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英国文学简史(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往她丈夫在意大利的乌多尔夫城堡,爱米莉在这里经历了种种秘密恐怖的事件。后来才知道这些都是她的姑父为谋财害命而安排布置的。小说反映了围绕财产问题,人与人之间无情的争斗,但主要是制造神秘和恐怖的效果,以悬念、惊险取胜。小说中出现的遥远传来莫名的呼声、蒙面人、绑架等情节及穿插的滑板、秘室、活门等机关效果,富有刺激性,大大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威廉·班克福德 (1759—1844)曾大兴土木,在家乡兴建了塔高三百米的哥特式建筑。他的《瓦载克》(1871—1872)不同于其他“哥特式”小说,背景放在东方,前半部夸张地描写东方的奇异怪诞故事,后半部象是德国中世纪流传的浮士德故事的改编。马修·乔治·路易斯(1775—1818)因为他的代表作《僧人》而以“僧人”路易斯闻名。本有“圣人”之称的安伯欧修,在女色诱惑下步步堕落、犯罪累累,终至身败名裂,死于魔鬼之手。这部小说描写犯罪、色情,气氛阴森恐怖,是“哥特式”小说中最有刺激性的。“哥特式”小说在小说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它的神秘、怪诞、恐怖等特色在浪漫主义小说家和部分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作品中得到了发展。

  在18世纪末期,家庭小说——即描写家庭日常生活、爱情和婚姻问题——也值得一提。这种类型小说的代表作家是芳妮·伯尼 (1752—1840)。伯尼是英国第一位亨有盛誉的女作家。她出身文艺气氛浓厚的家庭,1777发表了她的成名小说《爱芙琳娜》,成为社交界知名人士。她当过夏洛蒂王后的眼装副管理员;1793年嫁给法国流亡者达布雷将军。她死后发表的《达布雷夫人的日记与书信》,记载了她的生活和交往,有约翰逊等文学、艺术人物的生动特写,有不少的史料价值。《爱芙琳娜》中的同名女主人公从小被父亲抛弃,在乡间长大,成人后来到伦敦进入社交场合,经过不少波折后与有情人终成眷属,并与富有的父亲相认。小说故事是传统的,有些部分人为痕迹很重,它的成功之处在于细腻地描写了伦敦上层社会的风俗习尚,社交场合中人们的闲言细语、俯懒与轻浮。小说采用书信体,从天真少女的角度去观察、描述,心理分析细致,加上偶尔情感的洋溢和道德的倾向,可见出理查孙小说的影响,而小说中体现的冷静观察与简洁叙述的风格,又有别于感伤主义小说,给19世纪小说家简·奥斯丁一定的影响。

  三 风俗喜剧的佳作

  英国戏剧自伊丽莎白时代以来开始衰落,复辟时期有过复兴,但内客多戏谑不雅,18世纪戏剧有赖哥尔斯密和谢拉丹的推动,有了发展。

  18世纪头20年主要喜剧是理查德·斯蒂尔的感伤喜剧和考雷·赛伯(1671—1757)的“改良”或“道德”喜剧。舞台上还有意大利喜剧、英国的歌剧。这些歌剧是音乐与戏剧的混合,对话仍用口白。1728年上演约翰·盖依(1685—1732)的歌剧《乞丐的歌剧》,盛况空前。这部与意大利歌剧大为不同,以散文对话为主,插入大量民谣曲调的歌唱,所以也称“民谣歌剧”,剧情围绕波莉对强盗首领马克希兹的爱情展开,反映了下层社会生活,也有讽刺意味,以收赃人与强盗头目的失和来影射华尔浦尔内阁内部的矛盾。《乞丐的歌剧》的续篇《波莉》(1729)由于讽刺的尖刻激烈而被禁演。盖依“民谣歌剧”中的讽刺因素影响了菲尔丁的讽刺戏剧。

  18世纪30年代的戏剧创作除菲尔丁的作品外,还有乔治·李罗 (1693—1739)的资产阶级家庭劝善戏剧。他的《伦敦商人》(1731)是描写中产阶级生活的悲剧。学徒班威尔因为迷恋娼妓,逐渐走向堕落,从反面提供了道德训戒。这出戏甚至得到了古典主义者蒲伯的赞赏。

  18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是谢立丹。

  理查德·布林斯莱·谢立丹 (1751—1816)具有多方面才能,以戏剧成就最大。他生于都柏林,父亲是著名演员和剧院经理。他在贵族学校哈娄公学学习,又进过父亲办的学校。1772年他护送歌手伊利莎白·林莱去法国,并为她两次与人决斗,终于在1773年与她结婚。为谋生,他开始戏剧创作,1776年任朱瑞街剧院经理。第二年,他成为约翰逊“文学社”的成员。1780年,谢立丹当选为众院议员,从此活跃于政界。他在议会中发表弹劾贪污、残酷的印度总督华伦·海斯丁的著名演说。他反对对美战争、对法战争,反对对爱尔兰起义的镇压。他历任外交部副大臣、财政大臣等职。但是他的晚年生活不幸,朱瑞街剧院被禁,1813年由于经济困难,他不得不结束长达32年的议会生涯。1816年,谢立丹逝于贫困中。

