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意大利南部奥菲多河(AufidusRiver)畔的小镇坎尼相遇,一场大决战终于拉开序幕。
3两军对垒
坎尼战役中迦太基参战的部队主要由北非、西班牙和高卢士兵组成。汉尼拔最得力的部队是一万重装步兵,士兵来自利比亚的腓尼基殖民地,他们身披重甲,装备长矛和盾牌,采用希腊密集阵战术。利比亚重装步兵跟随汉尼拔多年,训练有素,久经沙场,战斗力要强于罗马步兵。汉尼拔另外从西班牙凯尔特部落(CeltIberians)招募了五千步兵。西班牙步兵身穿紫色滚边的白色战袍,装备圆盾、短剑和标枪,和罗马重装步兵很相似。由於凯尔特民族天性剽悍,西班牙步兵一直是迦太基军队里最善战的部队。汉尼拔的西班牙部队还包括五千来自巴莱尔群岛(BalearicIslands)的轻步兵,他们主要的武器是弹弓,使用橄榄形状的铅制弹丸,射程可达一百多米。弹弓在远距离上准确度不高,主要起火力压制的作用,数千颗弹丸发射以后,如飞蝗一般呼啸而至,情形相当骇人。弹子虽然无法击穿头盔或铠甲,但由於动能巨大往往能将人打晕。巴莱尔轻步兵还装备轻便的圆盾和短剑,必要时可以参与格斗。
汉尼拔到达意大利以后,从波河平原的高卢部落招募了大约两万步兵和五千骑兵。高卢雇佣军以打仗为生,好勇斗狠,常常赤裸上身作战。他们一般习惯于单打独斗,纪律性比较欠缺。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统帅,这样的部队用处不大。汉尼拔调教高卢部队相当成功,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使他们能够遵守战术纪律,和其他部队协同作战。高卢步兵原来的武器五花八门,长短不一,为了增强他们的战斗力,汉尼拔用缴获的大量罗马兵器重新装备了高卢步兵。
虽然汉尼拔在坎尼战役中总兵力处於劣势,他的骑兵数量却远远多于罗马军队。汉尼拔的骑兵包括两千西班牙重装骑兵,三千努米迪亚(Numidians)轻骑兵,以及五千高卢骑兵。西班牙盛产良马,虽然西班牙骑兵身披重甲,他们的坐骑依然能够奔跑如飞。西班牙骑兵装备一面圆盾、一支长矛和一柄波斯造型的弯刀。他们通常以整齐的队形冲锋,是汉尼拔的突击部队。努米迪亚骑兵来自北非柏柏尔部落(Berbers),是典型的游牧民族。他们骑术高超,不用马鞍,身上也不被甲,装备一面象皮盾牌和数支标枪,努米迪亚骑兵作战时避免与敌缠斗,而是快速冲到敌人近旁投掷标枪,然后退走。
高卢骑兵身披重甲,主要兵器是一柄宽刃重剑,剑身长约九十公分,没有剑尖,只能劈砍,不能突刺。高卢骑兵身材高大,膂力惊人,沉重的长剑在他们手里挥舞自如,威力巨大。高卢人发明的四角马鞍也是一大特色。这种马鞍的四个犄角能够将骑兵的腰臀和大腿紧紧夹住,在没有马蹬的时代大概是最利於骑兵格斗的器具。高卢骑兵的其它装备还包括一面圆盾和一支标枪。
罗马参战的部队有七个军团,包括六万重装步兵,八千轻装步兵,以及六千骑兵,一共七万四千人,剩下的一万人驻守两个大营。罗马共和国时代的军队仍然是民兵性质,由於罗马在前两次战役中惨败,丧师四、五万,此次战役招募了大量新兵,因而战斗力有所下降。罗马军团的基本战术单位是连队(Maniple),大约有160人,每一个连队组成一个方阵,通常二十人一行,八行纵深,方阵之间有相当大的空隙。罗马军团布阵时组成三条阵线,阵线之间方阵交错排列,宛如国际象棋的棋格。青年士兵在第一条阵线,第二条阵线由壮年士兵组成,老兵在最后压阵。前两条阵线的士兵装备沉重的长方形盾牌,短剑和数支标枪,而第三条阵线的老兵装备长矛和圆盾。
罗马军团的组织和战术相当先进,士兵都是罗马子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同仇敌忾,士气高昂,因而战斗力在当时首屈一指。但是这个时候罗马的战役指挥系统弊病很多。罗马元老院每年选举两位执政官,两人没有正副之分,统帅大军时只得轮流行使指挥权,一天一换。如果两个执政官意见相左,就无法始终如一地执行战役部署。指挥坎尼战役的两位罗马执政官中,保卢斯比较稳重,而瓦罗则轻剽冒进。保卢斯看到战场地形平坦开阔,非常利于骑兵活动,不主张在这里同汉尼拔决战,但瓦罗不以为然。次日清早,掌握指挥权的瓦罗就把一件紫红色的斗蓬挂出帐外,告诉罗马士兵们准备战斗。
