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的看来,杨逵的一系列文学论述,从30年代的“文学社会性”、“文艺的大众化”主张,到光复之后的台湾新文学重建思想,再至80年代的“草根文学”理念,它蕴含了杨逵从一个奔突呐喊的普罗文学家,到作为“人道的社会主义理想家”的精神历程,寄寓了杨逵旨在构建台湾新文学史上文学批评理论、直到生命的最后岁月也不言放弃的全部努力。在上述文学理念的演变中,文学的写实精神、时代色彩与广泛的人民性,以其一脉相承的精神血缘,成为其永远不变的生命内核。
第五章 文艺批评:杨逵的理论战场
二、文学评论:从文学标准到批评实践
1937年7月,当时正在日本的杨逵与《植有木瓜的小镇》的作者龙瑛宗,经《日本学艺新闻》杂志社的安排,首度在东京会面,并讨论了台湾新文学相关之种种。有感于台湾新文学批评环节的薄弱,龙瑛宗建议杨逵:“我想你应该做一点评论。因为实际上台湾似乎没有像样的评论家。你如果用评论来领导台湾的作家……。”杨逵:《谈台湾文学——〈植有木瓜的小镇〉及其它》,原载《日本学艺新闻》第35号“台湾文化”特辑,1937年7月10日;收入《杨逵全集》第14卷(资料卷),(台南)国立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筹备处2001年12月版,第142页。从这段对谈可知,30年代台湾文坛上的杨逵,在龙瑛宗这种有成就的作家心目中,足以能够担当“用评论来领导台湾的作家”的责任。
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发展过程中,杨逵的文艺批评始终扮演着重要的理论角色。他对文艺批评寄寓殷切的希望,期待着“一出现值得瞩目的作品,评论家便展开研讨争论,这种检讨论争是我们日后发展的一个理论的方向。”杨逵:《台湾文坛一九三四年的回顾》,原载《台湾文艺》第2卷第1号,1934年12月;收入《杨逵全集》(诗文卷·上),(台南)国立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筹备处2001年12月版,第121页。无论是在文坛批评的活跃期,还是面对批评现状的沉寂,杨逵都不断地激扬文字,挥洒热辩,为文学批评的振兴鼓与呼。杨逵的文学批评往往置身于台湾新文学运动的现实场域,以文学现象的具体考察和作家作品的针对性评论为出发点,始终坚持“评论的庶民化”路线,深入浅出,切中时弊,又不乏文艺理论高度的观照。文章字里行间所跳动的,是特定时代的文艺脉搏;其中贯穿的,是杨逵的普罗文艺观在批评场域的实现。
杨逵的文艺批评,首先针对文坛评论的弊病而发言。30年代的台湾文坛上,文学批评时弊的集中表现,一是喜欢搬弄流行词句术语的概念式批评,整篇评论不知所云;二是过度讲究细节的肢解式批评,沉溺于雕虫小技,重视咬文嚼字,让文学批评失去了内在的精神和生命的活力;三是脱离大众鉴赏视野的书斋式批评,导致文学评论过于偏重知识分子,进入“桌上文学评论”的狭小天地。而对于40年代台湾文学的过渡期来说,批评界的沉寂与滞后反应,以及一味否定式的发泄式评论,则是影响文学创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直面文艺批评界的现状,杨逵针锋相对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融入了他对于文艺批评标准、文学评论的道路、文学评论的作用,以及评论家、作家、读者的互动关系等一系列命题的思考。在杨逵的批评视野中,他坚持这样的观点:
批评家或者作家在批评、分析一部作品的目的,应该是追究该作品主题的社会性、主题发挥的程度、读者的反响、或者未得好评的原因,来作为自己或别人创作时的参考,同时提高读者的水准。杨逵:《文艺批评的标准》,原载《台湾文艺》第2卷第4号,1935年4月;收入《杨逵全集》第9卷(诗文卷·上),(台南)国立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筹备处2001年12月版,第169页。
这里所说的“评论”,不应该是时下流行的这种发泄式的言论。评论必须能够具体地剖析现有的作品,能够给予作品好的引导。我们所期待的是这样的评论,……期待它“振兴萎靡的台湾文学,更新台湾文学,唤醒台湾文学,进而开创新局面。”杨逵:《绝不贫乏——谈时下的台湾文学》,原载《兴南新闻》,1942年5月11日;收入《杨逵全集》第10卷(诗文卷·下),(台南)国立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筹备处2001年12月版,第5页。
