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城市安全警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3~5倍。我国各类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约占GDP的2%),相当于每年损失两个三峡工程,是1000多万个职工一年的劳动价值,是一亿农民一年的收入。     
    我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远超其他产煤国家事故死亡总和。2004年上半年全国煤矿发生事故1736起,死亡2644人。每生产百万吨煤炭,平均就有近3名矿工遇难。美国的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仅为0。03,一年死亡仅30多人。    
    中国典型的工业生产事故有:    
    ①1991年4月21日山西三交河煤矿瓦斯爆炸,死亡147人,重伤6人,造成经济损失295万元。重要问题是违反矿法造成的。    
    ②1979年9月7日,某厂液氯钢瓶爆炸,102吨液氯扩散,造成死亡59入,伤1 200人,污染面积7。35平方公里,疏散人口8万多。    
    ③中国制药企业最惨重的事故1982年3月9日发生在福建福鼎制药厂,造成65人死亡,35人受伤,经济损失34万元。原因是由于出口任务紧而盲干引发的重大责任事故。    
    ④建国以来的最重大毒气泄漏事故发生在1991年9月3日,江西上饶溪镇车运甲醛泄漏事故造成死亡37人,中毒595人,受灾面积27万平方米,使全镇迁移。这是一起知法犯法的重大责任事故。    
    ⑤纺织行业最严重事故是1991年5月30日发生在广东东业私营制衣厂的火灾,造成女工72人死亡,47人受伤。由于管理混乱,造成逃生无路。    
    ⑥世界矿山事故伤亡吉尼斯记录发生在中国本溪湖矿山,发生于1942年4月26日,造成1572人死亡。    
    死亡人数应该作为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吗    
    2004年7月媒体集中报道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则权威消息,是个好消息。可是读了以后,总觉得心头堵得慌。那则消息通报了2004年上半年各地安全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同时公布了上半年安全生产有关死亡“控制指标”的统计数据。统计称,2004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总体完成较好。全国32个统计单位中,有24个单位完成了安全生产总的控制指标,占75%;28个单位完成了工矿商贸安全控制指标,占88%。大多数省区安全状况好于2003年同期。7个统计单位没有完成上半年安全生产总体控制指标。在这个统计数据中,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指的是死亡人数。那么,没有完成任务的7个单位就不用说了。即便是完成了任务的24个单位,死亡人数也是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尽管上半年全国各地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总体完成较好,但也死了6万多人。    
    目前我国正在经历着1949以来第五次事故频发高发期。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几年,全国每年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都在100万起以上,因各类事故死亡的人数,每年都在13万人以上,平均每天就有380多人丧生于各类生产事故。2003年全国发生各类伤亡事故963976起,死亡136340人。而每年因事故伤残的人数,则在70万人以上。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大体上在1000亿元以上,加上间接经济损失,则高达2000多亿,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但是,把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确定为死亡人数,以超过还是没有超过事先确定的死亡人数,作为完成还是没有完成安全任务的标准,似乎有些“残忍”。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领导,接受的任务是允许一年死几个人、几十个人。没有完成任务的难辞其咎,自不必说。少死了人,完成控制指标任务的,难道就可以视为过关,喜形于色?倘若是连续几年少死了人,被视为政绩突出,而加官晋爵者,则更不知是何滋味。    
    不可否认,“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要生产就难以完全避免一定的伤亡。但定出死亡人数作为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从而成为安全生产好坏的重要依据,于“理”也许说得通,于“情”则令人难以接受。安全专家认为,安全事故频发,既有投入不足等物的方面原因,也有安全意识、安全管理等人的因素。但是,归根结底都是人祸而非天灾。从最近发生的井喷、矿难、沉船、暴雨、雷击等特大事故看,也主要是设备缺陷、作业条件简陋、违规操作和黑心老板见利忘义等人为原因酿成的恶果。是人祸就可以避免和预防。研究人员曾经归纳出一条“事故法则”,称每起严重事故的背后是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和1000起的事故隐患,如能消除这些隐患,就可避免事故。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告诉员工,事故是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的。而把死亡人数作为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并层层分解下达,事实上在承认,事故不可以避免,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现象,甚至还认为一定的伤亡率是有“科学依据”的,使人们在对事故发生的认识上产生严重偏差。    
    我们该如何尊重生命    
    世界上最宝贵者莫如生命,任何形式的生命都应该得到人之尊重。杀生害命是最恶劣的行为,今人任意破坏生态环境,为物质欲望所驱使而无视于环保的需要,只强调人类自己的生命而不顾地球上别的生命形式的生存权利,甚至为了满足人的一己私利而不惜以其他生命为代价,这都是伤害生灵、虐杀无辜的犯罪。环顾当今世界,一己的私欲可以引起战祸,一念的仇恨可以施于种种恐怖事件,一种时尚吃法的背后却是多种野生动物生命的完结,一点贪婪之心可以不惜铤而走险制造假货而谋财害命,不尊重生命的行径已达到极点。自然界中所有生命和非生命存在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互相依存,互为发展演进的条件,共同组成承载人类文明大厦基石的生态系统,从而决定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长期稳定发展最深厚的基础。生命体和其存在的生态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即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世间上,每一个人的人格都需要获得尊重,每一个人的拥有也都应该受到保护。现在的自由权、智慧权、财产权都是无比的重要,都应获得人的尊重,何况生命?因此,世间最宝贵者,即为尊重生命;最恶劣者,就是残杀生灵。在高呼“吾爱吾国,吾爱吾家”之余,岂能不惜生爱命乎?     
    让劳动者的生命赋予无价生命的尊严    
    2004年4月,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举办的专题研讨会上,美国杜邦公司介绍了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理念和经验。杜邦的安全管理被称为全球工业界的典范,甚至许多航空公司都在引进杜邦的管理系统。在杜邦公司,所有的安全目标都是零,包括零伤害、零职业病和零事故。在杜邦看来,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他们有近乎苛刻的安全指南。安全指南告诫员工:“若不能肯定某工作是安全的,就不要做。”从修一把锁到换一个灯泡,在杜邦都有极其严格的程序和控制。在走廊上,没有紧急情况时不允许跑步,上楼梯必须扶扶手。有200多年历史的杜邦公司,超过60%的工厂实现了“0”伤害率。杜邦目前在中国的27家独资及合资企业和3个分公司,在安全生产方面均实现“0”伤害率。    
    对照杜邦,我们应该感到羞愧。矿山是工业生产中最危险的行业,每年造成的死亡数占生产事故死亡数的60%,建筑业也是生产事故较严重的行业,每年造成的事故伤亡人数占生产事故总伤亡的25%左右。从近年来屡禁不止的呈周期性爆发的重大伤亡事故来看,更多、更大、更深层的原因是一种理念隐患在作怪。比如被建设者称为边设计、边施工、边预算的“三边工程”;比如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违反科学施工规律,盲目地抢进度,致使施工过程中发生重大伤亡事故。西北电力建设四公司扩建三号冷却塔时,为了赶施工进度,上午搭架子,下午搭模板,晚上浇注混凝土施工导致模板及支架全部倒塌,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施工安全防护过程中的“偷工减料”更是草菅人命,近年来发生的重大伤亡事故中,40%是由此引发的。部分建筑承包商不是在科学管理上下工夫,而是把降低成本、挖潜增效的眼光和手段放在对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上,一些本该花的钱和施工中必需的防护、配套设施或被削减,或被简易化,或凑合着干。一句话,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把职工不当人,把工期、把效益、把政绩看得高于人的宝贵的生命。    
    既然,以死亡人数作为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于“情”人们难以接受,于“理”也并非“硬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