4坎尼战役
汉尼拔率领大军占据了战场上的有利位置。汉尼拔大军在一个缓坡上布阵,居高临下,坐西向东,位于上风向,左边紧靠着奥菲多河。汉尼拔的两万五千西班牙和高卢步兵组成中央阵营,阵线呈半圆形向外凸出。三千努米迪亚骑兵部署在右翼,七千西班牙和高卢骑兵在左翼。中央阵营两端的后面各有一个五千利比亚步兵组成的密集方阵。汉尼拔已经预料到罗马军队将从中央突破,他的意图就是等罗马军团突破以后,用他最得力的利比亚步兵从两侧夹击敌军。
大约一公里以外,罗马军队按照惯例排出三条阵线。瓦罗打破常规,让罗马的连队方阵排得极其厚实,每行十人,有十六行纵深,方阵之间的空隙也小了许多。瓦罗排出如此大纵深的阵形用意明显-就是想利用罗马的优势兵力突破汉尼拔的中央阵营。瓦罗亲率四千骑兵在罗马步兵方阵的左侧,面对三千努米迪亚骑兵,而保卢斯率领两千骑兵在右侧,和七千西班牙和高卢骑兵对阵。两支军队不约而同地在阵前部署轻装步兵组成的散兵线。
意大利的夏天炎热干燥,强劲的西南风卷起漫天的尘土扑面而来,让罗马士兵睁不开眼。列阵完毕的罗马大军顶风前进。罗马士兵身披猩红色斗篷,打磨得锃亮的头盔在正午的太阳下闪闪发光,头盔上红色的羽冠高高耸立,从迦太基阵地的山坡上远远望去,罗马大军就象是涌动的红色海洋。七万士兵排着密集的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鸦雀无声,稳步前进,和迦太基阵营里上窜下跳、大呼小叫的高卢士兵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
罗马军队前进到大约三百米的距离时,两军的散兵线开始交火。迦太基巴莱尔轻步兵用弹弓发射的铅弹如暴雨一般打在罗马士兵的盾牌和盔甲上,而罗马轻步兵以标枪的攒射还以颜色。散兵的交锋只持续了一小会儿,就各自撤回本阵,将主战场让了出来。罗马的步兵方阵继续以令人窒息的整齐步伐慢慢逼近,直到三十米的距离停了下来,开始投掷标枪。罗马军队密集的标枪齐射给迦太基前沿的高卢士兵造成不小的伤亡。标枪投掷完毕以后,罗马的步兵方阵突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声猛冲上来,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盾牌撞击声中同高卢士兵杀在一起。双方前排的士兵以盾牌相抵,彼此近在咫尺,用短剑从盾牌下面猛刺对手,后面的士兵则拚命向前推挤。罗马方阵的厚度这时发挥效用,高卢士兵抵挡不住其强大的冲击力,不得不向坡上后退。罗马军队的阵形由整齐的长方形逐渐变成楔形,而连队方阵结构此时已经完全被打乱。
在双方步兵接战的同时,两侧的骑兵也发生激战。迦太基右翼的三千努米迪亚骑兵和这一侧的四千罗马骑兵旗鼓相当,战况胶着;而左翼的七千西班牙和高卢骑兵轻易地击溃了对面的两千罗马骑兵。统帅这一侧骑兵的罗马执政官保卢斯刚一开战就被巴莱尔轻步兵发射的铅弹击中负伤,不得不下马,他的卫兵下马照顾,其他的骑兵以为这是个命令,也都纷纷跳下马来,结果被迦太基骑兵冲得七零八落。保卢斯在卫兵的拼死保护下撤到罗马步兵阵线的后面。扫清罗马右翼以后,西班牙和高卢骑兵从罗马阵营后面绕到罗马的左翼,夹击这一侧的四千罗马骑兵,很快将其击溃。
此时主战场上战况又有新的进展。迦太基阵线两端的西班牙步兵尚能坚守阵地,但中间的高卢步兵且战且退,已经退到两个利比亚步兵密集阵的侧后。利比亚步兵方阵迅速掉转头来面对突破进来的罗马军队,左右两边分别和西班牙和高卢部队衔接起来,这样迦太基阵线变成一个巨大的U形,将罗马大军三面包围。高卢士兵此时也停止退却,和两侧的西班牙和利比亚步兵一起攻击前进。由于受到来自三面的挤压,罗马阵营里的空间越来越小,最后士兵们摩肩接踵,挤得水泄不通,个个连短剑都已经举不起来。罗马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