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绝望了,对他的仕途绝望了,也对自己的人生绝望了。

他想改变自己的窘境,却得不到任何人的帮助。

直到有一天,他下定决心递上了致仕的折子,退出了朝堂这个大舞台,在自己的老家户籍所在地换了一个新的名字,改头换面后凭自己的实力再一次通过科举走上他人生的另一条康庄大道。

穆卫,考入翰林院之后,被英宗下派到地方当官。

他本身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且具有很强的处理政务的能力,在短短几年的外派生涯里,凭自己的优秀功绩被调回上京城任京官,而后一路从入朝朝拜的最末排,慢慢往前爬,直到坐上如今副左都御史的职位。

他的人生,有了新的转机。

可这其中付出的努力和辛酸,谁人知道?

在他的心中,一刻也没有忘记过自己曾经受到的侮辱和讽刺。他在静静地等待。

等待复仇机会的到来。

宪宗上皇的回归,就是他最好的契机。

******

大雨一直下到第二日寅时末才渐渐收了势。

崇政殿内,英宗与众朝臣对于阴山关地震后的紧急处理也已经商议妥当。

其一。先从南疆调派两万驻军日夜兼程赶往阴山关城守关,以防鞑靼突袭。

其二。从太医院抽调太医,再从上京城内招募民间大夫,组成一支医援救护队,赶往阴山边关救治受灾百姓和受伤官兵。

其三,是灾后重建问题。目前,除阴山关地震需要大量救灾银响之外,还有延陵府的洪涝急需朝廷拨款,一时之间要从国库拿出大批的钱银。会导致国库虚空。

众臣们商议了一个晚上,结果是要向分封藩王和权贵大阀募捐。

商洽妥当,将各项工作落实下去,朝臣们领了沉甸甸的任务后,这才相搀扶着出了崇政殿。

从昨天晚上入宫见驾到此刻将各项任务商讨完毕,已经是四个多时辰过去了。

一夜未眠,朝臣们的脸色都苍白而憔悴,而顶着最大的压力的英宗,则是更甚。

待所有臣工都退出崇政殿后,英宗微胖的身子。摇摇欲坠。

福公公上前扶住了他,忙劝了一句:“陛下,奴才伺候您洗漱。再好好的回寝宫歇上一觉吧!”

英宗晓得自己的身体。

每况愈下,从昨天傍晚一直坚持到现在,已经是他身体的极限了。

“嗯!”英宗沉若千钧地吐了一口气,由着福公公搀着回了养心殿。

简单地洗漱后,他便上了榻歇息。

明明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条经络都在叫嚣着疲惫,可偏偏闭着眼睛,却怎么也无法入睡。

他的失眠症已经这般顽固了么?

英宗躺在榻上,脑袋乱哄哄的。他在想。他从登基至今,兢兢业业。爱民如子,为了大胤朝的强盛辉煌不懈地努力着。究竟上苍对他还有什么不满的地方?

因为他对宪宗的不容么?

英宗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换位思考,若是自己处在宪宗的位置,而宪宗此刻手握至高无上的皇权,为了捍卫皇权统治,杀了自己乃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古来帝者弑父杀兄,手足相残的比比皆是,他们不一样能成为千古明君么?

他们能,为何他不能?

福公公蹑手蹑脚的将安息香点燃,盖上金猊瑞兽熏炉,佝着身子缓缓地退出了寝殿。

英宗唇角露出一丝苦笑,而今他只能靠着安息香,才能偷得一阵安眠。

他望着帐顶,恍惚间想起了儿时他与宪宗一起去未央宫给母后请安的情形。

那时候,他们的感情是极好的。

宪宗比他年长,对他这个弟弟很是疼爱谦让,而自己也极喜欢跟着兄长。

母后偏疼他,对宪宗却是有些冷淡的。他总担心兄长因此不开心,有时候母后留给自己的糖糕点心,他舍不得自己一个人吃,总要留着,待见了兄长与之分享。在犯了错误的时候,宪宗总会将自己护在身后,自己一力承当所有罪责。

还记得幼年时候的他问宪宗为何要一个人挨骂,他说:“因为你是我弟弟,皇兄要护着你!”

那时候他是哭着鼻子对宪宗道:“要处罚就一起处罚,两个人一起领罚,皇兄才不会孤单!”

那时候的情感啊,澄澈而真挚,是这世间最美好的东西!

