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不足为人道。特别是母亲反对他与三娘一起,更不能向她表明。
他沉吟了片刻。低声道:“母亲如此做不妥,儿明白您这是关心爱护我,可陛下已经下了诏令,且只命儿协助调查失踪罪犯下落,与朝争这些扯不上关系。儿知道母亲不喜儿入仕,儿答应母亲,此生决不食言!”
儿子这么说,蕙兰郡主自然是相信他不会食言。只是她心中还是担忧,她是一次也不想让儿子再进去那座肮脏的虎狼之地。她生怕儿子会突然间想起过往的一切,她生怕英宗和萧太后因这张俊美的面容而怀疑,继而揭开那个她苦心掩藏了十几年的秘密。。。。。。
她还想再开口苦劝,却听身后进来的端肃亲王抢道:“雪哥儿是大人了,不是小孩子,兰儿你让他自己做主,拿主意吧。孩子们大了,总要让他们学着自己飞的,你护不了他们一辈子。。。。。。”
辰逸雪朝外祖父露出感激一笑。上前搀着他入座,一面亲自奉上茶汤。
蕙兰郡主听父亲如此说,便将溜到嘴边的劝说咽了回去。
端肃亲王细细的询问了下午的事情。听完后,便凝着神沉思了起来。
“。。。。。。祖父,孙儿以为这案子得从沐千山的背景入手调查,刑部任高位的也就那么几个,要一一起底,也并非难事。”辰逸雪笑道。
端肃亲王含笑应道:“我孙儿果然天资聪颖,正与祖父的想法不谋而合。”
蕙兰郡主听他们祖孙俩谈论起案子的事情,心头跟是堵得难受,起身寻了个借口回院子去了。
回到院中。蕙兰郡主早已忍不住心中煎熬,坐在灯下泪流满面。
辰靖刚好回来。在院中恰好碰到送汤药进来的婆子,便接了过来。亲自给妻子送进了屋里。
没想到进屋便见妻子心伤垂泪的模样,心中一疼,忙将汤药搁在几上,走到蕙兰郡主身边细心安慰起来。
“蕙兰,为夫知道你担心雪哥儿,诚如父王所说,他已经长大了,你不可能事事拦着他,护着他。有些事情若是命中注定好的,谁也别妄想逆天改命。再说你动不动就阻止雪哥儿做这个做那个,又不能给他一个好的解释,反而令他反感起疑。”辰靖轻轻捋了捋蕙兰郡主垂在肩上的长发,一面帮着她挽起青丝用珠钗别好,一面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咱们就看命运的安排了!”
这话让蕙兰郡主经不住呜呜大哭起来,她趴在辰靖的怀中,压抑道:“若是上苍不开眼,那我当年的慈心便是要害了你们,我死后又有何面目去见娘家和夫家的列祖列宗?”
辰靖没想到自己的劝慰反而将蕙兰郡主推向自责的深渊,心中疼痛不已,只能拥紧了她,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她,绝不会发生那样的事情。。。。。。
。。。。。。
此刻,宁和宫中,灯光通明。
英宗也因为萧太后的话而陷入沉思,眉头纠结在一起,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不大相信,宪宗远在鞑靼,身为人质,他怎么有可能将手伸那么长?沐千山的越狱,他宁可相信是其他两股势力其一为了争夺传国玉玺,而在刑部天牢内安插了眼线,又与沐千山达成了协议。
沐千山十几年的牢狱之灾,早已被磋磨得不成人形,而宪宗迄今为止,依然在鞑靼手中控制着。他这是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才想着与自己的其中一个儿子做交易,逼自己下台禅位吧?
究竟是太子还是惠王?
英宗心中怀疑,清冷幽沉的目光微不可察的扫向萧太后。。。。。。
第四百六十六章不说
“这事儿臣会留心的,恰好轼儿在阴山未归,便命他多停留些时日,暗中调查取证,若真是那人的手笔,倒真是让人出乎意料了!”英宗幽深的瞳孔里透出戏谑的笑意,显然,他并不认为沦为人质的宪宗还有这般本事,顺便调查,也不过是权当安定母后的忧心罢了。
萧太后见儿子那不以为然的神情,面上略显不悦,心中却也暗暗祈祷着,这一猜测不过是她太过敏感,庸人自扰。
见夜已经深了,英宗唤了太后贴身伺候的宫女进来服侍,便径直往萧贵妃的寝宫去了。
。。。。。。
次日清晨,五更二点的晓鼓声准时敲响。
天色尚且朦胧,朱雀宫门前边已经停了无数顶轿子,百官从轿子中下来,互相见礼寒暄,趁着晓鼓声的掩饰,私下成群讨论着昨日沐千山越狱一事的进展和看法。
待三千鼓声毕,众人才敛了八卦心思,整容阔步于宫殿前等待上朝。
随着磬钟响起,文武百官分成两列,分班而进。
殿中庄严肃穆,殿侧珠帘微响,便有四名宫婢开路,撩开珠帘。英宗阔步走入殿中,身后跟着手执拂尘的福公公和一袭玄色女官服饰手握笔册的尚仪。
待英宗在御座上坐定后,百官上前,按照大胤朝定下的程序上前朝拜揖礼。
英宗轻轻扬了扬手,开口道:“众卿平身!”
