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良心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实际上所持的〃生生〃观念在不同的文明,以及同一文明的不同历史阶段自然有些不同的涵义,它会发生变化,本章的主要任务也就是要试图描述和分析〃生生〃观念在近代中国的嬗变。然而,我们为此却又不能不同时把〃生生〃也作为一种如韦伯所说的理想的分析范畴,赋予它一些在真实的历史范畴中不一定具有的特定含义,这是我们要在这里首先说明的。 
上一页|回目录|下一页 
返回首页〉学术简历〉讲授课程〉招研计划〉学术著述〉散文杂著〉翻译著作 
                  作为分析范畴的“生生”概念
学术著作…伦理学                      伦理学 社会史 人生哲学 返回首页〉学术简历〉讲授课程〉招研计划〉学术著述〉散文杂著〉翻译著作         《良心论》 《底线伦理》 《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 《道德·上帝与人》                                     
  
《良心论》 
一、作为分析范畴的〃生生〃概念   我们所理解的,可以作为我们的分析范畴的〃生生〃概念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是对生命的直接保障,即不伤害生命,不压制生命,使生命有安全感,乃至于能够充分舒展;第二是满足生命的需求,供养生命,使生命能够维持下去,乃至于能够充分享受生命可享有的各种利益。对于人的生存来说,这两个方面都缺一不可,因为我们这里所说的生命不是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生命,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存,这生命就好象油灯的一线火焰, 用外力切断或压迫那火绳就将使火焰熄灭,或者奄奄一息;而不及时添油,这生命的火焰也将难以为继,或者只是苟延残喘。 
  〃生生〃的第一层含义,即不伤害生命,不压制生命看起来只是消极和否定性的,但却具有直接的道德意义,也正是因为〃生生〃有这一层含义,所以我们不能把从〃生生〃观念中寻找道德义务的根据理解为一种对道德的目的论,或功利论的解释,因为〃生生〃并不能够被理解为仅仅是经济的供养和欲望的满足,首先还有一个对待人的生命的态度问题,即是不是〃人其人〃,是不是尊重人,是不是只要给一个人提供了锦衣美食就什么事都可以对他做,这一优先的态度问题是不以经济利益和目的欲望为转移的,而具有纯粹道德的意义。所以, 我们对〃生生〃的讨论不能纳入单纯目的论与义务论的对立范畴,〃生生〃不是非道德的目的或功利,另一方面,虽然对生命的态度应当是非功利的,我们又看到生命也决不能离开基本生存资料的供给,而生命的丰富展开和享受还有赖于这种物质资料的充分涌流。为了清晰起见,我们现在就对下面四个有关〃生生〃观念的基本命题做一些进一步的分析和比较。
和谐的〃生生〃观     精进的〃生生〃观
⒈⒈不伤害生命     ⒉⒈不压制生命
⒈⒉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 ⒉⒉获得充分的生活享受 
对此,我们有三点说明∶ 
  第一,〃生生〃观不是广义的〃人生〃 观,它只是〃人生〃观的一部分。 是从一个普遍的角度观察的整个社会的〃生生〃。〃人生〃观按理是应该包括〃生生〃观在内的,但在我们的日常使用中,常被狭义地理解为个人的人生观。 如果这样的话,那它又是与〃生生〃观相对而言的了。 
  第二, 所谓〃精进〃 的生生观, 〃精进〃 一词是来自英文〃energism〃。〃energism〃是一种主张人生至善是在于人的各种正常能力的充分发展和实现的伦理学理论,它在西方历史上与自我实现论,完善论(perfectionism)颇为接近,而与快乐主义相对立。但是,在非西方社会的人看来,快乐主义实际上也是支持列在〃精进〃名下的这种〃生生〃 观的,这我们从命题⒉⒉就能清楚地得知。但是,我们觉得,用〃精进〃一词比用〃快乐〃或〃幸福〃来概括这一〃生生〃观,更能表现出这一〃生生〃观精进不息的本质特征,也更具理想色彩。同理,我们用〃和谐〃一词而不用〃基本〃〃保生〃等词来概括命题⒈⒈和⒈⒉,也是为了在更为理想和根本的层次上来展示这一〃生生〃观。 
