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特拉达 (《证据》)1967)、德梅俄里奥·阿吉莱拉·马尔塔(《将军绑架案》)1973),墨西哥的塞尔西奥·加林多(《龙套》1964、《结》1970)、埃米利奥·帕切科 (《你将客死他乡》1967、《你将有去无回》)1973)、加西亚·蓬塞 (《邀请》1972)、路易斯·思波塔(《愤怒的时候》1960、《盒子》)1967)、萨尔瓦多·埃利松多(《法拉比乌》1965)、费尔南多·德尔帕索(《何塞·特里戈》1966、《墨西哥的帕里努罗》1977)、豪尔赫·伊巴尔古恩戈伊蒂亚(《八月雷电》1965),尼加拉瓜的塞尔西奥·拉米雷斯(《辉煌时代》1970、《你怕流血吗》1975)、利桑德罗·查维斯·阿尔法马(《给我土地》1969),秘鲁的奥斯瓦尔多·雷伊诺索(《十月无奇迹》1965)和埃德蒙多·德罗斯里奥斯(《真正的游戏》1968),巴拉圭的罗阿·巴斯托斯(《人子》1959、《我,至高无上者》1974),委内瑞拉的奥特罗·西尔瓦(《欲泣无泪》1970)及阿德里亚诺·贡萨莱斯·莱昂(《便携式国家》1968)等等。
他们表现了可表现的几乎一切内容,尝试了可尝试的几乎一切形式:从初民的神话传说到扑克牌小说,从动物寓言到自娱性游戏,从语言的净化、诗化到“淫化”或解构,从时间的滞留、平行到时序的逆转、时空的错乱,从万能的叙述者到“无能”的叙述者,从平铺直叙、有始有终到形式的“非形式化”,或“开放式结构”、“复合式结构”、“组合式结构”、“套盒式结构”及“形象结构”、“心理结构”、“音乐结构”、“耗散结构”等等。
面对这繁荣昌盛,这百态千姿,人们不约而同地冠之以“爆炸”——“boom”这般响亮的字眼儿。
我们知道,在西方,“boom”常被用来比喻商品热。它使某些商品风靡一时,成为难以抗拒的诱惑。此类现象为当今消费社会所司空见惯。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拉美资本主义的畸形发展,一些国家出现了“经济奇迹”,“钱多得花不完”。转眼间,到处是洋洋大观的现代化都市、美奂美轮的摩天大楼。城市与农村拉开距离,综合国力和消费水平比例失凋。当时,在圣保罗、墨西哥城、加拉加斯、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先后出现了住房热、汽车热、电器热等等。至于拉丁美洲小说何以“热”起来,则与文学商品化不无关系。消费社会,一切都以消费为杠杆,作为精神商品的文学当然不能例外。本世纪中,拉美出版业兴旺发达,图书广告在几乎所有大众传播媒介均占有一席之地。出版商多如牛毛,且都富得滴油。然而,文学商品化客观上推动了拉丁美洲小说的发展。巴尔加斯·略萨说过:“出版商在拉美小说爆炸中牟取暴利,但也扩大了拉美小说的影响。”六十年代,拉美小说打入超级市场,销量倍增,印数惊人。以科塔萨尔的 《掷钱游戏》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为例,前者在1968年一年之间就由南美出版社一家再版三次;后者则十年之内 (1967—1976)在阿根廷一国行印四十六次之多,且不说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其他国家。不仅如此,文学商品化使许多作家走上了职业化创作道路。
同时,拉丁美洲作家身价倍增。令他们至今引以自豪、颇多感慨的是:拉丁美洲终于有了一字千金的小说家!不是吗?富恩特斯、科塔萨尔、加西亚·马尔克斯都曾以数千美元的高价,为西方刊物题词。
无疑,拉丁美洲小说的“爆炸”与西方读者的推崇是分不开的。富恩特斯、科塔萨尔都曾表示:西方读者的青睐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自智利女诗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四十年代起,拉丁美洲文学这个后起之秀引起了西方读者的普遍关注。许多作品一问世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在欧洲、北美和全世界广为流传。迄今为止,被译成英、法、德、俄、意等主要欧洲文字的拉丁美洲小说早已不知其数。象《总统先生》、《彼得罗·帕拉莫》、《城市与狗》、《阿莱夫》、《绿房子》、《百年孤独》、《启蒙世纪》、《家长的没落》等以几十种文字在全世界流行的作品亦非个别。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奖金和荣誉。