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稀方接着说:“《圣经》里面有很多冲突的地方,比如您刚才说的耶稣和下层人站在一个立场上,他的确说富人要想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但我觉得《圣经》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它也经常强调要服从统治者。”对于这一点,陈映真的回答是:
完全对!你们要服从那些掌权的人。这很简单,因为它是《圣经》,也是时代的产物,不能摆脱罗马时代的统治。我一直没有余力,但是很想研究耶稣时代的以色列的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这一定很有意思。同①。
赵稀方接着说出自己的见解:“从耶稣本人来说,因为他自己预知到自己将要牺牲,但是他还是去赴死牺牲,我想他是用他自己的牺牲去赎回世人的罪。”这样的见解,陈映真表示认同。陈映真接着说:
是这样的。这就是基本教义,一个是处女诞生,一个是流血,用他的血洗净你的罪恶,然后信的人就能得救。这就是宗教的部分。不过对于耶稣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我相信会很有意思。赵稀方整理:《陈映真新年访谈录》。《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第2期。
有意思的是,为人坦诚的陈映真既然对基督教对耶稣作如是观,也势必就会在他的小说里时时加以表现了。于是,我们读《贺大哥》一类的小说,很容易就能够解读出来其中的基督教的博爱思想了。
只不过,他认可的,只是自己在早年受到了比较多的基督教的影响,在青少年时期有过对于基督教的信仰,并不是说他一生全都如此。他自己,毕竟生活在中国的台湾,生活在一个十分动荡非常复杂的时代和社会里,加上他个人经历坎坷见识深广思想深邃斗志昂扬,许许多多的现实的事件和人物又总会让他产生某种格格不入的感受,一个又一个的矛盾和冲突就总会让他经常处在一种孤独应对的生存状态和未敢忘忧的文化心态之中。然而,历史既然召唤他毅然肩负使命,社会既然催促他铁肩担起道义,身为战士,虽是孤独,也要前行,即使他常常在将思想付与实践的时候困难重重遭遇困惑,他也不会稍有懈怠。这样,一个积极的结果,便是在他的思想里不断发生这样那样的困惑和矛盾。也正是这样的困惑和矛盾,使得他的思想,包括他思想里的有关宗教的观念,变得复杂起来。日积月累,不断思考,不断调整,他对基督教的看法也就有了变化。于是,我们又读到了,《我的弟弟康雄》会否定了耶稣的神权地位,《故乡》会告诉人们基督教的爱的世界是不能实现的,《加略人犹大的故事》竟然也批判耶稣没有依靠群众,夺取罗马统治者的政权,等等。
这样的变化,其实就是他后来接受并且信仰了马克思主义。我在这里想要说明的,当然还是,刻苦学习接受理论的启蒙和教育,还有社会生活和社会斗争的丰富实践,引导陈映真信仰了马克思主义。这种信仰,不仅赋予陈映真从事社会斗争包括从事反对“台独”促进统一的斗争的坚定信念和有力武器,也赋予陈映真从事文学创作包括从事小说创作的科学的艺术观念和方法。这是十分难得的。
比如,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陈映真,牢固地确立了为劳苦大众服务的人生观。即使他把这看作是基督教解放神学派和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点”,表现在创作上,就是劳苦大众成为了陈映真小说的主人公,陈映真让劳苦大众堂堂正正地站在了他小说天地的舞台的中心,身心灌注地将世态与人生、历史风云与时代沉浮作一番艺术的演绎了。
又比如,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陈映真,他在小说里拨乱反正还人道主义思想以原先的面目,并在人物和作品的题旨里作了生动的艺术演绎。本来,一开始,作为一种社会思想,人道主义是作为中世纪宗教神学的对立面而产生的。它的对立面,一个是神道主义,抬高神贬低人,用空想的天堂幸福来否定人间生活的价值;一个是兽道主义,把人降低到动物,把人当动物一样对待。资产阶级起来反对封建统治的时候,无疑是要用人道来反对天上的神道和地上的兽道的,但是,归根结底,资产阶级维护的也只是自己一个阶级的根本利益,而不是全人类的利益。而马克思主义讲求彻底,那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根本。世上万事万物,惟人为根本,人为根本之根本。