在文学评论与大众的关系上,杨逵认为,我们除了关注批评家的观点外,更应该特别倾听一般读者、劳动者和农民的声音。杨逵如是说:
现在的文学评论过于偏重知识分子,应该多为劳动者而写。我也认为这才是普罗文学评论的正确道路。而且只有选择这样的道路,才是扭转时下风气的惟一途径……也是打破文坛文学的不二法门,让文学回归到真正艺术的道路之惟一的方法。杨逵:《艺术是大众的》,原载《台湾文艺》第2卷第2号,1935年2月;收入《杨逵全集》第9卷(诗文卷·上),(台南)国立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筹备处2001年12月版,第139页。
在创作与批评的关系上,杨逵尖锐地提出:是作品的存在为了批评家,还是批评家的存在为了作品?他认为,“好的作品会激发评论家的热情,好的评论能给作家好的影响,两者之间具有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杨逵:《台湾文学问答》,原载《台湾文学》第2卷第3号,1942年7月;收入《杨逵全集》第10卷(诗文卷·下),(台南)国立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筹备处2001年12月版,第24页。他相信,“有生气的评论必定能够唤起文学创作、诗、电影、美术、音乐等各部门的活力。”杨逵:《推出中国的杰出电影〈人道〉》,原载《台湾新闻》1935年9月5日;收入《杨逵全集》第9卷(诗文卷·上),(台南)国立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筹备处2001年12月版,第357页。所以,文学评论在启发文坛时扮演的重要角色,在吸引读者大众关心阅读台湾文学作品方面所发挥的引导作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或缺的。
基于上述认知,杨逵的文艺批评,又多在具体的文艺作品评论中展开,与台湾新文学的创作实践密切相关。从《送报伕——杨逵君的作品》所做的作者自审,到面对《台湾文坛——九三四年的回顾》这种高屋建瓴的俯瞰;从《推荐中国的杰出电影〈人道〉》,到《新剧运动与旧剧之改革——〈锦上花〉观后感》;从对《植有木瓜树的小镇》、《夜猿》等台湾文学创作的评价,到以日本作家坂口子小说《郑一家》为解读对象的批评,特别是在台湾总督府全面禁止报刊使用汉文、封锁中国大陆文化传播的背景下,杨逵对大陆作家肖军小说《第三代》的热情评论,都让人看到他的文艺批评与台湾文坛创作现象之间的感应和共鸣。杨逵的文艺批评实践涉及小说、电影、戏剧、美术、文艺杂志等多种题裁,拥有台湾、大陆、日本的文学界的创作视野,可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别发挥了文学评论的鼓与呼力量,并在创作与批评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作用。
第五章 文艺批评:杨逵的理论战场
三、文学论争之一:关于“粪便现实主义”
自30年代登上台湾文坛以来,杨逵的文学生涯就不断经受前沿文坛的风风雨雨,大大小小的文艺论争也构成了他文学批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943年关于“粪便现实主义”关于“粪便现实主义”,有“粪写实主义”、“狗屎现实主义”、“粪便现实主义”三种翻译。本文采用《杨逵全集》中“粪便现实主义”的翻译。的论争,就是其中颇有影响的一次。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同时,加紧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1940年1月,由日本作家西川满、矢野峰人、滨田隼雄出面,打着纯文艺的旗号,在文学社团与刊物几乎空白的情形下,拉拢诱惑一些台湾作家参加台湾文艺家协会,并发行《文艺台湾》。西川满作为日本殖民当局推行“皇民文学”的总代理,旨在将《文艺台湾》办成殖民当局政治需要的御用团体与杂志。而曾经参与创办《文艺台湾》的台湾作家黄得时和张文环,后因反感于西川满的独裁作风与《文艺台湾》的“皇民文学”色彩,毅然退出台湾文艺家协会。他们于1941年5月成立启文社,创办《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