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知道点中国文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乐事,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学生,如公孙丑、万章、乐正子等。
他和学生们一起,将自己的思想言论整理成《孟子》一书。

    《孟子》一书,共7 篇,每篇又各分上下,依次为《梁惠王》、《公孙丑》、
《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篇名取自每篇开头的
几个重要的字,没有特定的含义。《孟子》思想的核心是性善论,他认为人都有
天赋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也就是仁、义、礼、智人之
四端的萌芽,这是人与禽兽的区别之所在,而恶则是后天受到外界影响才产生的。
孟子强调,人们只要自觉努力,都可以成为像尧舜那样道德完善的圣人;只要尽
心、知性就可以知天,事天的途径就是修养心性。在人性善的基础上,孟子形成
了仁政学说,提出了民贵君轻的命题,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在修养方面,孟子强调人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自觉精神,明确提出了“所欲有
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在生与义二者不可得兼时要“舍生取义”,
还提出了要养浩然之气,培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
夫精神,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自觉接受艰难困苦的磨练等极有价
值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有因于
此,孟子的文章也气势雄伟宏大,感情真挚热烈,长于说理和论辩,是先秦诸子
散文的代表作,为后人所推崇。

    《孟子》行文最大的特点在于“势”,由于孟子善辩,讲起道理来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常常将对方逼问得“顾左右而言他”。《孟子》词锋犀利,表现出咄
咄逼人的气势,义正言辞、大气磅礴;论证一环紧扣一环,层层深入,直达主题,
如《告子上》中的“鱼与熊掌不能得兼”一节: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鸦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
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
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
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读来觉文气如飞瀑一般,直落而下,不可中断。而析理,又似剥笋,层层深
入,直至中心。

    《孟子》的另一个特点是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来说明事理,形象生动,引人
入胜。如在《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一节中,针对梁惠王提出“察邻国之政,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以“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为喻,问“以五十步笑百
步,则何如”,惠王答道“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实际上是批评梁惠
王在对待老百姓的问题上,同其他统治者立场是一样的,只不过没有别的统治者
那么残暴罢了。这其中也用了欲擒故纵、请君入瓮的手法,引梁惠王上钩,再以
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其处于非常窘迫的境地。此外还有“拔苗助长”、“缘木求
鱼”、“一曝十寒”等等,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

    孟子文学上的成就,主要就是散文创作,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唐宋时的散
文大师,几乎都以孟子的文章为典范。《孟子》论辩机敏、文气浩然、语言通畅、
洗练准确,历两千余年,孟子作为思想家的形象仍旧跃然纸上。

    /* 10 */第一部分集百家之大成———荀子

    荀子在中国历史之地位如亚里士多德之在西洋历史,其气象之笃实似之。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有人喜欢征服人,有人也就喜欢被人所征服,那么这两种人之间当然没有麻
烦,可以十分和谐地一起生活;或是人人所欲之物极其充足,像可以自由呼吸的
空气一样,当然也不会有麻烦;又或者人们可以孤立生活,各不相干,问题也会
简单得多。可是世界并不是如此理想。人们必须一起生活,为了在一起生活而无
争,各人在满足自己的欲望方面必须接受一定的限制。“礼”的功能就是确定这
种限制。

    如上是荀子所作的关于“性恶”论及“礼”的一个论证,以解释道德上的善
的起源。这种论证完全是功利主义的,与墨子的论证很相似。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荀况博学善辩,年轻时便到学者荟萃的齐国
“稷下学宫”讲学,齐襄王时曾三次被推为“祭酒”(学宫之长),成为享有很
高声望的学者。以后,他游历秦、赵等国,从事政治活动,同这些国家的当权者
讨论富国强兵问题。公元前238 年,春申君被杀,荀况也受株连而免官,居于兰
陵,直至老死。

    荀况在教育上和著述上很有成就。在秦统一中国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的思想
家韩非和政治家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今本《荀子》32篇除最后6 篇一般认为是
荀况门人所记外,其余各篇都是荀况的著述。

    如果说孟轲承继子思学说,形成了儒家正统派的话,那么荀况则猛烈抨击子
思、孟轲,形成了儒家内部的反对派。荀况反对孟轲,不在于反对孟轲对人的重
视和高扬,而在于对人的主体性的理解与孟轲不同。荀、孟分歧的基本点在于:
孟轲对人的理解,重在发掘出人的内部世界———自我意识,从而确立人的主体
性,再从人的内部世界拓展出人的外部世界———人对自然的主导、人与社会的
联系。相反,荀况对人的理解,则重在肯定人的外部世界———人对自然的主导、
人与社会的联系,从而确立人的主体性,再从人的外部世界入手来塑造人的内部
世界———自我意识。简言之,孟轲是由“内圣”而“外王”,荀况则由“外王”
而“内圣”。这种对人的理解的不同,导致了荀、孟在一系列问题上的分歧和对
立,形成了荀况的独树一帜的人学体系。

    在《荀子》一书中,荀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形
成了“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天人观。荀况指出“天”就是客观
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运动变化。他认为,天与人、自然与
社会有不同的职能。同时,荀况又强调,人虽然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强加于
自然界,但并不意味着人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他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
的思想,认为与其崇拜天、歌颂天,不如像畜养万物那样将天驯服;与其顺从天、
歌颂天,不如掌握自然规律而使之为人类造福。

    对人性问题的讨论,也是《荀子》一书的重要内容。荀子从“明于天人之分”
的思想出发,在人性问题上主张“性”、“伪”之分,就是把人的自然属性与人
的社会品质区分开来。他认为,“性”是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表现
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等本能的物质需要,并不具有仁、义、礼、
智的萌芽。因此,人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礼义规范是格格不入的。如果顺从人的自
然本性,任其发展,必然引起人们对有限的物质生活资料的争夺,导致强者害弱,
众者暴寡,天下大乱。总之,人性恶而非善。孟轲讲人性善,是不对的。荀况又
认为,必须对人的恶的自然属性加以改造,使之成为符合礼义规范的善的社会品
质。这种善的社会品质是怎样形成的呢?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所
谓“伪”,是人为的意思,指人的社会品质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由于文化环境
影响,经过长期教化和学习而形成的。荀况十分重视教育学习对于改造“性”的
作用,他指出:“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不同民族的人,在初生之时声音一样,没有区别,但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不同
的教化,长大以后便具有不同的教养和习俗。可见教育学习对人性的改变起着决
定性的作用。

    荀子曾做《性恶》来辩驳孟子的性善论,《劝学》是作为《性恶》篇的副产
品出现的,然而今天读来,《劝学》却成为妙绝千古、孺子可诵的名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