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台湾力行报》总体的编辑方向来看,何义麟针对《台湾力行报》的研究指出:“创刊词与许多表明该报立场的言论都强调,该报表明自身为三民主义信徒,反对共匪作乱的行径,呼吁为和平建国努力之重要。其言论显示,国民政府溃败之前,尚存在一些模糊空间,三民主义信徒可左可右,和平建国信念转换空间更大。因此,力行报社具有左翼人士活动的空间,但这也不表明该社为左翼报刊。”参见何义麟:《媒介真实与历史想象——解读1950年代台湾地方报纸》之附录《国立台中图书馆珍藏十八种报刊简介》,《台湾史料研究》第24号,2005年3月,第18页。何义麟给予《台湾力行报》的历史定位,是“延续了左翼思潮的地方小报”。
1948年8月1日起,《台湾力行报》改为日刊,并开设了十三种副刊栏目。杨逵主编的“新文艺”栏目于8月2日登台亮相,出刊以定期或不定期形式不断变换,1949年1月23日仍然刊出第三十八期,有可能延续到1949年“四六事件”杨逵被捕而中止。
《台湾力行报》“新文艺”副刊,其编辑方向十分明确,每期刊头都有主编杨逵具名的《欢迎投稿》。其曰:“欢迎各种投稿,没有内容的空洞美文不要。反映台湾现实,而表现着台湾人民的生活,感情,思想动向的有报告性的文字,特别欢迎。”这符合杨逵一贯的办刊方针,他总是自觉地通过编辑活动,以文学再现台湾社会现实。这其中也体现着他对现实主义的、人民大众的普罗文学理念始终不渝的坚持。不管是反映民生之焦苦,百姓之抗争,还是抨击时弊,嘲讽现实,像《福?》、《荣归》、《鲁嫂》、《荒野哀歌》、《林湖大队》在这类《新文艺》副刊登载的作品,多表明了上述创作指向。杨逵还在该副刊发表《人民的作家》、《论反映现实》、《论文学与生活》等三篇文章,大力呼吁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杨逵在阐释了生活之于创作的意义,反映现实的重要意义之后,以充满不平之情的语言,尖锐地指出:
大家须要理解,天天在酒楼菜馆吃大菜的人有多少?天天愁米愁衣的人有多少?而坐在新式的小包车狂东狂西的人是什么种人,无工做甚至有工做尚且不能活命的人是什么种人——确切地了解到这点,才得算是对这现实有点认识,写出来才能算是真正反映现实的。
杨逵:《论“反映现实”》,原载《台湾力行报》“新文艺”副刊第19期,1948年11月11日。
本着反映现实的文学立场,杨逵在“新文艺”副刊的第八期、九期、十一期连续登出“实在的故事”征稿启事:
“白昼说梦“与“空唤乱嚷”的文章;不是现实的需要,读者也已经不觉得什么兴趣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如其能够使我们感奋、高兴、愤慨、伤心的事情,我们当要将其发端,经过,结末仔细考察记录下来——这叫做“实在的事”,它已然会感动我们的心,如果写得不错的话,应该也会鼓动读者的。在取材上,表现上,采取这些样客观而认真的态度,才是“新文艺”的出路,也是文艺大众化的捷径。
杨逵:《求征“实在的故事”》,原载《台湾力行报》“新文艺”副刊第8期,1948年9月20日。
“新文艺”副刊的第十一期,刊出了“实在的故事”特辑,共收有阿涛的小说《扁头哪里去?》、萧金堆的小说《两个世界》,铁的诗歌《囚徒》,以及杨逵的《“实在的故事”问答》,从中可见杨逵利用副刊阵地推动现实主义文学运动,为战后台湾的文学重建寻找出路的执著努力。
在坚持现实主义主导方向的同时,《台湾力行报》“新文艺”副刊的创作风格也呈出现多样化的趋向。这种倾向的形成,与作家组成的多样化、文学经验的多元化以及文体类别的多样化都是密切相关的。在执笔作家的组成上,杨逵立足于两岸作家的融合,不同世代作家的组队,以促进文坛的交流互动。大陆作家中,有茅盾、徐中玉、楼适夷、扬风、姚理、石火、啸风等人的作品;台湾老作家中,有吴新荣、杨启东、蔡秋桐、蔡申发等的创作;年轻世代的作家,则以林曙光、叶石涛、志仁、金秋,以及银铃会的朱实、萧金堆、许育诚、张有义、张彦勋等人为代表。
