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台湾作家研究丛书]第九卷生命的思索与呐喊--陈映真的小说气象 作者:赵遐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那巨大的寒冷和寂寞”,严谨地听从心性良知的声音,坚持真理,为亿万百姓的疾苦说话;对中国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前途,永不丧失信心;在权力和比附于权力的时流之前,坚持真理与良知的自由;以及在世俗权力之外,直接从中国伟大的民众、历史和文化中求取出路陈映真:《无尽的哀思——悼念徐复观先生》。《中华杂志》,1982年5月,第226期。《陈映真作品集》第8卷,第66—67页。。陈映真还说:“中国的前途,一时还很崎岖,路子还很遥远。像徐先生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还要受些委屈,吃些苦头。并且,他们的身后,也还要回对那巨大的寒冷和寂寞。”同②。我想,陈映真自己其实也就是“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中的一个。 
  (三) 
  陈映真在《面摊》等十一篇小说里,有意或无意地表现了性的潜在意识。他常常在不经意中描绘了性别的某些部位特征,但又都是点到为止,描写得真实、含蓄而纯真。比如: 
   
  柜台上的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注视着妈妈。正是那个写字的警官有男人所少有的一对大大的眼睛,困倦而深情的。妈妈低下头,一边扣上胸口的纽扣,把孩子抱得很紧。陈映真:《面摊》。《陈映真作品集》第1卷,第5页。 
  ——《面摊》 
   
  女人和孩子都兴奋地望着那个疲惫的警官开始热心地吃着他的点心。爸爸用皱皱的笑脸巴结地替他添了两次肉汤。汽车的灯光偶尔扫过坐在阴暗里的母子,女人下意识地拉好裙子,摸摸胸口的纽扣是否扣好。同①,第6页。 
  ——《面摊》 
   
  对着这样一个披着长而散的发,苍白但在某一方面却显得饱实的,年纪同我不过上下的小女人,处男的不更事,使我怎样也抬不起头来。陈映真:《故乡》。《陈映真作品集》第1卷,第41页。 
  ——《故乡》 
   
  ……我望桌子底下的伊的肉白的踝和腿,忽然想起赌徒们传出来的笑话来。说是有一天哥哥外归,为了走进屋子里,用脚踢了一个睡得拥挤的赌徒,不料那赌徒一个翻身成为大字形态,哥哥才知道是个女子。全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哥哥于是支颐而坐,轻拍着那可怕的脑子,在牌桌上赢得了那女子。 
  这样地想着,竟脸红了起来。陈映真:《故乡》。《陈映真作品集》第1卷,第42页。 
  ——《故乡》 
   
  屋子里陆续地进来一些邻人和帮闲的,他的舅妈有声有调地哭着,旁边还有一个结实的少女,留着极长的头发,素色的洋装中,隐约地可以看见妇女的胸衣的复杂的带子。这该是秀子罢……陈映真:《死者》。《陈映真作品集》第1卷,第56页。 
  ——《死者》 
   
  同样,作家也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的潜在的性欲。如: 
   
  在这样的深夜里,对着一个无关的、濒死的老人以及一个强壮的妇人,他觉着一种轻微的噬人的蛊惑了。…… 
  伊站了起来,他重又切实地感到那种噬人的蛊惑了。伊确是个强健的女人,在短薄的衣物中,伊是粗犷而结实的。秀子便是伊的女儿。去年有个传说传到他的耳里,是这女儿到新竹的矿区为人帮佣,后来和一个矿夫在一个坑里躲了足足一个星期,连饭也不出来吃,结果两人像鬼一样被拖了出来。 
  他的心剧烈地跳起来了。 
  ………… 
  ……他想起秀子了。矿坑的罗曼史在他的里面引起了新的蛊惑。…… 
  虽是蛊惑在噬着他,但他也终于睡过去了。陈映真:《死者》。《陈映真作品集》第1卷,第51—52页。 
  ——《死者》 
   
