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致中(原西北军军长)
东北军势力:
万福麟(前黑龙江省主席,五十三军军长)
刘哲(前教育总长)
胡毓坤(前东北军军长)
程克(前天津市市长)
亲日势力:
王克敏(皖系干将,行政院北平政整会代理委员长)
王捐唐(前国务总理)
高凌霞(前国务总理)
李廷玉(前代理江西省主席)
贾德耀(皖系旧人)
冷家骥(资本家)
不久,在日方坚持下补充亲日势力,齐燮元、汤尔和、石友三、曹汝霖、陈觉先等。以后又以各种名义安排了平津地区下台军阀、失意政客和亲日汉奸100多人。其中包括潘毓桂、白坚武、张弧等。这些人在卢沟桥事变以后全部倒向日本人,积极参加了伪政权的建立工作,在日本人的安排之下控制敌伪时期华北政权。
这些亲日分子中,身居要职,能量很大又深为国人切齿的人物,恶行不胜枚举者,不妨再介绍,一下潘毓桂、石友三。
潘毓桂,安徽人。其父潘文楼与宋哲元祖父是同学。后来潘文楼在广西做知府,宋的父亲宋湘被潘聘为家庭教师。1935年7月潘与白坚武、石友三发动北平叛乱,未果退隐天津,后又到北平。抗战时期红极一时的名为中国人实为日籍电影明星李香兰就是在潘毓桂家中长大,潘收其为干女。在贫穷落后的中国人中,潘的生活水平可算凤毛麟角,家中有红外线抽水马桶,每日24小时可洗热水澡,“文明”的程度和现代人比,恐怕大款莫及。潘在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后,任政务处长,其貌似为宋出力实为内奸,1937年“七七事变”前后其不断把军事情报密报日方。事态严重以后,每次军事会议情况,军力部署调动,日人了解一清二楚,主要情报来源即出于潘毓桂之手。南范血战失利,佟麟阁将军、赵登禹将军殉国,即因潘的出卖。
石友三在7月叛乱失败以后,逃回天津,四处活动以图再起。石觉得混得无聊,每日必去泡名妓王双喜。这个女界名流对他也很仗义,每天不叫他掏出三万块银元绝不歇手。因石友三在西北军时是宋的旧部,二十九军占据平津以后,宋深知石必不甘寂寞,为笼络住石,免其闹事,与石商量,任石为冀北保安司令,并把陈光然等两个团交给石指挥,同时将石自己拉起的人马再编两个团。石知宋意,把陈光然交给他,实是看住自己。石友三知道自己名声不佳,在宋的眼皮底下拉起人马必很困难。石相信占卜扶乩,求签为“上上”,石高兴地带着姨太太和十几匹宝马到北平安定门外的黄寺上任去了。
石友三很善交际,和土肥原、今井武夫多年前就有交往。
“七七事变”之前,石获悉东京、北平在传闻“七夕之夜必发生柳条沟事件”(柳条沟事件指1931年9月18日在奉天柳条沟引发“九·一八事变”)石马上驱车在北平城里四处寻找日本大使馆武官今井武夫,见到今井立即表示:“七夕之夜如果中日两军发生冲突,我部决不与日方为难。”宋哲元撤出北平时挟其南撤,石友三趁局势混乱收罗散兵,扩大实力,不久即扩充到12个团。土肥原这时已被任命为师团长也在鲁南一带,石又与土肥原恰商投靠之事,后来被高树勋将军诱捕勒毙,埋在黄河沙滩里,让他魂归大河了。
石友三与殷汝耕不同,殷投靠日人,打出大义凛然旗帜,呐喊所谓救亡口号。明知自己不光明,却用光明的口号塑造光明形象。而石友三对自己投敌却毫不遮掩地说:“没有当过汉奸的人,以为汉奸好当,当过汉奸的人,真他妈的王八蛋才当汉奸。”
这也是汉奸的一个种类!
