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馆分类法同列为目前最通用的图书分类法之一。台湾一般大专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大多使用杜威法对西文图书分类。前述中国图书分类法的主要大纲也是参照杜戚法编制成的,只是各大类的位置略有更动,并依照国内的实际需要,增删各类的子目。杜威法将人类知识分为9大类,用阿拉伯数字1至9作为记号,各类之外,凡不能归纳于9类中的任何一类者,置入综合类(又称总类),以阿拉伯数字。为记号,合成10大类。每一大类复分为10小数。每一小数再复分为10项,每项分为10目,依此类推,构成一十进分类系统。其大纲如下:
000 总类 100 哲学 200 宗教 300 社会科学 400 语言学 500 自然科学
600 应用科学 700 美术、游艺 800 文学 900 历史
图书经过分类的过程后,每书就从所采用的分类法中取得了一个代表该书类性的号码,这叫做分类号码。但是由于同一类中不同著者所写的书籍很多,仅采用分类号码,仍不能适应图书排架的要求,所以在图书处理上不得不根据一书的著者编定一个号码,用以区别同类不同著者之用,这一号码叫傲“著者号码”。中文图书著者号码有中央图书馆自编的著者号码,有王云五先生编制的四角号码法,亦有何日章先生编订的何氏著者号码表。一般图书馆多采用四角号码法,以求简便易行。四角号码法,系照王云五四角号码字典编制。著者取姓氏该字左上角及右上角两号,名宇各取左上角一号,如果是单名,则取左上角及右上角两号。如蔡元培的著者号码为4114 ,胡适为4730。至于西文图书,大抵采用美国克特氏所编制的著者号码表,这种号码表是由英文字毋和数字混合编成的,如Gonther 为G97。
一本书的分类号和著者号配合在一处就构成了该书的“书号(码)”或“索书号码”,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排架(图书在书架上的排列)、出纳(图书借还的手续)及清查(图书的检查工作)图书的根据。这个号码为了容易见到,住往也在书脊下端张贴或书写,称为“书标”作为识别之用。
图书馆入藏的图书很多,有时为了进一步的识别,还需有作品号码、部册号码及特藏号码。作品号码是指同一著者先后所著的各种性质相同而书名不同的书,为了区别图书入馆的先后次序,在著者号码后附加一2 、一3 等号,以便区别。
当分类号和著者号都相同时,就应该在著者号码之后添加作品号码。部册号码,是指一部图书分数册印行时,如上下册等,在著者号码下面一行,加123……或V。1V。2V。3……表示册数的多少,又如图书馆收藏的相同图书在一部以上时,应该在著者号下面一行加添(2 ) (3)……或C。2C。3……等,以表示图书馆所收藏的图书部数。特藏号码方式很多,最常见的为有些图书是参考书仅限于馆内参考而不能借出馆外,便需在索书号码前面或上面加上△或R记号,主要是便于跟一般图书区分。
分类号和著者号是构成书号的主要部分,除非有特殊需要应加添其他号码外,一般图书多半是由分类号和著者号所组成。
(二)卡片目录的认识
图书馆除了将图书分类,方便读者查找之外,又编制目录,解说图书,以帮助读者找书。目录是图书馆藏书的记录,最大的作用在便于读者查寻馆中有无某书,并自目录中了解图书的特征。现在图书馆所编制的目录都是采用卡片形式来编制的。卡片目录抽插方便,易于排列,同时形式简单,经济耐久。所以成为适用的目录形式。由于读者希望了解(1)图书馆是否藏有某著者全部或部分的作品;(2)图书馆是否藏有某一本著作;(3 图书馆藏有何类著作及其数量。图书馆所编制的目录也就分为书名、著者、分类及标题4种,各具有不同的效用。
1。书名目录 是依书名排列的图书目录,可供读者检查某一书名的书籍有无入藏,及同一书名的不同版本、注释及翻译等。
2。著者目录 依著者姓名排列的图书目录,可供仅知著作人的姓名而检查某书,或是检查同一著者所撰述的各种著作之用。
3。分类目录 是依分类号码的次序排列的图书目录,可供读者即类求书,并便于查悉各类图书入藏的情况。
