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街兄辛魇干硗觯艟油督盗伺丫3⒕劝芰艘徽蟆
殷孝祖生前对手下将士不够信任,很多人都不愿跟着他拼命,这也是导致他阵亡的一个小原因;沈攸之正相反,懂得体恤军情,上下关系搞得很好。殷孝祖死后,他率众推举位秩高于他的宁朔将军江方兴为统领,恰到时宜地稳定住了军心,朝廷军因祸得福,士气不降反升。
江方兴率领诸将进击,与刘休仁的军队会战大破陶亮的军队,孙冲之在附近筑的两座城垒,也被攻拔。陶亮急召孙冲之退军鹊尾(今安徽庐江境内),留龙骧将军薛常宝守赭圻,自己则率领大军,及其他各营部众,共保浓湖(今安徽繁昌西)。刘子勋的军队全面转入守势。
邓琬并不轻易认输,他又调遣豫州刺史刘胡,率领步兵三万,铁骑两千,前去增援,总计十几万军队驻扎在鹊尾。
刘休仁的军队也有十万之众。他对将士相当不错,抚恤部下,吊死问伤,使得朝廷军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士气。沈攸之率领诸军进攻赭圻时,人人都浴血奋战,不仅大败刘胡派来的运粮军,还乘势攻破了赭圻城。
不过这时在鹊尾的叛军数量仍然相当之众。邓琬见两军对峙已久,毫无进展,又命尚书左仆射袁觊统领征讨诸军事,率领雍州(即襄阳)的军队,以楼船千艘、兵士两万,顺江东下,前往鹊尾增援。
袁觊在刘骏朝中做的是侍中,哪里懂得打仗。他到了军中,不穿军装,不提战事,也不给将士们做思想工作,谈的话题全是些诗赋文章等无关大旨的东西。刘胡等人向袁觊借取襄阳方面的军资,他又说:“我家里还有两座宅院没造好,正需要资金呢!”又是一个想发国难财的家伙,众将对他大失所望。袁觊听闻传言“建康米贵,斗至数百”,认为不需要用兵,朝廷军自会不战而溃,只待在原地消耗军粮。
朝廷军方面很快有了行动,刘休仁听从龙骧将军张兴世的建议,派他选七千战士、两百艘快艇,寻找机会占据叛军主力的上游地区。
张兴世的船队并不急进,他每天率众船溯流而上走一小段,眼看刘胡要出兵的时候,马上又退了回去,反反复复好多天。刘胡感到可笑,说:“我都不敢绕行直取京城,张兴世算什么东西,还想轻松地跑到我上游去么?”不再认真防备。
一天深夜,时值四更,江上刮起了东北风,张兴世突然下令扬起船帆,出船向上游冲去,迅速通过了鹊尾。刘胡发觉时,已经晚了一拍,他立即派遣部将胡灵秀带着军队沿东岸追赶,监视张兴世的动向。
次日傍晚,张兴世行到景江浦停留扎营,胡灵秀也就地扎营观察虚实,同时等待刘胡的后继军队。不想这又是张兴世的障眼法,他乘着夜色,秘密派部将黄道标率领七十艘快艇直趋上游的钱溪(今安徽贵池东),布置营寨。
胡灵秀在东岸等了一天,正纳闷对方没动静呢,张兴世就拔营疾进,扑向扎营完毕的钱溪水寨。胡灵秀这才发现上了大当,再要阻拦可来不及了。
刘胡得知钱溪被占,便亲率大军围攻。张兴世以逸待劳,看准敌军转入港湾的时机,以数百精兵击败了刘胡的军队。而此时下游的沈攸之、吴喜等人也开始进攻浓湖的袁觊,为张兴世分忧。
刘胡派人沿岸向下游喊话,说:“钱溪已经被打下来啦!”沈攸之笑着对左右道:“不用怕,这是刘胡在使诈。如果钱溪真的丢了,我们的七千将士里至少会有人逃回来报信的;必是他们打了败仗,想扰乱我们的军心呢。”继而上游的捷报传来,军心振奋,袁觊等人则惊恐不已。
由于张兴世截断了上游的水路,邓琬的军粮再也无法抵达浓湖,叛军终于丧失斗志,出现了内讧。刘胡与袁觊先后弃营西逃,于途中被杀。袁觊留下的十万士兵全部向刘休仁投降。
寻阳城里的邓琬享受了几个月的荣华富贵,就这么到头了。他的吏部尚书张悦与左右一合计,把他骗到帐中,砍下人头,向朝廷请降。沈攸之的军队进入寻阳城,斩杀了年仅十一岁的晋安王刘子勋。其余拥戴刘子勋的亲王一律赐死。
刘骏的儿子还剩下十个,有些还只有几岁。为免除后患,刘彧接受了刘休仁的谏言,将他们赐死,相关的亲信同党全部斩首。不知道这算是第几起对内大屠杀了。