  第三,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精进〃的〃生生〃观理解为是〃和谐〃的〃生生〃观的进一步发展,不能简单地认为其中一个是处在较低的阶段,另一个是处在较高的阶段。这两种〃生生〃观与其说是不同阶段的, 不如说是不同形态的,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不同性格和追求。我们确实看到在具体的命题(⒈⒈与⒉⒈,⒈⒉与⒉⒉)上存在着一种发展关系,但两者在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即〃和谐〃与〃精进〃的理想层次上是无法分出优劣高下的。而且,这种根本的价值取向,使各自的具体命题(⒈⒈与⒉⒈,⒈⒉与⒉⒉)之间并不是有一种自然的起承转合的关系,而是存在着一种紧张和冲突。要由一种〃生生〃观转变到另一种〃生生〃观,就意味着要在这一根本的价值观念层次上实行某种不无痛苦的转变。 
  以上是几点说明。我们下面打算先不联系具体的历史文化类型来考察两种〃生生〃观,而是专门考察一个上述四个命题,这样,在暂时虚化了根本价值追求对左右两组命题的定向和分离作用之后,我们马上就看到在这四个命题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我们不妨对这些命题的关系做一种综合的、但也是虚拟的思考∶第一个问题是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一种先后次序?这种次序是指应当优先考虑、优先满足的次序。我们说过,〃生生〃有两层含义、第一是对生命的直接保障,这就是上面一行中的两个命题∶〃不伤害生命〃和〃不压制生命〃;对生命的伤害和压制都可以说是人的〃不欲〃,这些行为都是直接针对生命的∶谋杀、残害、禁锢、束缚都将直接造成生命的毁灭、残缺或萎缩,而在这里,对〃伤害生命〃的禁令,显然要优先于对〃压制生命〃的禁令,因为前者对生命的危害比后者来得更为严重和更为迅速。〃生生〃的第二层含义是满足生命的需求,每个活着的人都有其动物性的存在,都有其身体,无论多么清心寡欲,这身体都需要不断补充一定的营养。这种需求也可以说是人的〃欲望〃,但它有基本的和充足的之分,基本的生存欲望即对衣食居住的起码要求,缺乏这些基本资料就意味着人的慢性死亡,所以,这种基本〃欲望〃甚至可以说不是一些道德家所批评的〃欲〃,而是生命的本能,其对象是生命的必需。真正典型的〃欲〃具有一种无限发展的倾向,就象人们日常所说的〃欲望是无底洞〃,但是,不管这欲望多么发展,它还是要以基本的生存资料垫底,所以,对每一个人来说,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就自然是更优先的。据此,我们可以说左边的命题分别优先于右边的相应命题,因为它们是更基本的、更直接地关系到人的生死存亡。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左边的这组命题称为狭义的、严格的〃生命〃原则,而把右边的这组命题称为〃自由〃原则。 
  从纵的方面来看,第一行〃不伤害生命〃和〃不压制生命〃两个命题与第二行〃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与〃获得充分的生活享受〃两个命题相比,除了也有不伤害和束缚身体,即把人看作一种有血有肉的动物的意思之外,更有一种把人视为一种完整的、有理性的、有尊严的存在的意味。所以,在考虑这方面的优先性时,我们要联系到人与动物的区别,如果把人仅仅视为动物,那可能确实是求食优先,至于〃不伤害生命〃的要求,甚至不可能在考虑之列,弱肉强食是支配动物界的正常法则,人在脱离动物界前也是遵从这一自然法则的,对生命的直接保障,全凭动物个体的力量、机智和运气。但当人一旦组成社会,使自己脱离了动物界,结束了原先那种无秩序的自然状态,那社会的第一个禁令就将是禁止个人互相间的残杀和伤害,确立社会对其所有成员的保护,结束内部人际关系的无政府状态,平息内部的争斗,这是人类取得的第一个伟大进步。人类在这方面的下一个目标看来是也结束国际间的无政府状态,平息来自外部的争斗。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对生命造成的伤害,并不亚于内乱和暴虐对生命造成的伤害。所以,从人之为人的意义上说,从社会的意义上说,上面的命题是分别优先于下面的相应命题的。 
  那么,是否能使所有这四个命题都获得一种有序性,在它们中间排列出〃1、2、3、4〃的次序呢?这里的关键是命题⒈⒉〃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是否能够优先于命题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