可是,儿时的兄友弟恭,如今却是再也回不去了。

英宗觉得眼角有些涩涩的,视线中看到的影像越来越模糊,直到渐渐变成一片黑暗。

☆、第五百二十九章风潮

阴山关城因地龙翻身被埋的事情,第二日就在上京城内传开了。

坊间茶楼,大街小巷,百姓们口耳相传,无一不是在谈论此事。

大雨初霁,阴云将将散去,天际升起一架五彩斑斓的彩虹,美得让人目眩。可上京城内的百姓们惶惶难安,谁也没有心思停下来去好好欣赏那片美丽的风景。

有惜命的,一听说阴山关塌陷,害怕上京城被鞑子长驱直入,便开始着手准备起南迁了。

雇船的雇船,收拾家当的收拾家当。

城门口的往来人流骤增,络绎不绝,好不热闹。

几日后城门外开始出现大批大批的流民,都是从阴山关那边逃难而来的。

有提倡善举的大户人家开始出来摆粥棚,煮粥、散粥。

京兆尹衙门这些天也派了卫队出来巡视治安,乱哄哄的上京城,总算恢复了些许安宁。

柳宅那边,柳夫人听说有不少难民在家门口晃荡,便嘱咐着管事婆子们将粥棚搭起来,每天定时定量的煮些米粥,在门口散粥。

婆子们应下后,便各自下去忙活。

柳夫人心头揣揣的,她也在担心鞑靼那边会趁着阴山关的塌陷大举进攻,那上京城无疑是首当其冲的。十九年前的那一场大规模的京都保卫战,血流成河,尸骨累累,一幕幕的景象在眼前一闪而过,恍若昨日。

她最近这些天也总是寝食难安。

柳若涵从去年春宴定下亲事以来,这大婚礼便是一波三折。本来前几日宫中礼部有公公过来通报,说钦天监已经重新选好了大婚的日子,就在这个月末。可如今看来,这大婚典礼多半又要搁置了。

柳夫人因为此事,心闹得慌。有时候甚至会暗暗垂泪,又不敢叫闺女知道。

。。。。。。

粥棚摆了两日,开始还好。难民们还会排着队领粥,可上京城内的难民与日俱增。到了第三天的时候,有很多的难民因排到最后,都没能领到粥,便开始闹腾起来,不止煮粥的米被抢走了,连锅也被抢了。

那些难民蜂拥而上,只差闯到家里来抢掠了。

婆子们吓得三魂去了七魄,赶忙回了府。将大门紧紧闭上。

因这件事之后,城中大户们都心有余悸,再不敢出来搭棚赠粥了。

街上乱哄哄的,朝廷上下百官亦是忙得焦头烂额。

而就在这时候,上京城的城郊有百姓发现了一块从天而降的巨石。

出现巨石没有什么,可巨石上的字,却让本就不甚稳定的局势变得更加动荡起来。

巨石上鬼斧神工的凿刻着一行字:“上皇君临天下十一载,是天下之父也,陛下亲受册封,是上皇之臣也。上皇荣归。陛下不事,乃枉顾纲常伦理。为君不仁,山河俱怒!”

这句话不必解释。就连市井白丁都能晓得它的意思。

矛头直指当今圣上。

百姓们纷纷猜测,这巨石乃是天石,是上苍从天而降对陛下的警告。是因为连天神也看不惯陛下对上皇的不敬不孝,所以才会山河俱怒。

延陵府不就是发了洪涝么?还有阴山的地震,正好印证了这一点啊!

这个消息,很快便传到了英宗耳中。

果不其然,英宗暴跳如雷。

当时天色已晚,若非十万火急之事,一般情况是不会再召臣工入朝议事的。有什么事情也会留待第二日上早朝再说。可英宗愤怒难当,连夜传召了京兆尹。命京兆尹衙门彻查此事,将所有造谣生事者。全部抓起来,全力追捕暗中布局、导演这出戏码的元凶,定要将那人严刑拷打,凌迟处死。

很快,有大批议论此事的群众被抓捕拘禁。经过摸索排查之后,京兆尹衙门逮捕了七八名当天晚上去过城郊巨石所在地的壮丁。几个壮丁被抓捕后,负责审讯的衙差要他们说出与省吾宫的关系以及受何人指使,企图利用这件事将宪宗一并解决掉。可这几个壮丁很有骨气,被折辱得奄奄一息,依然不吐一个字。

这几个壮丁和大批群众的被捕,非但没有消除流言的声音,反而引起了一场更大的风潮。

不知是谁最先开始嚷了起来,要英宗陛下禅位,将皇位奉还给上皇宪宗。

一时之间,上京城内外人声鼎沸,纷纷拿着天降巨石,地龙翻身说事,声讨英宗下台,请求让宪宗复辟。

英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