者的明显优越性。①
② 关于赵过,见上文第10 章《华北旱田农业的发展》。
③ 关于赵过采用耕牛,见《汉书》卷二四上,第1138—1139 页(译文见N。L。斯旺:《古代中国的粮食和货
币》(普林斯顿,1950,第184—191 页)。关于那次瘟疫,见《后汉书》卷三,132—133 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收获》(北京,1961),第75 页。关于铁工业,见河南省
博物馆:《河南汉代冶铁技术初探》,载《考古学报》,1978。1,第1—24 页;刘云彩:《中国古代高炉
的起源和演变》,载《文物》,1978。2,第18—27 页;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古荥镇汉代冶铁遗址发掘简
报》,载 《文物》,1978。2,第28—43 页;《中国冶铁史》编写组:《从古荥遗址看汉代生铁冶炼技术》,
载 《文物》,1978。2,第44—47 页;李约瑟:《中国钢铁技术的发展》,伦敦, 1958,第34 页。
① 见张振新:《汉代的牛耕》,载《文物》,1977。8,第57—62 页。
② 林巳奈夫:《汉代文物》(京都,1976),第268—271 页。
③ 殷涤非: 《安徽省寿县安丰塘发现汉代闸坝工程遗址》,载《文物》,1960。1,第61—62 页;朱成章:
《寿县安丰塘汉代埽工问题的探讨》,载《文物》,1979。5,第86—87 页。
④ 徐恒彬:《广东佛山市郊澜石东汉墓发掘报告》,载《考古》,1964。9,第455—456 页,图版8、10。
关于四川省类似例证,见刘志远:《考古材料所见汉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