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客,甄长伯。’等到王莽篡位后,疏远了甄丰,甄丰因此愤愤不平,最后获罪被诛而死。”刘秀听了这话之后,哈哈大笑,对朱浮说:“不至于吧!”
不过,话虽如此,刘秀对彭宠的印象,从此大为恶劣。不过,刘秀此刻正在忙于剿匪,无心安抚情绪失落的彭宠。后来,彭宠也知道了朱浮密奏自己言行之事,对其大为不满。几天后,失望至极的彭宠离开蓟县北返渔阳。从此,彭宠的心中,埋下了怨恨的种子。一年多之后,渔阳地区烽烟再起,与这件事情的发生有着极大的关系。
除了彭宠以外,刘秀的夫人郭圣通的舅舅―――真定王刘扬,拥兵十余万,雄踞河北中部。刘扬对于刘秀,虽然结了亲,但是他心中究竟有无异谋,此时也不得而知。
不仅是彭宠、刘扬二人,河北各地的官吏们,对于刘秀不满的人也大有人在。这主要是由于,刘秀来到河北满打满算还不到三年,他对各地的恩惠还没有深入人心。
总体来看,更始三年的五月,刘秀虽然彻底肃清了流民军势力,在表面上基本统一了河北全境,然而他的统治并不稳固。河北三州之地,依旧波诡云谲,危机四伏,还充满无穷的变数。
不过,在此时的刘秀看来,现在河北已经安定下来了。此刻,他踌躇满志、雄心勃勃,他要开始班师南下了。他的心中,酝酿着新的计划:挥师南下,夺取洛阳,与群雄争夺天下!
就在大军即将启程南行之际,有人突然来报:督护将军贾复伤愈归队,前来报道!三个多月前,身负重伤、生命垂危的贾复居然没死,竟然奇迹般地活过来了,真是令人称奇。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贾复的伤刚刚痊愈,还没休息几天,他就等不及了。听说刘秀在蓟县,他就迫不及待地跑去追赶大部队。刘秀大喜:“快叫他进来!让本王好好看看!”
刘秀看到一个生龙活虎的贾复安然归来,非常高兴。刘秀大笑:“贾君文,你小子没死啊!”他又说:“有朝一日天下太平了,治国安邦还指望着你呢!今后,你小子再这么鲁莽,本王绝不答应!”贾复笑着回答:“末将遵命!再也不敢了!”刘秀对于人才的爱护,就是这么用心。
在他的心目中,贾复文武双全,是个治国安邦的大才。刘秀想把他保全下来,将来天下太平了,还要重用他。然而他作战太勇敢,有些过于逞匹夫之勇。经常奋不顾身,和普通士兵一起,带头冲锋。这次虽然受了重伤,幸而大难不死。从此,刘秀出于贾复安全的考虑,不再让他担任方面军主将,不到万不得已,不许他单独领兵出征。即便出征,只是让他作为将军之一参加作战。由于刘秀的保护性措施,贾复的战功与其他如吴汉、耿弇、冯异、岑彭、来歙等诸将相比,逊色了许多。
看到贾复安全归来,流窜到北部边陲的流民军也已经被基本消灭,刘秀下令班师回邯郸。
六月中,大军走到中山国境内,汉军诸将再也等不及了。他们心中再也按捺不住,向刘秀提出了一个强烈的要求:请大王龙飞九五,就此登基!
(二十二)江山谁属
时代呼唤英雄,历史的潮流也在呼唤着英雄。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英雄出现。他们应运而生,顺应着历史的发展潮流,书写着一页又一页辉煌的篇章。
刘秀,这位从民间走出的布衣豪杰,他有这个运数吗?在中国两千年来的帝王中,布衣出身的开国天子有三位:刘邦、刘秀、朱元璋。然而,这三人之中,惟有刘秀是经历过稼樯艰辛的人。刘邦是亭长出身,朱元璋则是僧人出身,都没有下田种过地。而刘秀则不然,他虽然是名义上的舂陵汉朝宗室,实际上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夫。二十多年的农民生涯,使得他饱偿人世的艰辛。在舂陵,他顶霜冒雨,春种秋收,还要亲自赶着打出粮食的粮食到市场上去贩卖,借以养家糊口。正是因为他长期在民间,久历艰难,深知民生疾苦。他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实在是来之不易,无比艰辛。
这一次,出面的可不是马武,而是首席大将军吴汉。吴汉代表诸将当众提出:“请大王早正大位,就地登基。”
对于吴汉等人的建议,刘秀依旧毫不理睬。全军走到常山国平棘县(今河北省赵县),诸将再次请求刘秀称帝,刘秀还是不答应。诸将非常失望,悻悻离开。
那么,此刻刘秀在想什么呢?刘秀此刻,心中在考虑三个问题:
第一,如果此时登基,时机是否恰当?是否在等等,等到拿下洛阳或者长安再说?