人的根本是什么?人的根本就是人之作为人的权利,人之作为人的尊严。人,只有人,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所以,马克思主义主张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当然,对与那些在历史上依附于剥削阶级的“分子”,即一个又一个的单个的人,也要给他们出路,也要给他们人道主义的关怀。也就是在这一点上,陈映真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和基督教的博爱思想相通以至相同的地方。于是,陈映真不仅为劳苦大众服务,而且讲求普遍的爱,讲求对罪人,对恶人,也要施以人文关怀。即使他在作品里彻底地揭露,无情地批判,那也是为了帮助他们悔过自新、重新做人。人们读他的小说《夜雾》和《忠孝公园》,都能从那字里行间感受到他的人道主义的博爱的思想和精神,还有一腔炽热的情怀。
再比如,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陈映真,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连通着他的为人生的艺术观念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时候,就激活了他的诸多的艺术才华,使得作品在当代中国台湾文学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界众多的小说作品里别开了生面,闪烁着异样的光辉。
比方说,他坚持存在第一、意识第二,存在决定意识,人们在他的小说里就看不到那种孤立的不着边际的人物的文化心态的描写,举凡文化心态的描写都是和人物的生存状态的描写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的。又比方说,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人们在他的小说里,像《万商帝君》、《忠孝公园》那样,看到的都是,他写人物的现在,必然会联系这人物的过去,写过去也是为了衬托人物的现在。再比方说,重视人的经济活动对于人的思想的影响的观念,人们可以看到,他的《华盛顿大楼》系列作品就从这方面切入去写人的异化的。还比方说,阶级和阶级分析的观点,人们可以看到,他正是从阶级分析出发,在《将军族》里描写了三角脸和小瘦丫头儿的命运的。也是他坚持群众观点,人们才在《加略人犹大的故事》里看到他借犹大形象批评了耶稣忽视群众的力量,才在他不止一篇的小说里多次看到他意在启蒙而写了“看客”的形象。
我以为,这样解读陈映真,我们也就可以读懂陈映真了。
《生命的思索与呐喊——陈映真的小说气象》
“我还会继续写下去!”——结语
你属于
整个民族
整个时代
如果历史是夜空
你将是一永恒灿耀的星岳宗:《致陈映真》。《文艺报》,2002年7月9日。
——岳宗
我还想提到前边刚刚说到的赵稀方的那次探访。紧接着有关宗教的问题,当时,赵稀方还讲过他自己的一点看法。赵稀方说:“对您的作品的解读有一个地方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是说您的作品看起来是一种反抗,其实骨子里有一种脆弱和颓废。往往是这一点比较吸引读者,这与一些人对于鲁迅的解读是有点相似的。”赵稀方还问陈映真:“您的颓废主要来自于何处?为什么它会出现呢?”赵稀方整理:《陈映真新年访谈录》。《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第2期。面对这样的感慨和质疑,陈映真泰然自若,从容应对,一一说了个明白。陈映真先讲了一个画家朋友的故事,那是他当年身陷囹圄时的一位难友。在牢里,因为苦闷,那位难友喝了很多酒,出来以后就酒精中毒了。陈映真坦率地承认,自己规劝过他,却也欣赏过他的颓废,也承认内心与他有一种共鸣,但是,陈映真明确地告诉赵稀方说:“可是我的后天的社会主义等等东西把我管住了。”赵稀方整理:《陈映真新年访谈录》。《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第2期。至于说陈映真自己有过的颓废,陈映真的回答也是十分坦诚的。陈映真说,那是原先,他觉得,文学承认人有很软弱的地方,宗教特别是基督教也基本上承认人是软弱的,是有罪的,这样的影响,他有过,但是不长久。“我年轻的时候与我所谓的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