南方基本安定下来了,离建康较远的州郡原本都支持刘子勋,现在只好派使者向皇帝投降。驻守在淮北的薛安都、崔道固、沈文秀等人,由于要防御北魏的威胁,实力都不弱。对于他们的请降,刘彧合适的做法应该是,赦罪安抚。可刘彧以为自己的军队无往不克,执意要向淮北诸镇示威,他派遣张永和沈攸之率领重兵北上,迎降薛安都。
薛安都正在犹豫不绝,见朝廷派大队人马来他的徐州,只好一咬牙,向北魏献质子投降。北魏方面当然是热烈欢迎,派出镇东大将军尉元等以一万骑兵从东路救援彭城,又派镇西大将军拓跋石等从西路救援悬瓠。
彭城就这么被魏军占领了。张永、沈攸之的军队不但没能对彭城形成任何打击,反而遇到了尉元与薛安都骑兵的前后夹击,全军覆没,两名将领只身逃回南方。刚刚在内战中打了胜仗的宋军便在外战中遭受了沉痛的惨败。
彭城既失,北面的青州、冀州、兖州、徐州也就守不住了,纷纷归降北魏。宋文帝三次北伐争夺了数十年的北方边境,因为宋国自身的内乱,就这么一退千里。刘宋的淮北国土全部丧失,南北朝也进入了划淮而治的新时期。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将面临全新的考验。
请看下部《明主昏君》。
《南齐书·魏虏传》中记载了一件事:南朝与北朝通使,魏孝文帝拓跋宏十分敬重南齐的大臣,每次都亲自迎接使者,相谈甚欢,恨不得自己手下也有这么优秀的大臣。他经常对大臣们感叹:“江南多好臣。”有个叫做李预的秘书令,乃是以前曾给拓跋珪作文化启蒙的李先的曾孙,就对答道:“江南多好臣,岁一易主;江北无好臣,而百年一主。”意思是说,陛下您说江南多好臣,怎么就隔三岔五地换皇帝,咱们江北无好臣,皇帝却很少变更啊。据说孝文帝一时惭愧,半晌没说一句话。
南北朝就是这样一个反差强烈却又趣味盎然的时代,一边是昏君频繁更替,一边是明主励精图治。我们不妨顺着时人的目光,来重温那段明主与昏君们的故事。
故事该从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突然去世说起。
和平六年(公元465年)的夏天,北魏国都平城内外人心惶惶。基本上每年夏天都要起驾去阴山以北
避暑的皇帝拓跋濬,除了开春时到附近管涔山上的楼烦宫接见各方朝贡的使者,一直呆在平城,没有任何外出的动静。这个现象不禁引发了市井间的各类八卦。拓跋濬是一位十分勤政的皇帝,每年都要颁布大量的诏书,并且经常到地方上去探访民情,十几年如一日,为何今年格外安静呢?
不祥的预感不幸成为现实,皇帝的身体出了大问题。北魏的皇帝多有早熟的现象,十一二岁监国,十三四岁就大婚生子的情况很多见。早熟带来的问题往往是早衰,事实上北魏一朝的皇帝寿命都比较短,但是头几个皇帝,无论是被杀的拓跋珪、拓跋焘,还是体弱多病的拓跋嗣,都活到了三四十岁的年龄。只当了太子监国而未登基的拓跋晃虽然只活了二十四岁,但我们以前说过,他的死是宫廷争斗的结果,算是一个特例。拓跋濬才只有二十六岁,本不该是大渐的年龄,怎么就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倒下了呢?
人们于是猜测,拓跋濬很可能得了某种急病,在这年的夏天发作,让身边的御医们猝不及防,以至于就这么一病归西了。夏天移驾气候凉爽的北方避暑消夏,是占领中原的游牧民族皇帝保持的一种习俗,从北魏、金、元到清,概不能免。这些皇帝们尽管平日里骑马打仗,身体壮硕,却常忍受不了酷暑的天气,对于南方人而言十分平常的三十多度的高温,对于他们简直就是世纪灾难,并且还容易诱发各种疾病。拓跋濬不知怎的着了道,还没来得及起驾离宫就驾崩了。(勤政的皇帝享祚时间总是偏短,前有拓跋濬,后有
雍正,皇帝这份工作有时候也可以是玩命地干的)好容易平安了一段时间的北魏统治阶层,围绕着帝位和权力,又要发生新一轮动荡了。
拓跋濬的太子是长子拓跋弘,年仅十二岁,虽说三岁时就被立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