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②明代封建专制王朝的衰亡。明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它的产生、
发展和衰落时期。这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1620~1644年,明代
社会进入其发展的末期。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张献忠领导农民
① 沈德潜等: 《元和县志》卷一○。
… Page 64…
起义,推翻了明王朝276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后来,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镇
压李自成起义军,占领北京,随后,满族建立了大清王朝。促使明封建王朝
衰落和灭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明代中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6世纪,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
不仅冲击了明代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且也动摇了明代封建制度
的经济基础,从而促使了明王朝的衰亡。所以,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明代的
旧生产方式起着解体作用。
第二,明代末期,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和剥削的加强,激化了社会阶级
矛盾。这个时期,明代政治腐败,神宗“二十余年深居静摄,付万事于不理”
① ②
,贵族地主生活奢侈腐化,“勋戚宗绅,竞尚侈靡”,并通过土地兼并、
重税、高利贷剥削等手段,掠夺民财,诱发了人民反封建税租的斗争。人民
的反封建斗争,又导致了生产停滞,国家财政收入减少,政治不稳定,军队
瓦解,农民贫困破产,所有这些都加深了明代社会的经济危机。这说明,明
③
末已处于“溃败不可振救”的社会形势。
第三,16世纪初到17世纪初,即1514~1626年,葡萄牙、西班牙、荷
兰等西欧殖民者,以经商贸易为名,入侵广东、福建、澳门、台湾、澎湖等
地进行非法贸易和经济掠夺,占领了一些地方。西欧殖民者的入侵,在一定
程度上加深了明代社会的经济矛盾。
第四,人民进行各种斗争反对明朝统治。明代末期,封建统治者对人民
的残酷统治与剥削,促使了阶级斗争的兴起和发展。人民反封建的斗争形式:
一是抗租夺地斗争。1602~1628年,苏州、梧州、武昌、泉州、景德镇等地
农民举行了多次抗租夺地斗争。二是抗税斗争。1596~1603年,湖北、山东、
广东、云南、福建、陕西、辽东的工商业者、市民进行了反加征税捐的斗争。
三是农民起义斗争。明末,全国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反对明朝统治。这些斗
争削弱和动摇了明代的统治。1644年,李自成等领导农民大起义,推翻了明
代的封建统治。
① 《神庙留中奏疏》卷二,吏部;杨鹤:《圣躬静摄多年疏》。
② 《长治县志》卷八,风俗。
③ 《明史·光宗本纪》卷二一。
… Page 65…
2。日本经济
公元645年,日本在大化革新以后,建立了古代天皇制的奴隶社会,形
成了以天皇为中心的统一国家。12世纪初至15世纪中叶,在日本封建社会
中,出现了封建割据,经济发展缓慢。16世纪中叶,日本封建主织田信长重
新统一日本,经济逐渐恢复与发展。从16世纪至17世纪,日本的经济发展
经历了镰仑、室町、江户三个朝代。各个幕府为了巩固封建经济,基本上都
实行封建土地领主制。17世纪初,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为巩固封建制
度,除实行封建土地领主制外,还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锁国政策。17世纪上
半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封建制度开始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逐渐萌芽。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较西欧先进国家晚一些,直至明治维新以后,
日本才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后来逐渐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近代前期,
日本经济发展情况如下:
(1)封建土地领主制和农业生产
①封建土地领主制。农业是日本封建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而土地则是
日本农业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所以,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日本封建剥削制度
的基础。
在近代前期,日本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时期,都是实行封
建土地领主制。所谓封建土地领主制,就是封建贵族地主占有土地的一种土
地私有制度。它是一种纯粹封建性的土地占有组织和发达的小农经济,但它
不同于西欧国家的封建土地领主制,因为日本的领主制具有相对的稳固性,
小农经济具有更多的闭锁性和停滞性,经济独立性也较小。在封建土地领主
制度下,领主占有土地,农民没有土地。日本的土地占有形式,大致是:德
川家康大封建领主的领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 25%;各藩大名(大封建领
主)的领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0%;天皇及神社的领地分别占全国耕地面
积的0。5%至1。2%左右。日本的封建领主利用土地占有权,对农民进行残酷
的剥削。
②封建剥削制度。日本封建领主制的一个特征,就是领主不直接经营土
地,而是将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农民进行分散经营。“每户农民平均租种土地
①
约2町步(一町步折合0。99公顷)” ,“大部分农民租种土地约5反 (1
②
反计折合1。4市亩”)。由此可见,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只有世袭耕种土
地权。封建领主利用出租土地,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地租剥削和超经济剥削。
封建领主利用地租和赋税 (即年贡)剥削农民,农民向地主既交纳地租,又
③
缴纳赋税。年贡一般用实物交纳,年贡额“约占农民收获量60~80%”。
农民除交纳年贡外,还须交纳有关割草、捕鱼、狩猎、制盐、过桥、行船等
各种杂税。此外,农民每年还要用一定时间无偿地为领主服劳役。农民交纳
年贡和杂税后,所剩无几。因此,造成农民日益贫困,且又限制了商品经济
的发展,从而推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进程,使小农经济具有更大的停滞性和
闭锁性。
① 樊亢等主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简史》,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第285 页。
② 井上清等: 《日本农民运动史》,三联书店1957 年版,第7 页。
③ 股部之总: 《明治维新讲话》,三联书店1957 年版,第6 页。
… Page 66…
③农业生产。从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日本德川幕府和260个藩,为
了维护封建制度,增加财政收入,开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德川政权发展农
业的政策措施有以下几条:
一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1643年,德川幕府颁布了禁止买卖土地法令,
其目的是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维持佃农数量,促进农业发展,保证年贡收
入,抑制工商业的发展。
二是实行奖励垦荒政策。德川政权颁布开垦土地政令,鼓励农民开荒,
扩大耕地面积,发展农业。同时,提倡农民改良农具,使用长床犁,兴修水
库,使用基肥、鱼肥、豆饼、酒糟等肥料,发展经济作物,促进了农业的发
展。
实行上述政策措施,促进了农作物(如稻谷等)、经济作物(如棉花、
亚麻、茶叶、甘蔗、蓝靛、烟草等)和养蚕业的发展。
(2)工商业的发展
尽管日本的德川政府实行“重本抑末”政策,但工商业、市场、行会等
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①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分工的
发展,手工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由于商品经济冲击了自然经济,大量贫困
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离开农村,走向城市找职业谋生。于是城市聚集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