不时有拉美小说在欧洲成为“最畅销书”或被闻名遐迩的西方导演搬上银幕。许多拉美作家被牛津、剑桥、哈佛等著名高等学府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灰姑娘摇身一变,登上了大雅之堂。巴尔加斯·略萨当上了国际笔会主席,米斯特拉尔、阿斯图里亚斯、聂鲁达、加西亚·马尔克斯、奥克塔维奥·帕斯、德里克·沃尔科特等接二连三地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欧美作家盛赞拉美小说。 《百年孤独》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堂吉诃德》”;《掷钱游戏》被奉若神品,仅法国就有好几个《掷钱游戏》研究会和兴趣小组。
相形之下,西方文学就逊色得多。这或许印证了法国智者蒙塔涅的预言:“新大陆辉煌升腾之日,旧世界黑暗沉沦之时。”拉丁美洲文学,尤其是小说的繁荣与同时期欧洲文坛的萧条恰成对照。难怪巴尔加斯·略萨声称:当欧洲有普鲁斯特和乔伊斯时,他们自给有余。但如今欧洲只有罗伯—葛里耶和萨洛特,他们怎能不改变态度,去关注更有趣、更生动、更迷人的外部世界?“列位不妨找找,当今欧洲文坛有几位堪称大师?寥若晨星。又有哪部作品可与 《启蒙世纪》或《百年孤独》媲美?没有。因为欧洲文学正经历着可怕衰老和危机……”拉丁美洲当代文学在林林总总、浩如烟海的世界文坛如此光彩夺目,连让—保尔·萨特也发出过类似慨叹:“执当今世界文学之牛耳者,乃拉丁美洲作家。”能不谓之神奇乎?
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步欧洲作家后尘达数百年之久的拉美作家居然赶上和超过了他们的老师。世界文学的中心第一次移到了南美大陆。世人再不能对他们视而不见。多少人通过他们绚丽多彩的传神妙笔,领略了南美热带丛林那令人触目惊心、魂销神迷的奇风异俗和社会现实,从而对拉丁美洲文学更加“趋之若骛”(英国评论家约翰·布拉什伍德语)。
诚然,拉美文学的崛起首先受惠于欧洲文学。自三十年代博尔赫斯翻译卡夫卡的作品到六十年代《尤利西斯》的全译本在拉美发行,古往今来西方文学乃至许多东方文学的名家名作被一股脑儿地翻译介绍到拉丁美洲,造就了一大批集创作、翻译与评论于一身的学者作家。此外,二十世纪中叶崛起的拉丁美洲新一代作家大都直接经受了欧美文化的熏陶和当时欧洲文坛涌动的形形色色思潮、流派的冲击、洗礼。其所以如此的原因是拉丁美洲同欧洲、美国之间的难以割舍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政治经济关系,当然还有拉丁美洲国家各式各样的专制制度。
嘲弄历史者,终究要被历史嘲弄。拉丁美洲独裁者的命运无不印证了这一规律。早在十九世纪初叶,代表封建大地主阶级的“考迪罗”政权就曾使大批拉丁美洲作家流亡欧洲。譬如,开拉美浪漫主义先河的埃斯特万·埃切维里亚和拉美反独裁小说鼻祖萨尔米恩托都体验过流亡生活。他们先后远涉重洋,到达法国和英国,受到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熏陶。不久,他们“浪子回头”,把浪漫主义精神带到了拉丁美洲,对拉丁美洲文学乃至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十世纪,从“考迪罗”脱胎而来的“猩猩派”独裁统治继续蔓延滋长,使无数志士仁人背井离乡、亡命海外。像卡彭铁尔、阿斯图里亚斯、加西亚·马尔克斯、巴尔加斯·略萨、何塞·多诺索、卡洛斯·奥内蒂、罗亚·巴斯托斯、科塔萨尔等当代拉丁美洲小说家年轻时都曾流亡欧洲、美国,受到欧美文学的直接影响,但此后他们不仅义勇之气依然,而且比以往更擅文章,益发成了拉美人民反对专制制度的中坚力量。
不言而喻,拉美当代作家成功的秘诀是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也即我国“五·四”作家所取法的拿来主义;是正确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继承与扬弃、借鉴与创新的关系。一如青年鲁迅,加西亚·马尔克斯摹仿过。诚如他多次声明的那样,他摹仿过卡夫卡、海明威、乔伊斯和福克纳,然而却以登峰造极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闻名于世;科塔萨尔说爱伦·坡给了他想象的尺度,伍尔夫给了解打开心灵奥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