  这样写,毫无疑问是作家青春时期性意识觉醒后的心理变化在作品里打下的印记。这样写,作家笔下的人物在表现人性方面鲜活了起来。这样写,作品的人物就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某些脸谱化的人了。 
  上面说到的,小说反映人物的性的潜意识、性欲,乃是人的生理本能的描绘,是属于人性中的自然属性范畴的。除此之外,这十一篇小说还表现了属于社会属性范畴的性爱的情感世界,进而巧妙地把孤独的心境和爱情的流变交汇在一起加以描述。于是,作家在表现小说人物深层次心理情态上,又闪现出了一个亮点。 
  比如,《加略人犹大的故事》里的犹大,当和奋锐党人的政治思想斗争失败后,他的内心发生着激烈的变化,小说细腻而真切地描述了这种心理变化,经历了——(1)开始,犹大颓然了。“那眼睛里的火焰就像灯火似的在顷刻间熄灭了。”陈映真:《加略人犹大的故事》。《陈映真作品集》第1卷,第86页。他陷入一种忧戚的孤独里。(2)接着,希罗底和他秘密地相恋,以及流落到迦萨的一段爱情生活,给了犹大莫大的慰藉,甚至他觉得“一切青年的野心、抱负也像一阵海风似的吹到无极”。同②,第87页。(3)不久,犹大自己也“终于发现他并不是能够完全地耽溺在情热之中的人”同 
          ③。。他深深地爱着希罗底,这浓过烈醇的爱,却也不能抹杀他的困惑,他的失败。他不得不承认“他的心是寂寞的”陈映真:《加略人犹大的故事》。《陈映真作品集》第1卷,第88页。。在不知不觉中,他成了一个忧郁病患者。(4)当犹大在旅行中遇见耶稣以后,他重新为生活拾得一个目标,返回迦萨的日子,他和希罗底不仅彼此都感觉到爱人的幸福,而且他们两个灵魂合而为一了。爱情的情热和革命的热情交汇在一起,一扫往日孤独的种种悲绪,使生命鲜活了起来。 
  在这里,改革或革命事业和个人的爱情的关系,作家的描写适度又到位。那就是,失败后的孤独急切地需要爱情给以抚慰和力量;而仅仅沉溺于爱,又不可能解开孤独的愁绪;只有两者汇合到改革或革命的事业中去,这个人才有生气,孤独感才会被幸福感所代替。 
  (四) 
  陈映真早期小说人物的人生踪迹,他的早期小说人物的心理特征,以及由此而曲折地表现出的作家自己精神孤独的心理,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郭沫若早年曾说,他是通过自己看出一个时代的。陈映真也通过自己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看到了台湾社会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社会生活的某些些本质特征。 
  就陈映真的孤独的意义而言,我们还很容易想到早年的鲁迅。 
  了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的人,都知道,早年鲁迅有过两次战士的孤独。一次是,辛亥革命爆发不久,在自己的家乡浙江绍兴,鲁迅目睹一片复辟的景象,像是看见新漆在剥落,意识到了辛亥革命的失败。怀着无限的感慨,鲁迅走出来再“寻异路”,然而,南京,北京,现实依旧。那是一个桃偶已经登场,复辟势力甚嚣尘上的年代,鲁迅的心境颇为悲凉。深厚的怀疑论和悲观论,失望甚至颓唐,促使他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了整理古籍读佛经上面。这样的生活,使鲁迅感受到了未尝经过的无聊。开始,他还不知其所以然。后来,鲁迅想到,一个人的主张,得了赞和可以使他前进;遭到反对,能够激励他奋斗;惟独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之荒原,无可措手足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他非常悲愤。然而,愤懑何益呢?切身的体验使鲁迅认识到,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这于他太痛苦,他于是用了种种办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他甚至差一点再也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热情了。在1917年1月22日的《日记》里,鲁迅甚至写道:“旧历除夕也,夜独坐录碑,殊无换岁之感。”鲁迅:《日记(一九一七)》。《鲁迅全集》第15卷,第273页。可见鲁迅的心情坏到了何等的程度!然而,这样的寂寞是难以忍耐的,不可不驱除的。鲁迅又毕竟怀疑于自己的失望和悲哀了。他,毕竟是那时的中国的一位勇敢的“革命党之骁将”,先进的“精神界之战士”,风暴就要来临,时代在召唤他放下碑帖和佛经,驱除这寂寞与痛苦,丢掉那怀疑与失望,再拿起他那战斗的笔,投身到火热的斗争生活里去。于是,有了新文化运动中大声呐喊的鲁迅。他,终于为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1918年8月20日,在写给挚友许寿裳的信里,鲁迅就说:“历观国内无一佳象,而仆则思想颇变迁,毫不悲观。”鲁迅:《书信(一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