第七章 日本国内军人叛乱
曾在燕京大学读过书并参加“一二·一六学生运动”的一名奥地利学生在1939年著书,书中提到:
“中日之战,在中国是太早了五年,在日本是太迟了五年。日本容许中国准备五年,始行开火,是太迟了;中国如在1937再坚忍五年,日本或至不敢再和中国作战……”
20世纪30年代日本正面临空前未有的经济危机,由于军费支出连年直线上升,迫使国家总预算连年有增无已。昭和6年(1931年)由于爆发“九·一八事变”,日本军费支出占全国总支出的31.2%。昭和9年(1934年)便激增到44%,昭和11年(1936)又增至47.7%。日本政府弥补巨额赤字的可行之策唯有发行公债和多印钞票,从而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日元贬值。再加上劳工工资降低,米价跌落,益以岁荒,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失业人员踯躅街头,劳资纠纷层出不穷,都市农村经济同时陷于绝境。昭和7年(1932年)年底,平均每一农户负债2000日元。各地报章每天都在刊登令人怵目惊心的社会新闻,诸如“生计日艰,悬梁自尽”、“走投无路,父子自杀”等等。
另一方面,基于所谓军需景气的刺激,使明治维新以来的产业结构逐渐转向战时体制。日本政府颁布了“重要产业统制法”,用国家权力来加强大财阀们对主要产业的控制力,三井、三菱、住友、日产、申岛相继壮大,形成巨大的独占资本。这些大财阀们和军部、政府勾结,他们被称为“死亡商人”。死亡商人既因战争崛起,就要诱发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以免业已扩大的生产陷于停滞。战争也就成为他们无时难忘的当务之急之事。
早在1919年8月,在上海的一所公寓里,日本作家北一辉完成了一本叫《日本改造方案》的书,北一辉,一个中学没有毕业,全凭自习,博学多闻文采口才俱佳的作家。鉴于社会主义在世界各地蔓延,唯恐日本重蹈俄国覆辙,出现列宁的政权或是德国的社会主义,他四处奔走到处游说,鼓励日本军人和有志之士断然改造日本。
北一辉的《日本改造方案》迅速风靡徬徨苦闷的日本少壮军人之间,他们将北一辉的主张奉为金科玉律,尊北一辉为教祖。日本右翼理论家大川周明觉得北一辉大有利用价值,便亲赴上海把北一辉接回日本,参加右翼革新团体“犹存社”,使日本极右派声势为之一壮。
大川周明和北一辉起初同心协力,策动日本的暴力革命。当年日本少壮军人分为“统制派”和“皇道派”。统制派强调稳重,皇道派采取激进。统制派尊军务局长永田铁山中将为首,皇道派的首脑是参谋次长真崎甚三郎大将。
昭和9年(1934年)11月23日,日本内阁正在讨论预算案,突然10余名青年军官冲进首相冈田启介的官邸,要求增加陆军预算。但皇道派这一阴谋胎死腹中,反而引起军部内部的派系斗争,导致“昭和肃军”,真崎甚三郎被免职。继之皇道派的报复接踵而至。相泽三郎中佐赫然在大白天闯入军务局长室,一刀砍死了永田铁山。因为相泽三郎中佐深信永田是罢黜真崎的主谋。或说,倘若永田铁山在世,太平洋战争就绝对不会爆发。似乎是中校的一刀砍出了太平洋战争,日本激进军人势力恶性发展,永田一人能够螳臂挡车?怕也是后人说讪。
大川周明与北一辉分道扬镳,大川支持统制派,在军部内部权重一时。北一辉既被皇道派奉为教祖当然不甘落后,此人活动能力极强,和政府首要财阀巨头关系密切,经常向他们提供政治方面意见,传达军部要人意向。昭和八年(1936年)初,他暗中策划流血事件。
北一辉原来不过是一个善于冒险的落魄作家。民国初年,他在上海的地位大概和中国的三流作家,如危楼房主、琴湖闲人之类不相上下。一本《日本改造方案》使北一辉地位暴涨,一跃变成人神之间的教祖,发展下去深感力不从心。好在他在中国混了多年,对中国的佛、道、儒、法、占卜、术数都有兴趣。为达到目的,也不妨学习中国的军阀、官僚,将佛神威力在军政上使用,况且中日两国同文同种接受起来更是得心应手。为了盅惑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皇道派军官,他利用神道设教手段,往那些焦燥的恨不得马上吞下这个世界而又对吞吞吐吐的政客怨恨入骨的少壮军人身上火上浇油。北一辉说:每当他诵念法华经的时候,他的妻子便会有神灵附体,代宣法旨。
是年(1936年)2月24日,“二·二六事件”轰然爆发的前两天,主谋之一村中孝次向北一辉提出自己心中的忧虑说:
“假如我们按照计划集结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