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章,以台湾话文书写,许多修改的部分将台湾话文改为北京话文,可能是赖和的笔迹。其五章的标题依序是:“立志”、“苦斗”、“慈善家的假面具”、“迷梦”、“曙光”。依第一章情节的发展来看,杨逵有意将自己参加农民组织的斗争经验融入其中,可惜未能完成。
《红鼻子》为日文作品,发表于《台湾新报》1944年4月以后,是长篇小说《侵略者》第一部分。此在杨逵剪辑报资料中所发现,剪贴封面里有杨逵笔迹条列长篇小说《侵略者》之五章标题如下:“1。
赤鼻,2。 牺牲,3。 侵略;4。若人,5。 新生”。目前仅见《红鼻子》一章。
《剁柴囝仔》写于1932年4月14日,为台湾话文创作,未曾发表。光复以后,正值人生壮年的杨逵,在1946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鹅妈妈出嫁》之后,也曾雄心勃勃地计划多写几篇小说,以历史见证者再现台湾的历史影像和社会现实风貌。更何况,作为小说家的杨逵,毕竟留给小说史的作品数量还不够丰富,毕竟还没有从容而完整地实现长篇小说的创作心愿。然而,漫长而辛酸的日据时期,不断剥夺杨逵这一代作家的生存权利和写作空间,并造成艺术的“难产”和低产;原本渴望在战后初期的文学再出发,又不幸因绿岛冤狱而中断。这一切,诉说着小说家杨逵无法自由伸展创作理想的太多遗憾与愤懑,更见证了台湾一代新文学作家颠沛流离的时代命运。
一、主题形态:殖民地创伤与抗争精神
杨逵的文学创作,缘起于创伤性的殖民地生存经验。
日据时期的历史背景下,异族统治造成的殖民地痛苦,以及被压迫人民英勇不屈的反抗斗争,不能不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台湾人的生命过程。对于杨逵而言,他在十岁那年所感受到的创伤性童年经验,也就是1915年家乡台南一带发生的噍吧哖事件,则成为影响他一生志向和文学创作的精神根源。日本殖民者对台湾人民残酷的大屠杀,除了引起杨逵强烈的仇恨,还留下难以磨灭的恐怖印象。而中学时代读到日本人秋泽鸟川所著《台湾匪志》激起的心灵震撼,却更令杨逵精神轰毁。多年之后,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孩子》、《“日据时代的台湾文学与抗日运动”座谈会书面意见》、《我的回忆》、《台湾新文学的精神所在》、《殖民地人民的抗日经验》等一系列文章里,杨逵多次提及这些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
我决心走上文学道路,就是想以小说的形式来纠正被编造的“历史”,历来的抗日事件自然对于我的文学发生了很大的影响。杨逵:《“日据时代的台湾文学与抗日运动”座谈会书面意见》,写于1974年10月30日,收入《杨逵全集》第10卷(诗文卷·下),(台南)国立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筹备处2001年12月版,第388页。
明明是对日本压迫政治的反抗,但在书中却被当作“匪贼”来处理,我深感这是对历史的歪曲。我决心研读自己所喜欢的小说,并想藉小说创作,来矫正这被歪曲的历史。戴国煇、若林正丈:《台湾老社会运动家的回忆与展望——杨逵关于日本、台湾、中国大陆的谈话记录》,原载《台湾与世界》第21期,1985年5月;收入《杨逵全集》第14卷(资料卷),(台南)国立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筹备处2001年12月版,第272页。
痛感于日本殖民统治者的暴力与谎言,震惊于权力话语对历史的编造和歪曲,杨逵乃萌发强烈的创作冲动。通过文学叙事来纠正被编造的历史,还原和见证殖民地台湾的生存真相,就成为他创作的最初动机,并延伸出他一生追求的文学方向:
我生长在日本的异族统治下,我成人以后从事的无论是实际行动的文化运动、农民运动或工人运动,以至后来的文学创作,无不是跟我整个反侵略、反帝国殖民政策、反阶级压迫的根深蒂固的思想有关,直到今天,我的文学观依然如此。杨逵:《台湾新文学的精神所在——谈我的一些经验和看法》,原载《文季》第1卷第1期,1983年4月;收入《杨逵全集》第14卷(资料卷),(台南)国立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筹备处2001年12月版,第40页。