第二,称帝之后,必然成为天下群雄的众矢之的,有把握取胜吗?纵然自己兵强马壮,然而早建帝号,是否妥当?能够应付的过来吗?
第三,自己所有的亲属,包括结发夫人阴丽华、大姐刘黄、三妹刘伯姬、大哥的两个遗孤刘兴、刘章都在南阳郡的宛城,全部被更始政权控制着。养父刘良一家,也跟着刘玄进了长安。自己要是称帝,就等于和刘玄彻底撕破了脸皮,这些亲属们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正是基于这三个原因,刘秀一直在犹豫。
这一天,诸将劝进无效,黯然退下之后,只有前将军耿纯独自留下。他慨然向刘秀进言:“普天之下的名士、猛将,他们抛弃了亲戚骨肉,背井离乡,跟着大王栉风沐雨,征战四方。他们披坚执锐,冒着飞矢流石,在战场上拼命厮杀,究竟是为了什么呢?还不是为了攀龙附凤,图谋子孙富贵!大王!您要是登基称帝,我们这些人就是开国元勋!假如大王做了天子,完成了复兴汉室之重任,则可万古流芳!我等若做了开国元勋,也落得一个青史留名。这些问题,大王您考虑过吗?各有所图,各成其志,也是人之常情啊!可是,大王如今却迟迟不正位号,实在不妥。末将以为,如果使得名士、猛将们感到绝望的话,就会觉得跟着大王继续干没什么出息,也没有什么前途!时间长了,就会心生去意。如果您再不登临大位,则‘名不正言不顺’,大家都有回家养老的想法了!既然是无所作为,何苦留在这里呢?众人一散,也就难以集合了。”
对于耿纯的一番肺腑之言,刘秀听了,非常感动。他凝视着前方,若有所思地说:“嗯,这还真是一个问题。耿将军!你先回去安歇,让本王再好好深思一下。”
次日,大军继续南归。这一天,汉军走到鄗城这个地方,距离邯郸也就不远了。
在鄗城,刘秀派人把孟津将军冯异与天井关守将、关内侯王梁从河阳县的河内郡召来,了解四方的动静。二人闻命,立即北驰。拜见了刘秀之后,也是发表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冯异说:“以末将看来,刘圣公必败无疑,宗庙社稷当然应该由大王您来继!末将以为,大王应该遵从众人的意见,早正大位!天予不取,反受其殃。请大王早做决断。”
听了冯异的话,刘秀下了决心:大丈夫做事,应当当机立断。顾不得许多了!登基!
于是,计议遂定。然而,登基称帝是大事,必须搞的隆重庄严,不能让人看作是儿戏。具体程序怎么搞呢?对此,刘秀也不太懂,于是就命冯异在暗中搜集历史资料,秘密操作此事。
此时,恰好有个叫做强华的儒生从长安赶来,向他及时地献上了一个谶符。这个强华,是刘秀当年在长安求学时的同班同宿舍同学。此次,他为刘秀献了一个名叫《赤伏符》的谶符。谶符上说:“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这个谶符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的“卯金”,就是“劉”字。四七二十八;也就是说,自汉高祖刘邦与项羽约定共分天下(西元前二零三年),一直到刘秀平定河北(西元二十五年);合二百二十八年;这就是四七之际的含义。也有人说,这是说刘秀是二十八岁起兵;所以说是“四七之际”。还有人说,这是说刘秀麾下的云台二十八将;正好应了四七之数。
在冯异的暗中操作之下,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就连祭祀天地、神祗的祝祭之文也命人写好了。
祝文中说:“皇天上帝,后土神只,眷顾降命,属秀黎元,为人父母,秀不敢当。众下百辟,不谋同辞,咸曰:‘王莽篡位,秀发愤兴兵,破王寻、王邑于昆阳,诛王郎、铜马于河北,平定天下,海内蒙恩。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谶记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
要登基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