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1-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我们的“深层结构”称作“文化潜意识”,亦无不可,不过, 它却不是一个被压抑掉的心理层次。的确,我们的“深层结构” 概念并不是指个人发展史或民族性形成史上的一个属于“史前 史”的心理岩层,必须用释梦、临床治疗或比较神话学的诸种方 法去作“考古发掘”,它是指即使在日常生活这个“当代史”中也 可以看得到的文化行为。
我们设定:每一个文化都有它独特的一组文化行为,它们总 是以一种只有该文化特有的脉络相互关联着———这个脉络关系 就是这组文化行为的“结构”。这个“结构”可以在该文化中人 们日常生活的表现里看到,也可以在同一群人的政治行为中找 到,同时,它亦呈现在该文化的历史过程里浮现的规律性中。
这种特殊的脉络关系或“结构”,可以算是一种法则性,但 是,这种法则性却不是一种“定律”关系。因为,从“定律”这样 的思考范畴去解剖事物,就是从因果律与条件关系的角度去说 明它,亦即是去探求:同样的“因”,在相类的一组“条件”底下,
一 导论 9    
是否会产生同样的“果”?
我们则认为:在同一个文化下,每一个人所做的事情,有时 是与别人相同的,有时是与别人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有时,某 一些行为可以在绝大多数人身上看到,而另一些行为又只出现 在少数人当中;有些事情甚至是“史无前例”的。然而,只要它们 都是在同一个文化下进行的,那么,在所有这些行为背后,以及 它们彼此之间,是有一种“文法”上的脉络可寻的。
在这里我们提出了“文法”的概念,是因为我们将文化的 “深层结构”比喻作语言中的文法结构。显然地,在使用同一套 语言的情形下,人是可以造出无数不同的句子来的。事实上,绝 大部分句子都是独异的。但是,只要是在使用同一套语言,在它 们万花筒式的变幻背后,文法结构却是相同的。
(三)中国历史形态的超稳定性
“深层结构”是指一个文化不曾变动的层次,它是相对“表 层结构”而言的。在一个文化的表面层次上,自然是有变动的, 而且变动往往是常态。“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关系,只有 举一两个实例才能说明。
例如,西方文化的“深层结构”具有动态的“目的”意向性, 亦即是一股趋向无限的权力意志,因此,任何“变动”都导致不 断超越与不断进步。这股趋向无限的权力意志既表现在“个 人”是一个不断开展过程的设计中,也表现在征服海洋、征服太 空这类不承认空间有局限的意向中;此外,西方文化也在人类史 上首次将“不断成长”的意向带入了经济活动中,以及将“不断 改进”的意向注入了社会活动中———在这个意义上,西方的资本 主义与社会主义都是反映了“深层结构”中的这股意向的“表层 结构”的现象。 因此,以上这些不断开展、不断超越、不断进步的现象只是 肯定了“深层结构”中的那个不变的意向,那就是:“不断追求变 动,而变动又总是导向超越与进步。”如果西方文化的发展方向 开始背离这项原则,那么,它的“深层结构”,就开始被“非结构 化”。
至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则具有静态的“目的”意向 性。我们在以后将详细地指出:中国人的“良知系统”在个人身 上造成的意向是“安身”与“安心”,在整个社会文化结构中则导 向“天下大治”、“天下太平”、“安定团结”,而其政治之意向亦为 “镇止民心,使少知寡欲而不乱”。换而言之,就是维持整个结构 之平稳与不变。因此,在“表层结构”中尽可以出现变动,但是, 任何“变动”总不能导致进步与超越。的确,在中国历史上,每一 次“动”都只可能是一次“乱”———事实上,中国人总是“动”与 “乱”连称,成为“动乱”一词———而每一次“动乱”都是使“深层
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少。
在中国历史上,老百姓的铲平主义与统治者的专制主义是 互相配合的,如果中国文化说得上是人类史上最牢固的保守主 义,那么,中国老百姓与统治者的这种完美无间的配合可以说是 人类史上最成功的阶级合作主义———其共同效果则为维系结构 之不变。这种阶级合作主义有时甚至可以集中表现在一个人身 上———例如,出身卑贱的明太祖朱元璋,在夺得天下后,就将江 南的大户几乎一口气杀光。因为他的这种行动,大陆的马列主 义史学家,从他们的“分析架构”出发,总是倾向于视朱元璋为 “农民的代表”。然而,朱元璋不也同时是专制帝王吗?
