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长地久有时尽”而分离却永无终期的深沉悲哀,使无可奈何的感伤上升到一
个新的境界。愈是饱含泪水不懈地追求与思恋,其分离就愈具有悲剧意义;其分
离愈具有悲剧意义,使人冥冥之中感到的那一份无可奈何的心灵负荷愈沉重,感
伤的心灵愈丰富。“南内凄凉”与“海上仙山”的描绘,其功能像一个放大器,
把无可奈何的感伤加强了。
/* 41 */第三部分楚雨含情皆有托———李商隐
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沈德潜《唐诗别载集》
春天的洛阳,熏风醉人,百花盛开,到处是一派蓬勃的生机。意气风发、才
华横溢的李商隐发现在堂兄李让山的邻居家有一个非常清新纯洁的少女———柳
枝。她活泼好动,多才多艺,“作天海风涛之曲,幽忆怨断之音”。这个年轻诗
人的心被深深地打动了。李商隐请求和委托堂兄用一种极具诗意的方式去叩开少
女渐渐觉醒的青春心扉。
在某一个春日,李让山在柳枝家南边柳树下下马,忘情地高声朗诵李商隐的
《燕台诗》。《燕台诗》有《春》、《夏》、《秋》、《冬》四首。无论哪一首
都是情深意切,旖旎动人的好诗,抒写着少年情怀。柳枝被如此生花妙笔打动了,
她“手断长带,结让山为赠叔乞诗”。第二天,让山带商隐去和柳枝见面。为了
避人耳目,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他们装作无意邂逅的样子,并且约好三日后
相见。可是,他们并没有如约相见。一个和李商隐约好同赴京师的朋友,恶作剧
地拿着他的行李先走了,致使李商隐无法按原定计划留下等待三天后和柳枝会面。
柳枝的失望和悲伤可想而知。就在这一年的冬天,李商隐在长安得知了柳枝的不
幸遭遇:柳枝已经被镇守东都的大官夺走了。在悲愤伤心之余,诗人提笔写下了
五首小诗和序,即《柳枝词》,来纪念纯洁善良的情人。
李商隐政治上的失意潦倒,生活经历中爱而不得和得而复失的悲哀,使他常
被一种感伤抑郁的情绪纠缠包裹。年轻的他虽负才名,深受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
的赏识,又被泾原节度使王茂元招为女婿,可是,当时朝廷牛李党争十分激烈,
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王茂元则倾向于李党,李商隐以令狐楚门人身份结亲王氏,
因而被谪为“背恩、”无行“。所以在这朋党之争的夹缝中倍受压抑。死时年仅
46岁。
李商隐一生写了600 多首诗。《无题》诗尤其受到人们的称赞,代表了他最
高的艺术成就和风格。标目“无题”或用篇首二字标题的诗,如《锦瑟》、《碧
城》等,也属无题诗一类。以上此类的诗有70余首,这些大都为描写男女相爱的
题材,语言精妙,意境深微,朦胧隐曲,形象优美。有的旨意难明,另有寄托。
这些作品,吸引着千百万读者,为之细读玩味,赞赏不已。
其中的《锦瑟》是一首传颂千古而又是历代注家争论不休的“朦胧”诗。1000
多年来,人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各抒己见,臆测纷纭。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为令狐
家名叫锦瑟的侍婢而作;有人认为是歌咏瑟声的音乐意境;有人认为是悼念亡妻
的;有人认为是伤感唐室残破的。更准确的解释,此篇乃是自伤寄托之词。这首
诗是李商隐罢官后退居郑州病逝之前所写的绝笔诗,作于大中十二年(858 年),
时年46岁,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回首一生遭遇,感伤身世,寄托情怀。诗人身
世的悲怆,理想的幻灭,爱情的悲剧,人生路途的迷茫和无穷的遗恨,一并括在
诗的形象之中,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
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开头两句,由锦瑟起兴,象征着自己的悲凉的一生,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
古瑟花纹锦绣,声调凄凉。“无端”二字写出作者内心无限的愤懑,功名未就,
风月蹉跎。作者一生有两件大为伤心之事:一是卷入牛、李之争的政治旋涡不能
自拨,因而导致仕途坎坷,终生潦倒;一是爱情的曲折,终生悲剧,心灰意冷。