作家队伍的多种身份,带来了多元的生活经验,从表现中国大陆社会题材的《林湖大队》(适夷)、《荣归》(老默)、《选举》(啸风)、《飘泊记》(扬风),到反映台湾现实弊病和贫富不均现象的《扁头哪里去?》(萧金堆)、《腐鱼群》(金秋)、《归乡》(叶石涛)等作品,加之介绍外国作品的文章,可见“新文艺”的视野不仅包括海峡两岸,也延伸到世界文学的视野。
“新文艺”副刊所涉及的文体类别,有小说、新诗、方言、歌谣、书信、散文、评论等,涵盖面相当广泛。特别是民谣类作品的较多出现,成为一个突出现象。蔡秋桐、高田等人都有民谣作品发表,其中多是台湾民谣,同时也涉及浙西等地的民谣。
杨逵这一时期执笔书写的台湾民谣多达六首。其《童谣》所反映的台湾社会现实,是一幅典型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
太太抱狗坐车跑/看顾门的抱铳跟着走/拖车的,大气小气,/拖到咐!咐!哮,/给伊拖到市场口,/太太进入市场/买肉来饲狗/老百姓,无米食/饿到叫!叫!哮!
杨逵:《童谣》,原载《台湾力行报》“新文学”副刊,1948年8月9日。
《上任》这首民谣所嘲讽抨击的,则是靠裙带关系任职的官僚体系:
今天上会去视事,/菜瓜藤,肉豆须,/也有姨太太,/也有大囝小叔合媳妇。/茶役,股员;/股长,课长合秘书,/应有尽有;/什么货都有,/也有烂盐菜,/也有臭豆腐!
杨逵:《上任》,原载《台湾力行报》“新文学”副刊,1948年8月9日。
这种写作情形,标志了杨逵在战后初期编辑生涯中前所未有的创举,它与杨逵走向民间、走向大众、走向台湾乡土的创作追求是一致的。1946年,杨逵创办民众出版社的时候,也曾预计出版《谢赖登歌集》、《陈君玉歌集》、《蔡德音歌集》,却因故未能实现;如今在《新文艺》副刊上对民谣类创作的提倡,也可看作对上述文学思想的坚持和实践吧!
第五章 文艺批评:杨逵的理论战场
杨逵在台湾文坛,一向具有小说家、剧作家、编辑人、翻译者等多元文学身份,并多以左翼小说家形象的历史定位而被人们普遍认知。其实,杨逵一生中还有大量的文艺批评论述,见证了他作为文学批评家的另一种文学形象。也就是说,杨逵不仅用文学作品言说社会与人生,也在用文学的理论与批评来言说文学。
在洋洋大观的十四卷《杨逵全集》中,根据第九卷(诗文卷·上)、第十卷(诗文卷·下)、第十三卷(未定稿卷)、第十四卷(资料卷)统计,杨逵平生大约写了九十一篇文艺理论批评文章,其中公开发表的就有七十九篇。这种文学理论构建与文学批评活动贯穿了杨逵的一生,无论是活跃于文坛的时期,还是隐居首阳农园的岁月,甚至是囚禁绿岛监狱的日子,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光,他都在坚持这种文学的思考与言说,并不断形成杨逵“文学批评”书写的高潮。
具体来看,杨逵的文艺评论写作,日据时期主要集中于1934年10月至1945年3月,这段时间共创作六十二篇,扣除期间1937年9月至1941年初因为时局、疾病和家事而导致的“书写空窗期”,平均每年七篇;杨逵光复以后的这种创作,多在1946年5月至1948年12月期间进行,写作总量为十二篇;绿岛时期的杨逵,1956至1957年期间所写的文艺评论为十一篇;进入70年代以后,从1974年至1985年,杨逵共写了六篇文艺评论。
由此可知,杨逵对于文学理论建设的自觉,对于文学批评场域的积极介入,为台湾新文学批评史的书写提供了多么丰富的精神资源和文学批评话语。
一、文学理念:写实的、大众的、草根的文学
杨逵的左翼文学理念主要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它与这一时期台湾无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的沛然兴起,不无内在联系。
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