  谢立丹的剧作质量并不平衡。写于从政以后的《斯卡波罗之游》(1777)和《皮札罗》(1799)都是改编之作。两幕闹剧《圣帕特里克日》(1775)写年青人如何欺骗女方父亲而得到恋人,从故事到手法都比较老套。《陪媪》(1775)是出喜歌剧,上演率超过盖依的《乞丐的歌剧》。虽说没有脱离恋人愚弄女方父亲及追求者的老套,但对话机智,里面穿插一些出色的抒情诗。讽刺喜剧《批评家》(1779)讽刺了当时的感伤喜剧和伪古典悲剧,指出当时流行的戏剧技巧的简陋幼稚、语言的浮夸铺张、舞台音响的滥用等弊病。

  为谢立丹带来巨大声誉的是他的喜剧《情敌》和《造谣学校》。如同歌尔斯密,谢立丹发展了风俗喜剧传统,创作了英国戏剧史上优秀的喜剧作品。

  《情敌》(1775)是24岁的谢立丹的成名作。出身贵族之家的阿布索鲁特爱上了浪漫感伤的丽迪亚,为迎合她的浪漫情趣,装成贫穷的下等军官贝弗利。丽迪亚与阿布索鲁特结婚,但仍为没有私奔等浪漫情节而遗憾。谢立丹嘲笑了由于小说的影响而在社会中盛行的感伤主义的风气,上层社会许多年轻女子沉溺于感伤的浪漫幻想中而贻人笑柄。在人物塑造上,谢立丹受到本·琼生“气质喜剧”的影响,夸张人物身上的某一品性进行描写。老阿布索鲁特爵士是典型的坏脾气的父亲,追求者爱克斯胆小又爱吹牛,而最为人称道的是马拉普劳夫人形像,她无知偏又爱显示学问,总喜欢用些自己也并不确知其义的大词或美丽字句,以后衍生出“马拉普劳风格”一词指用词不当的可笑谬误。

  谢立丹创作《造谣学校》(1777)时不过26岁,却写出英国最优秀的喜剧之一。戏中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线索写约瑟夫和查尔斯兄弟俩,他们就像是菲尔丁《汤姆·琼斯》中汤姆与布立非一样构成对比关系。约瑟夫是伪善者,极端利己却道貌岸然,查尔斯行为不检但心地善良,他们都追求彼得·提泽尔爵士的保护人玛丽亚。他们的叔父从国外归来,化装成高利贷者和穷亲戚,分别去试控兄弟俩,揭露了约瑟夫,查尔斯以他的慷慨和善良得到了叔父的财产、赢得心上人。另一条线索则是出身寒微、嫁给年老的爵土的提泽尔夫人,在道德败坏的“文明”风气影响下,染上贵族女子的一些恶习,险些失身给约瑟夫;在丈夫的感化下,她悔悟自己的行为,夫妇和好。作者对上流社会造谣中伤、伪善和淫逸放荡风气进行了揭露。以斯尼威尔夫人为首的社交界男女,搬弄是非,“一句话就能毁了一个人的名誉”。关于某小姐养的羊生了双胞胎的闲谈,次日就传成了某小姐生了一对私生婴儿,并被大肆渲染。提泽尔夫人差点让这些闲极无聊、无事生非的人们给毁掉。在上流社会高尚、雅致的表面背后是普遍的伪善和道德坠落。剧中没有令人生厌的道德说教和粗秽语言,对话讽刺尖刻又诙谐机智,妙趣横生。谢立丹还精心结构,两条线索协调统一,剧中充满出色的喜剧场面,查尔斯拍卖家庭肖像的场面和约瑟夫暴露真相的屏风场景最为有名。

  谢立丹的喜剧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成为莎士比亚与伯纳·肖之间的重要联系。

  四 感伤主义诗歌和前浪漫派诗歌

  18世纪的英国诗歌经历了从古典主义到浪漫派诗歌的转变。蒲伯和蒲伯派的诗作,是古典诗歌的模仿而不是感情或感受的诗,对城市生活的关注远远超过对乡村生活的注意。在18世纪20年代出现了以自然和情感为内容的感伤主义诗歌,出现不少当时颇有影响的小诗人,到60年代又出现复兴中古的先浪漫主义诗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