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知道点中国文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胜利返回时,“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冒生命危险立下神功
的墨子,居然不能在宋国里巷的大门内避雨!简直是莫大的悲哀。墨子主张任人
唯贤,做官的不能永远都是高贵的,老百姓也不能永远都是下贱的。他还反对侵
略战争,为被侵略的国家奔走呼号,主持正义。他还主张“兼相爱,交相利”,
人们不分贵贱,互爱互利,这样社会就会走向大同,表达了劳动人民要求平等、
反对战争与压迫的心声。然而墨子的这些思想在当时明显带有空想的色彩,其崇
尚平等的精神更不能为统治者所接受,这恐怕就是墨子不能为人们理解的根本所
在。所以曾经同儒家实力相当的墨家,在汉初就销声匿迹了。

    《墨子》文字朴实浅显,过于强调说理的严密和逻辑的清晰,重质轻文、重
理轻事,缺少对事件和人物的描写,缺少文采,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这大概也是《墨子》失传的一个重要原因。

    /* 8 */ 第一部分德侔天地道贯古今———孔子

    天下君主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
宗之。……可谓至圣矣!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论语》是)“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班固《汉书。艺文志》

    马克思曾经说:“死人紧紧地抓住活人。”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人能像孔子一样紧紧地抓住后人的思想,哪怕是小
小的一部分。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理想、衣食住行甚至包括走路的方式最终都
可以溯源到孔子那里。由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影响源远流长,两千多
年来,这种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沉淀在中国人的头脑里。这
种儒家文化既是中国学术思想的主流,又通过各种渠道渗入民族文化的各个阶层,
就连喧哗民间的说唱文学、戏曲、格言也都深受其影响。别的不说,仅一个“孝”
字,就像一把天尺,衡量着每一个中国人。古时候,孔子被尊奉为“至圣先师”,
皇帝每年要到孔庙祭拜他。在学堂里也挂着孔子的画像或设孔子的牌位,孩子们
入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孔子磕头行礼。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 年,死于公元前479 年。孔子出生后,
父亲故去,家境贫寒。青少年时代,他曾为别人管粮食,看牲畜,干过许多杂活。
孔子天资聪明,博学多思,成年后开始收徒讲学。他希望从政施展自己的政治抱
负,却至51岁那年,才步入仕途,先后当过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司寇,但没过
几年,便因与当权者政见不合,去职离国,率弟子游说卫、宋、陈、楚等国。其
间,虽时时似有希望,结果却一再失望,甚至颠沛流离,被人说是丧家之狗。68
岁时,孔子结束了十多年的流亡生涯,返回鲁国,专心教授学生,整理古籍。公
元前479 年,73岁的孔子去世。

    孔子在整理古籍方面功劳甚巨。据说,《诗》、《书》、《礼》、《乐》、
《易》、《春秋》这六部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都是因为孔子的整理、传授,
才得以流传后世的。除《乐》后来失传以外,其他5 部重要典籍我们现在仍可获
得。因为当时还没有私人著述的风气,孔子并没有自己的著作传世。幸赖他的弟
子和再传弟子将他的言论记录下来,汇成《论语》一书,才使后人能够领略这位
哲人的风采。《论语》成书的年代,大约在战国初期,即公元前400 年左右。全
书20篇,各取篇首二三字为题,篇题与内容、同篇的各章之间,没有逻辑联系。

    孔子的思想,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

    《论语》的思想,融政治、道德与教育为一体,而中心就是做人的道理,其
中包含了许多有普遍意义的原则。他强调,道德与刑政不同,单纯依靠刑罚和行
政手段,百姓慑于刑罚,不敢做坏事,却不会有知耻之心;只有实行德治,才能
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自觉不做坏事。他提出了正人先正己,先富后教,取信于民
等重要原则。在仁学中,一方面倡导爱人、匹夫不可夺志,提倡独立的人格精神,
另一方面又要求仁以为己任,见利思义,见义勇为,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提
出了一种把个人人格与社会责任、社会义务相统一的人生观;在人我关系上,他
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的
原则;提出了孝、悌、忠、信、恭、宽、敏、勇、直等一系列道德规范;还特别
强调“为仁由己”,启发每个人的自觉道德精神,提出了不少重要的修养方法;
并且论证了道德思想与礼仪规范的关系,要求人们仁礼兼备,文质彬彬。在教育
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启发式教学等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教
育和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论语》中许多话都成为格言流传于后世。读《
论语》要着重吸取其有普遍意义的精华,以提高我们的道德意识、责任感和使命
感。孔子处于2500年前的宗法等级制社会,《论语》的内容也不免带有时代的烙
印。今天继承吸取其精华,也要注意剔除其旧的时代内容,赋予它新的时代内容。

    《论语》自问世以来,两千余年间,对中国政治、思想、教育、伦理等多方
面无不产生极其广泛的影响。汉代以后,《论语》几乎是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之书。
东汉的时候,它被列入儒经的行列,与《尚书》、《周易》等合称“七经”。到
了宋代,《论语》经过朱熹的注解后,便一直成为科举考试最重要的教科书,宋
元明清几朝的做官人、读书人无不受其影响。在古人心目中,《论语》是修身治
国的宝训。纵是科举废除以后,《论语》仍是读书人经常诵读的书。今天,该书
仍是一版再版,发行量之大是惊人的。宋初名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
论语致太平”的传说,古今圣贤的读书经历证明,此话并不为过。

    《论语》就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所以是语录体的散文,其语言基本
上是口语,比较易懂,用词力求言简意赅,所以多为一些格言警句。如:“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朝闻道,夕死
可矣”,“知者乐山,仁者乐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
大谋”等等,读来琅琅上口,意味深长。孔子的这些名言警句,展现了他深邃的
思想,高尚的情操,也为后人树立了楷模。

    /* 9 */ 第一部分仁者无敌———亚圣孟子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
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镵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

    ———苏洵

    过去有一个小孩子,他的父亲很早就死了,母亲守节。他们居住的地方离墓
地很近,孩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就带着孩子离开了,将家搬到了街上,离杀猪宰羊的人家很近,这个小孩儿就模
仿起做买卖和屠杀的活计。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
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
孩子见了,一一记在心上。母亲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
下来了。

    这个小孩子就是先秦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的孟子,这个
故事也就是广为传诵的“孟母三迁”。

    孟子名轲,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后来孟子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成为
孔门后学。他以孔子为榜样,怀着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游历各诸侯国,向统治者
宣传他的王道思想、仁政主张。但诸侯为了富国强兵、争霸天下,纷纷采纳法家
和兵家的学说,认为孟子过于迂阔,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使得孟轲也像孔子
当年一样,四处碰壁,终不得志。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学和著述。他以“得天
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乐事,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学生,如公孙丑、万章、乐正子等。
他和学生们一起,将自己的思想言论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