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
此颂总说大悲心的重要性。由于大悲心亦是菩提心与无二慧的根本,故于丰盛广大的佛果,大悲心乃为初生之要因犹如种子,再依大悲水的滋润才能生长,待此果成熟后方能成为自他一切众生常时的受用处,故我月称在这里首先赞礼了如此殊胜的大悲心。
《普贤行愿品》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正等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大悲心是大乘不共善法之根本,诸功能之来源,若无大悲心,则无利他心,当然不能趣入大乘道,最高亦只能是小乘自了汉而已。弥勒菩萨在《经观庄严论》中所云“彼者根本大悲心”一句就能说明大乘菩提心的根本因乃为大悲心。此若不具,则不能趣入大乘道,亦不能利乐有情。《般若十万颂》云:“设若八地菩萨无悲心,亦非大乘属小乘。”是故大乘行者应该以发起大悲心为根本。特别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以大悲心为根本而发了不共的五百大愿,并转了三次法轮,才使浊世众生具有得受甘露教法的机缘,因此大悲心是获得暂时与究竟利益的根本前导。不论是初入道的菩萨抑或已入道的圣者,以及获得大菩提果皆不离大悲心。如《王明菩萨经》云:“大悲心是诸佛菩萨功德之本,亦是智慧般若波罗蜜多之母,乃诸佛菩萨之祖母。”《宝鬘论》亦云:“施戒忍进禅,智慧悲为体。”
悲性于佛广大果之间的关系,首以比喻来说明,可分为三个时段来理解:“最初”于菩萨刚发心时,喻如种子,以菩提心为菩萨因,而大悲心则为菩提心之根本因;“中间”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须经三大阿僧祗劫,并要调伏刚强难化的无量众生,难忍能忍、难行能行、难舍能舍等长时苦行,待功行圆满后方能成佛。如是行道中若无大悲心摄持,则菩提心难以稳固易于退失。喻如种子播入田中后,若无阳光水土,必将霉烂腐坏,因此不可能生根发芽,更不可能开花结果。是故首先需要在八识田中播下菩提心的种子,中间要以大悲水来滋润、辅助它,才能得以茁壮茂盛地成长,将来必定会开花结果,圆满成熟超离生灭的究竟受用,成为自他无尽之受用;“最后”成就佛果之时,现证三身五智,断证究竟圆满。然以大菩萨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而乘着悲愿回入娑婆世界,应机施教,尽未来际任运度化众生,亦因大悲心所致。由此可见,从薄地凡夫趣入大乘圣道至成就佛果,初、中、后三时皆不可缺少大悲心。不要说没有大悲心,就是大悲心稍有薄弱,亦不能肩负起成办自他二利的重大事业。所以大悲心不但是大乘佛法之前导,亦是大乘佛法之根本核心。大悲心既是轮回众生获得暂时利乐与菩萨成就佛果获得究竟利乐的根本正因,所以月称菩萨首先总赞了大悲心。
丁贰(分别赞大悲)分二:戊壹、赞缘有情大悲;戊贰、缘法和无缘而赞。
戊壹、赞缘有情大悲:
最初说我而执我,次言我所则著法,
如水车转无自在,缘生兴悲我敬礼。
众生是如何流转生死轮回而不得解脱的呢?由于最初将五蕴的聚合妄执为我,而起我执,依次而言我所,以此则颠倒执著世间的苦乐等诸法为实有,故形成了因果循环的轮回,如同水车旋转不息,毫无自在。若缘众生为对境而兴起了无伪的大悲心者,月称菩萨自言,我也恭敬地向他顶礼。
