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国隋唐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权威的结果。 
       到了807年春天,全帝国的方镇开始看到了京师重振旗鼓的气象。长江 
  三角洲富饶而盛产稻谷的浙西镇节度使李锜故意藐视皇帝要他朝觐的命令, 
  想在新皇帝变得过分强大以前给他一个难堪。于是在他邻近的一个节度使的 
  指挥下,迅速对李锜组织了一次讨伐。不到几个星期,李锜的畏罪的下属罢 
  黜了他,后来他在长安被处死。如我们所料,朝臣们都无比高兴,大家都在 

② 彼得森:《中兴的完成:宪宗和诸镇》,载芮沃寿和崔瑞德编:《对唐代的透视》(纽黑文,1973 年), 

第151—191 页。 
① 对战争的记述取材于 《资治通鉴》(卷236—241 )和《旧唐书》(卷14—15)。另见彼得森:《中兴的 

完成》一文。 

… Page 370…

  谈论唐室的真正中兴。特别是神策军和从忠于王朝的淮南征调来的讨伐部队 
  在这两次战役中表现得很出色,出现了能与皇帝的决心相得益彰的普遍的信 
  心。 
       更加麻烦得多的对抗发生在809至810年,这时朝廷向河北三大自治方 
  镇之一的成德发起了挑战。这是宪宗自己挑动起来的第一次事件,而且也像 
  德宗在781年向东北挑战那样,问题还是节度使的继承权问题。成德镇原节 
  度使在808年死去,次年年中他的儿子王承宗要求朝廷任命他为名副其实的 
  节度使。8世纪80年代的战争以后,成德镇在前几次移交权力时,每次都由 
  长安照例予以批准,虽然批准是很勉强的。这一次受了最近几次胜利鼓舞而 
  变得胆大起来的宪宗,决定不失时机地革掉当地自决节度使继承人的陋习。 
  他想要王承宗做些让步,其中包括交出成德镇属下的两个州来换取批准,但 
  这一妥协马上破裂。809年后期爆发了战争。可是,政府的讨伐军在次年初 
  春陷入困境。首先是军费开支太大;其次,把各忠顺的州镇抽调来的杂牌兵 
                                                ① 
  协调统一起来的问题不能够完满地解决。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的是,宪宗委 
  派宦官吐突承璀(820年死)为讨伐军指挥官,这一举措虽不是史无前例的, 
  但在朝廷看来也是很不寻常的,特别是在这样一场重大战役中更显得不可思 
  议。下级将军们的士气因吐突的无能而受到挫伤。宪宗经过劝说终于相信, 
  讨伐成德镇的时机未成熟,因而在810年年中双方都撤出战场。王承宗保留 
  了节度使职位。 
       军事行动在往后几年中中辍,因为宪宗和他的高级顾问们正在为了安排 
  好未来的战斗而想尽方法加强他们的政治和财政地位。吐突承璀卷入了一桩 
                                                                        ① 
  贪污案件,被解职和流放,皇帝说,“朕去之轻如一毛耳。”809年,宰相 
  裴垍 (死于813年)实行了一系列财政措施 (这一点将在下面详述),据说 
  在811至812年税收便增加了。宪宗时税收、免税、官员的编制名额和薪水 
  等方面的一系列诏令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朝廷政策的关系都尚未得到详尽 
  的阐发,虽然这些方面的大量材料散见于各种史料之中。可是,也许可以有 
  把握地说,皇帝实行军事中央集权化的运动把唐帝国——政府和人民一起— 
  —几乎推到了它能力的极限。当然,从宪宗时代的中期起,朝廷对于国家财 
  政的讨论就越来越热烈。财政问题是太复杂了,不能很快地求得解决。 
       810年到814年之间经济上取得的任何进展,比之所感受到的政治进展 
  很可能就大为减色了。比如在812年,东北另一长期闹独立的方镇魏博竟然 
  自愿归顺朝廷,从而结束了经历四世的这个世袭节度使职位。曾经讨论过进 
  军魏博并使之完全按照长安的条件顺服的可能性,但这个方案最后被否决。 
  宪宗对它的归顺作出的反应是大量赏赐金钱,并且作出几项礼遇的表示,例 
  如准许该节度使更换更响亮的名字,以示对浪子回头后的厚爱。这种不费吹 
  灰之力的胜利看来成了整个中央集权化过程的转折点,因为长安不战而屈人 
  之兵,指顾之间就搬掉了一块战略上和心理上的大石头。 
       从814年直到819年,宪宗狠狠地打击余下的不恭顺的方镇。第二阶段 
                                                                                  ① 
  军事攻势的主要胜利是取消了淮河上游淮西镇长达60年的独立状态。 虽然 