4。标题目录 标题的意义,是用一两个名词或简短语句表示出一书所叙述的主题。它的形式可为单名词,如“哲学”、“文学”等,可为复合名词,如“医药器械与仪器”等,亦可为形容词与名词的组合,如“美国文学”等。当读者不知书名或著者而只想参阅某一题材(主题)的书时,则标题目录非使用不可,便于读者查索某一专题书籍之用。
这4种目录为我们利用图书馆的钥匙,只要运用这些工具,就能打开图书馆收藏知识的大门,一窥馆藏的虚实。因此,读者要利用图书馆,第一步要先去了解卡片目录。
一张目录卡片所记载的项目,是根据一定的编目规则所著录的,通常中文多根据中央图书馆编订的《中文图书编目规则》办理,西文依美国图书馆协会编订的《英美编目规则》办理。主要是将每本书的特征列举出来,使读者能通过目录上的记载识别图书馆所藏的某一特定的书。卡片上的项目有以下各项:
I。书名项 包括书名及卷数。
2。著者项 包括著者姓名及其时代,著述性质与注释者,译者等。
3。出版项 包括出版年、出版地、出版者、版本、版次等。
4。稽核项 包括面页数或册数、图表、高宽及装订方式等。
5。附注项 包括丛书注及解释前面各项不详尽的地方,附录等。
6。索书号码 包括分类号及著者号等。
7。登录号码 依图书入馆的先后次序,每书予一登记号。
中文图书的编目是以书名目录卡片为主要目录,西文图书则以著者目录卡片为主要目录。现今各国所通用目录卡片的标准尺寸为5英寸x3英寸。中文目录卡片上印红色纵线2; 横线l。第1纵线距卡片左边沿2。2公分,两纵线之间距为l公分,横线距卡片上边沿1。5公分,其下套印淡蓝色横线7条,间距8公厘,以便书写整齐。西文目录卡片可用白片,无需套印红蓝线。卡片下端中央距边缘8公厘处打一直径8公厘圆孔,以便卡片抽屉通条贯穿,套系诸卡片。兹就中文卡片格式举例如下(见下页)。
目录卡片编制完成后,应该依照一定的方法排列。排列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依照索书号码排列,另一种是依照笔划的多寡或字母顺序排列。
1。依照索书号码排列 分类目录是依照索书号码排列的。排列的方式是先依照分类号的大小次序排列,小的数目在前,大的数目在后,如果分类号相同时,再依照著者号排列。
2。依照笔画或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图书目录中的书名,著者和标题目录卡片均依照卡片第一字笔划排列,如笔划相同时,再视相同字体的起笔,依点横直撇捺次序排列。首笔相同,视其次笔。这三种目录可个别排列,也可混合排列。混合排列的方式叫“字典式目录。”西文目录卡除分类卡外,均照字母顺序排列。这种排列,又可分以词(word)及以字母(Letter)为主的两种不同方式,不可混淆。但在查索时要注意一点,凡书名前有冠词A ; An ; The ,在排列时应剔除不计,而自次字检索。不过,如这些冠词是在书名中时,则仍应计算。目录卡排入目录抽屉中,为使寻检便捷,制有一种不同颜色而纸质较硬的卡片置放其间,此为“导片”; 或称“指引卡”,其大小与卡片相同,上端有高一公分的突出,可供标明类别名称,以便查找。另在卡片抽屉外也标明屉内装置何种目录,便利读者查检。
(三)各种馆藏目录的使用
目前图书馆所编制的目录有很多种,在编制方面,有分类目录。标题目录、书名目录和著者目录;在形式方面有薄录式目录和卡片式目录,簿录式目录又称为书本式目录,我国最早的目录,如各正史中的艺文志及私家藏书志等,皆为书本式目录。它的优点有3:(1 )可以印刷成册,分送各处,读者要查阅某书是否有馆藏,不必亲自到馆,使用时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2)装订成册,保存容易;携带方便,(3) 一页中可记载书目多条,查阅较易。但是它的缺点有4:(1)不易增减,也不易编印,印制费时,出版时已不新颖或不能表示全部藏书的内容;(2)如有错误,不易改正,改正时,则又影响目录的美观;(3)每册同一时候只能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