大悲心的所缘境分别有三种:即缘众生而生大悲,缘法而生大悲,无缘大悲。此颂先述缘有情大悲,就究竟实相而言,虽然众生与佛等无差别,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于现相上众生与佛则大有差殊,因众生有实执心,被业惑所缚,至今不得解脱,毫无自在而受诸苦恼。诸佛则已豁破无明实执,寂灭业惑,获得自在解脱、享无尽安乐。由此不难而知,事实上没有一个自相不空的轮回法,也没有外境自然形成的轮回,而唯有分别心乃为流转轮回或形成轮回的根本。无量众生皆因无始以来的无明习气,对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聚合妄执为我,从而生起我执。由于妄执假我为真我,故又产生了我所执,认为有属我之法,诸如我的头、手、足等,于是对苦乐有取舍之欲而生贪嗔等烦恼之心。于合意之境生贪执心,于不合意之境则生嗔恨心,由实执恶心,则使诸惑随起,造诸恶业,故形成了轮回,如同水车之轮毫无自在地旋转不息。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心有大力世间生,自在能为变化主,恶想善心更造集,过现未来生死因,依止妄业有世间,爱非爱果恒相续。”然而彼诸无明众生却不知轮回根源,故大菩萨以悯念众生之心,令诸众生更加明了取舍法要,将轮回喻如水车,从六个方面来比喻剖析:
众生由烦恼业索系于生死轮回,如水车首先由绳子系紧;众生依实执分别心推动而流转不息,如水车靠人力推动而旋转;众生于轮回中,上至有顶天,下至无间地狱,循环流转,如同水车中水环上下旋转;众生欲生善趣,必须精勤修积资粮方可,然下堕时则很容易,如同水车将水引上来,必须很大的动力,但下去时,则勿须费力而自下,由此可见,生恶趣之恶业众多,故不需要任何功用而任运自下,生善趣则需要对善法有精勤的功用力方可;众生于轮回中各随自业,生无定处,如引水的车环于上中下皆无定处;众生在轮回中被三根本苦与八分支苦所逼迫,如同车环上下相互紧压,强力引水。如是念众生可愍而生起大悲心。
复次,全知麦彭仁波切在《经观庄严论注释》中说:修大悲心的所缘境约有十种:“欲界众生对五种欲妙生起贪执,始终不得满足,染污之心如同烈火炽燃,身心毫无自在而倍受诸苦,缘此而生起大悲心;有些众生虽行善法,但不幸遭受魔障的种种干扰,因而无力成办所欲的善业,缘此而生起大悲心;恶趣众生受诸剧苦,善趣众生亦为生老病死等众苦所逼,缘此而生起大悲心;本来身口意三门所造的一切不善业皆为苦因,但彼诸众生被无明迷惑尚未了知此理,反而颠倒妄执造诸杀生、偷盗等恶业,缘此而生起大悲心;众生虽然欲求解脱的安乐,但却执迷不悟,无法苏醒自己本具的大小乘种姓,故于轮回中长时流转、迷茫无期、四处漂泊而受诸苦,缘此而生起大悲心;入外道者被无明烦恼所伏,内心相续充满了遍计邪见,以此枉受诸多痛苦,缘此而生起大悲心;色界、无色界众生对禅定的暂时安乐,妄执为解脱的常有安乐,因此终未超出三界,仍于轮回中流转,缘此而生起大悲心;外道妄为自己的修法是解脱之因,便依五火而修,并将自身投入烈火之中,或于悬崖纵身跳下等有众多无义苦行,此等诸行本为邪道,却偏于邪道中寻求自己所欲的解脱而枉受无量诸苦,缘此而生起大悲心;声缘阿罗汉虽然已入暂时的解脱道,但远离了成办自他二利的究竟胜道,缘此亦生起大悲心;有者虽然入了大乘道,但因福报浅薄,受到种种违缘的阻碍,于大乘法之修力极其微弱,缘此而生起大悲心。”这样分析可知,轮回的根本在于实执分别心。可见我等众生皆因无明业惑与分别心的支配而枉受轮回诸苦,而今幸遇善知识的引导明知此理,是故当以智慧的金刚杵来摧毁轮回的根本实执分别心,彻底解脱生死轮回的束缚。《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若能观心体性空,惑障不生便解脱。”
通过上述观察之理,则知轮回的彼诸众生沉溺于生死苦海中倍受种种痛苦,具慧者缘彼无量痛苦,而兴起强烈的大悲心来成办众生离苦得乐的诸大事业。
戊贰、缘法与无缘而赞:
众生犹如动水月,见其摇动与性空。
众生犹如水中月影,为风所动而刹那生灭。由见众生因缘和合现而无有实体,如同为风摇动的月影,众生却反而颠倒实执、枉受诸苦,因而生起大悲心。
所谓缘法大悲者,是指刹那生灭不住的众生,犹如被风吹动水面时,水中月影刹那不住而动荡不息。同样众生以业恼等因缘聚合而流转三界,虽然本无少许堪忍的实体,但缘起和合时亦能显现。正如水中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