众臣整齐有序散开,手执奏芴,退步到各自几案后跪坐下来。
接下来的朝议除了地方的一些政令实施之外,便围绕着沐千山越狱一案进行了一番热烈的讨论。
从昨日事发至今,朝中众臣皆是人心惶惶。有不少聪明的在私下也各自有猜测,心中所疑倒是与英宗昨日所思不谋而合,只是目前没有任何证据。且惠王北行,太子这些日子也无动静。这些猜测便只能放在各自的肚子里,只言吐露不得。
也有一些从前与沐千山走得近些的臣工,心头惶恐不安,生怕沐千山无处可逃时,寻他帮忙庇护,到时可别是无辜受牵连,再被政敌抓到把柄,捏造一番。少不得带累家小。
因而朝堂上,对于沐千山越狱一事,众臣头一次如此齐心表露心迹,誓要维护大胤朝社稷安定,将沐千山尽快抓捕归案。
一番闹哄哄的讨论后,也没拿出什么实质性的建议,反倒吵得人脑仁疼,英宗揉了揉太阳穴,宣布退朝,仅留了几个大臣殿商议。
周伯宣作为右相。无疑是在留下行列中。
英宗问了他的看法,倚在龙案上,一瞬不瞬地盯着他。
周伯宣被点了名。自然无法再保持沉默,再说他一时半会儿也想不明白沐千山他下一步动作想做什么,略一沉吟后,才上前拱手道:“陛下,目前据掌握到的讯息分析,沐千山是在外界的援助下逃离了天牢的,且逃脱现场伪装的很好,若不是得辰郎君协助,咱们也不可能在短短时间内发现地道的秘密。案犯苦心孤诣地将沐千山救出去。这绝不是目的,说不定只是一个计划。而目前,我们对这个计划一无所知!”
英宗看着他小心斟酌的模样。冷冷一笑。
这话说了等于白说,这是稍有点儿脑袋的人便能想得明白的事情。
见陛下神色不好看,一旁的张志上前道:“陛下,臣认为眼下当务之急是迅速将沐千山抓到,不管他有什么计划,只要将首犯抓回,他就是有再多的计划,也得宣告流产。”
又一个只会空口说白话的‘人才’!
英宗不由怀疑,他朝中养着的,都是些什么大臣?
脑中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双清澈干净,透着睿智神采的眸子来。
英宗叹了一口气,摆手让他们都退出去。
众人如蒙大赦,躬身施礼,鱼贯而出。
福公公为英宗送上了茶汤,一面劝道:“奴才知道陛下心焦,不过刘大人已经昼夜不息的追查盘问了,向来应该很快便能有结果出来。”
英宗结果茶盏呷了一口,沉着脸嗯了一声,旋即吩咐道:“传朕的旨意,宣辰逸雪进宫!”
福公公知道陛下这是要听听辰郎君的看法和意见,一刻也不敢耽误,忙下去安排了。
很快,辰逸雪便奉命进了宫。
英宗直接步入主题,问了辰逸雪接下来的调查方向。
辰逸雪昨日已经在府中与端肃亲王商讨过,便将侦查方向作了总结,冷静自若道:“在下的提议是抽调人手,分几条线索进行侦查。第一是以地道这一线索为突破口,争取调查出挖掘地道者的体貌特征,挖掘手段已经天牢内的内应问题。第二,沐千山既然是将领出身,排查与他关系较好来往密切的好友已经军中背景关系,也是必做的功课。第三,也是侦查的最重要的一个方向,我们必须在沐千山行动前,找到他不惜一切代价越狱的目的。找到了他越狱的目的,也就找到了问题症结的所在。”
英宗点头,他觉得辰逸雪的分析很有道理,但真正引发他深思的是最后一条。
沐千山这些年在暗无天日的天牢中过着非人的生活,家族被抄,妻儿遭受流放,他对自己恨意,应该是深入骨髓的吧?
除了利用传国玉玺挑拨离间自己的儿子造反,让自己尝一尝被逼宫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