诗人自伤政治上的失败,爱情的忧思,双重苦痛,引起了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颇颈二联,共用了四个典故,写华年之思的具体内容。以虚幻的形象,创造
出朦胧的境界,用象征隐喻的手法,写自己不同侧面的身世感概。第三句用《庄
子。齐物论》中庄生梦蝶的故事,呈现了一种人生的恍惚,作者用这个典故所显
示的意象,说自己的一生因卷在牛、李两党的政治斗争的旋涡中,犹如幻梦,感
到迷惘;第四句用《华阳国志》中蜀王望帝化为杜鹃,每到春天便悲啼不止、直
至出血的故事,包含了一种苦苦追寻而又毫无结果的悲哀;李商隐借此神话传说,
写此二句,是说自己一生政治生活和恋爱失意,只能借诗歌抒写出来,把自己的
满腔悲债,通过望帝杜鹃之口悲啼泣血,宣泄自己难言的忧愤和痛苦。第五句用
《博物志》里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借此来抒写自己人才埋没、遭时不遇的
悲哀。第六句虽不知出自何典,但中唐人戴叔伦曾以“蓝田日暖,良玉生烟”,
形容可望而不可即的诗景。诗人用蓝田日暖,宝玉生烟的美好意境,比喻自己早
年种种美好的愿望,在惨酷的现实面前,使得一切终如云烟,可望不可即,暗喻
虽有才能,却被弃置,不得施展。这一联抒发作者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而又无
法实现的悲哀。
尾联二句,情味婉曲,深挚哀痛。是说以上种种凄怆欲绝的情怀,痛苦执着
的追求,终成泡影幻灭。面对现实,只能成为欢情含悲的回忆了,终不禁惘然若
失。痛定思痛,不堪回首。这是李商隐的一生总结,是离开人世之前的绝命之词。
/* 42 */第三部分情致豪迈,轻倩秀艳———杜牧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
——李商隐《杜司勋》
杜牧之与韩柳元白同时,而文不同韩柳,诗不同元白,复能于四家外诗文皆
别成一家,可云特立独行之士矣。
———洪亮吉《北江诗话》
杜牧一生浪漫多情,留下许多风流佳话。他进士及第以后,听说湖州美女如
云,就去那里游览。当时的刺史是他的老朋友,就将全城的妓女都找来,任他挑
选,结果一个也没有看上;刺史又专门为他举行了一次龙舟大赛,引出了全城姑
娘都来观看。他沿岸观察,还是没有看到中意的。傍晚意兴阑珊时,忽然看到一
位老太太领着一个10多岁的小姑娘,马上惊为天人,遂前去求亲,并约定10年后
来娶。果然他于14年后来做刺史了,但一打听那个姑娘早已嫁人了,并且已经有
了孩子。为此,他不无遗憾地感叹“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后来在扬州做节度史的牛僧儒请他去做书记,他白天办公,夜晚去风流。他
自己很同情歌妓的命运,也是见不得与歌妓离别的。在离开扬州时,他写下了3
首诗,总结这段生活,即《遣怀》和《赠别》(两首)。杜牧在后人心目中是以
风流才子著称的,关于他的风流韵事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然而知人论世,首先
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身世。
杜牧出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皇帝昏庸,大臣倾轧,藩镇割据,宦官专横。
朝廷内朋党相争,宫市为害。这样严峻的现实,杜牧冲击其间,在他的政治生涯
与文学活动中自不能不有所反映。另外,杜牧出身于名门望族,据考证杜牧是西
晋杜预的第16代孙。有意思的是,杜牧与杜甫同为杜预的后裔,只是支派相去很
远。杜牧的祖父杜佑,也是一名著名人物,他官至宰相,并注有《通典》一书。
杜牧家学深厚,他自己也是才华出众,少有才名,当时朝廷中不下20人争相为他
宣扬名声。早年的他关心国运民生,曾经注意探讨财赋、兵甲、治乱和兴亡问题。
他在《郡斋独酌》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平
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
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在他的歌咏中,感时伤世、忧国忧民是重要的思想
内容。
在杜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