正是基于用文学书写解构殖民叙事创作动机,杨逵一生都在以“放胆文章拼命酒”的抗争姿态,来写那种“反映时代,带动时代”的小说,这使他与赖和一道,成为台湾抗议文学传统的开创者。
走进杨逵的小说世界,几乎所有的文本,都在讲述殖民地人民的创伤性经验,都在抗议残酷的殖民统治制度。这无疑构成杨逵小说具有统摄意义的主题指向。
杨逵的小说,一向以反压迫、反殖民的精神而著称。赶走日本殖民统治者,还我国土,这是杨逵最为关心的主题,他的批判锋芒,直逼日本殖民体制和殖民政策,有一种怒目金刚式的抗议和直捣黄龙的勇气。与同时代台湾作家相比,同样是表现对日本殖民者的抗议,杨逵有其独特的侧重点。如果说,赖和是以深沉的控诉力量,去揭露日本殖民者给台湾同胞带来的灾难;那么,继承了赖和抗议精神的杨逵,则是站在揭露与控诉的立场上,更着力描写了台湾人民不断走向觉醒与斗争的希望和远景,启示人们执著于坚定的行动力量,寻求光明的出路。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龙瑛宗认为,杨逵的小说“是指示历史进路的文学,是为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们心上点燃一盏灯的文学。”龙瑛宗:《血与泪的历史》,原载《中华日报》1996年8月29日。他对于日据下台湾人民苦难命运的承担,他对于充满理想的现实主义路线的坚持,“他的道德勇气与文学实践,形成了一块不可毁灭的里程碑,是台湾新文学‘成熟期’与‘战争期’的最重要作家之一。”张恒豪:《不屈的死魂灵——杨逵集序》,张恒豪编《杨逵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1年2月版,第13页。
殖民地的屈辱和创伤,这是留在杨逵心中最深的历史记忆。日本统治台湾半个世纪以来,政治上采取行政、军事、立法三权集中的独裁式军人统治,经济上推行掠夺台湾资源,扩大本国产业规模和消费市场的殖民经济政策;教育上实行差别教育的民族歧视政策,文化上则通过“皇民化运动”,泯灭中国的民族文化形态和传统记忆,把台湾人民变成没有自己祖国的顺从日本殖民者的“皇民”。杨逵小说在讲述这一切的时候,特别凸显了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人民的生存状态:那就是弱小民族的贫穷与悲哀。
各种各样的贫穷经验在杨逵笔下得以真实呈现:
其一,饥寒交迫的境遇。
强烈的饥锇感,无时无刻不在袭击着沦落到赤贫的穷人;勤苦劳作的底层人民,却得不到最起码的生存条件。杨逵1927年9月发表于东京《号外》的第一篇小说,题目就是《自由劳动者的生活剖面——怎样办才不会饿死呢》?它把“生存还是死亡”的现实命题尖锐地提到了人们面前,因为劳动者没有饭吃成为了那个时代巨大而普遍的真实。且看《难产》一篇中,陷入困境的父亲和四岁女儿最常见的生活一幕:
白天和傍晚做饭的时刻,女儿打开米桶看,把空桶打得当当响,大叫着:“没有米呐!”
每次我都停下工作,怒吼:“守俄,别叫!”
女儿提着洗干净的饭锅,显出讶异的神色,迈着小小的步伐靠过来,反复说着:“没有米呐……”。
每当那时,我就穿着上衣边说:“等等!这就去买米……”说着便走出去,但一个小时后,又空着手回来。
女儿坐着,靠着门抽抽嗒嗒地哭诉着:“肚子饿……肚子饿”杨逵:《难产》,原载《台湾文艺》第2卷第1号至第4号,1934年12月至1935年4月;收入《杨逵全集》第4卷(小说卷·I),(台南)国立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筹备处1998年6月版,第235页。
因为贫穷,花农林天和只能穿着一双走起路来啪答作响的破旧鞋子去推销花木(《破旧的鞋子》),《难产》中的一家人只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还有更多的农民,如同“憨金福,虽在名字里有金又有福,实在他既没一文钱,又没一丝福。”(《模范村》)。
其二,疾病的阴影。
缺匠少药,疾病蔓延,构成殖民地台湾的另一种生存景象。《无医村》描写一条满是名医的街道,穷人们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