的确,在中国历史上,铲平主义与专制主义是互相提携、双 轨并进的。在中唐以前,还有世族地主,而中国的专制主义亦未 趋完善。到了宋代,世族地主基本上消失,中国社会变成国粹派 学究津津乐道的“平民社会”,国家举办的科举取士变成了唯一
一 导论 11   
进身之阶,而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化也朝前发展了一大步。
到了明清时代,中国式的专制主义可以说是达到了传统水 平的完善状态,而到了帝制晚期,社会上亦基本呈现如孙中山所 说的“只有大贫小贫之分”。但是,孙中山提议的救中国的方案, 却仍然是“平均地权”以及“节制资本”(亦即是由国家去发展实 业)。
到了五六十年代①,更将这种平均主义与国家集权向前推 进一大步———不只是连“大贫小贫之分”也被土地改革与“资本 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铲平,变成人人一样的“铁饭碗”制度; 国家整体,在组织与集权方面,也因为国有化的措施而达到了史 无前例的水平。但是,在“表层结构”上,谁都不能否定中国曾经 历了一次社会大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的大革命。在主观意志上, 中国执政者亦尝试透过马列主义将西方文化的动态的“目的” 意向性注入中国,希望能打破亘古不变的局面。但是,“不断革 命”施行的结果,却仍然是制造了“乱”,而且,更将铲平主义与 集权主义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峰。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动”都不是一次“进步”,而是 一场“乱”。到了现代,“革命”似乎在“表层结构”上促成了社会 结构与生产方式的变动,但是,在“深层结构”的意义上,却是在 “天下大乱”之后对结构稳定(亦即是“大一统”与“天下大治”)
的重新回归,而且,因为铲平主义与专制主义倾向的深化,使“深 层结构”的形态更为趋于稳定,趋于不变。 既然中国历史上任何“表层结构”意义的变动都是使“深层 结构”越来越没有变化的因素,因此,由中国整个历史发展过程 呈现出来的“深层结构”遂表现为一个“超稳定体系”的形态。
① 本书若不特别指出,所有的年代皆属 20世纪。———编者
二 中国人的“良知系统”
(一)中国文化对“人”的设计
1。中国人对“人”的定义
要分析中国人的“良知系统”,不妨从中国人对“人”的定义 开始,若试从一种与它完全相反的观点———例如西方新教文化 下产生的存在主义———去比较它,可能更来得清楚。
存在主义者认为:一个人只有从所有的社会角色中撤出,并 且以“自我”作为一个基地,对这些外铄的角色作出内省式的再 考虑时,他的“存在”才开始浮现。如果他缺乏这道过程,那么, 他就成为了一个没有自己面目的“无名人”。“存在”的拉丁字 源为 existere,有“站出来”之义,与英语中表示“出去”之 exit乃 文字上之近亲。
中国人则认为:“人”是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体现的——— 他是所有社会角色的总和,如果将这些社会关系都抽空了, “人”就被蒸发掉了。因此,中国人不倾向于认为在一些具体的 人际关系背后,还有一个抽象的“人格”。这种倾向,很可能与中 国文化中不存在西方式的个体灵魂观念有关。有了个体灵魂的
 
观念,就比较容易产生明确的“自我”疆界。
中国人对“人”下的定义,正好是将明确的“自我”疆界铲除 的,而这个定义就是“仁者,人也”。“仁”是“人”字旁一个“二” 字,亦即是说,只有在“二人”的对应关系中,才能对任何一方下 定义。在传统中国,这类“二人”的对应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夫 妇、兄弟、朋友。这个对“人”的定义,到了现代,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