① 这种问题是安禄山之乱后唐王朝军事战斗中习见的事,只有9 世纪40 年代的战役除外。见 《资治通鉴》, 

卷238 第7671—7673 页;彼得森:《中兴的完成》,第162—163 页。 
① 《资治通鉴》,卷238 第7686 页。 
① 彼得森:《815—817 年反对中央政权的淮西之战》,载F。A。小基尔曼与费正清合编:《中国的兵法》(麻 

… Page 371…

  淮西对长安的对立不如河北诸镇那样为人所知。但这里的问题也很重要,因 
  为淮西的形势会危及运河的交通和漕运,同时也因为淮西的军队很强大和顽 
  强。唐王朝对淮西的讨伐也开始得很有特色,因为节度使刚刚故去,他的儿 
  子吴元济想取得继承权。朝廷认为淮西的周围是忠顺的各方镇,它是孤立的, 
  所以很快拒绝了他的要求,吴元济便首开战端。可是,淮西之役旷日持久, 
  打得也很艰苦,从814年—直拖到817年秋天。中央政府的讨伐部队四面合 
  围了淮西,但他们的协调作战一度很差。官军的将军们都不肯冒全力出击的 
  危险。另外,中央政府与成德镇的冲突再次爆发,东北的这个第二条战线也 
  使他们分了心,因而不再进击。还有一件分心的事是平卢 (今山东)节度使 
  用游击队小股窜扰。平卢所关心的是不让官军战胜淮西,因为它认为它本身 
  会是中央政府下一步打击的明显靶子。平卢的恐怖分子在长安刺杀了一位宰 
  相,破坏了仓廒,而且一再在东都洛阳纵火。朝廷里的一片混乱和失望情绪 
  会压垮一个二、三流皇帝,但宪宗表现得很坚定。最后,在皇帝和宰相裴度 
   (765—839年)的统一指挥下,政府在817年年中集中了一切人力物力专攻 
  淮西的首府蔡州。三个月之后,在晚唐历史上最关键性的一次战斗中攻克了 
  蔡州和淮西镇。后来政府军奉命宽待被攻克地区的人民,这是符合宪宗对降 
  服各方镇的总政策的。只对叛乱的头目们处以死刑。818年淮西镇被正式废 
  除,它的人民此后由邻近诸镇和平地进行统治。 
       淮西镇战败后,成德也迅即屈服。忧心忡忡的成德节度使怕挨打,抢先 
  向长安送了两个儿子为质,以保证恭顺。由于河北地方最小的横海镇(8世 
  纪80年代的叛乱以后所建)也已于数月前向朝廷归顺,现在只有两个方镇还 
  未受长安的节制,它们是北京地区的幽州以及平卢。幽州从未被波及,因为 
  它在这个时期中无论如何不算最对立的方镇。宪宗在819年轻而易举地就平 
  定了平卢。当细心准备的讨伐正在进行时,平卢节度使李师道被他的部属所 
  杀。朝廷于是研究了平卢地方的情况,为了保证那里将来不再发生叛乱,他 
  们把平卢方镇一分为三。在这次胜利以后,宪宗才能感到满意,因为他几乎 
  使整个中国本部领土都重新听命于他了。 

                            中央集权化的制度保证 

      唐宪宗的中央集权化政策使三个关键性的、互相关联的经济问题趋于表 
  面化了,这三个问题就是:从8世纪80年代后期即已开始的明显的通货紧缩; 
  许多方镇在税收过程中的胡作非为;以及政府用于平叛战争中的财源不足。 
  上面提到过的809年关于税收和财政的几道诏令,是杨炎780年的改革以来 
  对付这类问题的最重要的措施,所以我们不妨对它们在这里略赘数语。 
       由于战时物资紧缺及随之而来在8世纪80年代出现的高物价已告终止, 
  并且继东南航运恢复之后谷物供应大大增多——这些促使通货紧缩的原始动 
  力又因政府长期缺铜的困难而加速发展。唐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