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劳迪娅坚持说,并不是因为她缺乏这方面的欲望,她是一个热情大方的姑娘。一想到今后无儿无大的老处女的生活情景,她就害怕,那么,为什么她不能与一个男人在感情和性生活上发生密切的关系呢?克劳迪亚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但是与她约会的男人都能回答这个问题。
“她让人无法接近,”其中一个约会者解释说,“说真的,我很喜欢克劳迪娅。在工作上她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姑娘。我约她出去相会,但是一到感情往深处发展时,她立即就冷却下来。她传出的信息是非常明显的:别摸我,我什么也没有,谁受得了这种态度?”
的确,谁受得了这种态度?谁能透过她那使人难以亲近的外表看到隐藏在外表下面的温暖而热情的女人之心呢?害怕被人接近的克劳迪娅在事情还没有进展之前,首先就拒绝了别人。这样一来,她从未受到伤害,也从未被人拒绝过,因为她首先绝了别人。
这样做太傻了吗?已许是的。但这办法很有效,假如被人拒维是你可能碰到的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的话。对克劳迪娅来说,破人拒绝就是最坏的事情。因此,她不愿去寻找机会,去碰碰运气,而是宁可孤单单地打发日子。
克劳迪娅这样戴面具是大可不必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也有一些为社会所决定的必需的面具,按照这一原则戴上面具的人,可能急切地盼望用体态语言进行交际,但习俗却不允许他这么做。
这种面具的一个例子是一位已到结婚年龄的年轻朋友,一位17岁的姑娘,她带着问题来请教我妻子。
“有这么一个小伙子,我每天都同他一道乘公共汽车回家。我下车时,他也下同一个站。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很逗人喜欢,我很想认识他。我想他也是喜欢我的。但是我怎样才能亲近他呢?”
经验出智慧,我妻子建议她下次乘车时带两件又大又沉的行李,并且认认真真地反复练习一下,以保证下车时摔跤就把行李扔得老远。
使我大为惊异的是,这一招居然奏效了。这一“偶然”事件引起了唯一可能的反应,因为在那个车站下车的乘客只有他们俩人,他替她拿起行李,于是她只好撤去伪装。他现在同样也可以摘下面具了,在他俩一同到达她家的时候,她已能够请他进去喝点可口可乐了。后来的事情,你就尽可能地往好处去想吧。
由此可见,在恰当的时侯,常常是应该摘下面具的,如果某人想成长、发展,如果想创造出某种有意义的联系,那么,面具确实必须摘下,对我们大家来说,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带面具一直戴到现在,要取下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有时,只有当新的伪装出现时,我们才能摘下旧的面具。为了业余戏剧演出而穿上小丑服装的人,在穿上戏装时,常常摆脱了他身上那些禁装。只有完全自由,完全放松时,他才能够放荡不羁地蹦跳逗乐,插科打诨。
黑暗的遮掩使得我们有些人能够自由自在地纵情做爱而不必戴上面具,对其他人来说,隐姓埋名这一面具也可达到同样的目的。
我曾听男性同性恋者告诉我说,他们与男人有接触,完全从偶然认识的人发展到性的满足,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没告诉对方,也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当我问他们,不知道对方的名字怎么能够跟人家混得那么亲热时,回答常常是这样的,“不知道名字倒更方便些,我可以轻松愉快地为所欲为。反正我们互相不认识,那么谁还会留意干了些什么或说了些什么呢?”
在一定程度上,当男人去玩妓女时,情形也是这样。彼此不知道姓名可能会带来更大的自由。
但这些都是双重伪装的例子,是竖起另一道防线才摘下面具的例子,保护我们的体态语言并牢牢地掌握我们送出的信息,伴随着这一经常要求的还有一种看似矛盾的要求,即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传递信息,要求告诉世界我们是谁,我们想要什么,在荒野里呼喊并得到回答,摘下面具看看被隐藏起来的人是不是正常的人,等等,简言之,就是要解放我们,要交际。
6、触撞的妙处
请握住我的手
不久以前,我曾自愿在我们当地的教堂里教一群年轻人学习写作。听课的有位小伙子叫哈罗德,他年仅14岁,是一个天生的捣乱分子。他长得高大、英俊、歌也唱得很好。他即使主观上不愿意也会四面树敌,更何况他常常与人为敌。
到第五次上课时,已是人人恨他了。而他仍一如既往地在这群人中捣乱、破坏。我对他也绝望了。为了把他教育好,我尽了一切努力,慈爱也好、友爱也罢,发火也好、处罚也罢,总之,一切都不起作用。他有一种使人头痛的破坏力量。
后来,有一天晚上,他戏弄一个姑娘,这可太过分了。我双手抓住他。但就在我抓住他的那一瞬间,我就知道自己干错了。现在,我该怎么办?马上放了他?那他就成了胜利者。揍他一顿吗,也不可能。我俩年龄悬殊,再说他个子毕竟比我小。
我脑子一转,来了灵感。我把他拖到外面的空地上,开始胳肢他。起初他气得哇哇大叫.然后就是边笑边叫。那时,我才发现我这一手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反作用,我创造出了一个法兰肯斯坦式的怪物。我通过搔触他而侵入了他的身体区域,使他不能用这一区域来作防御物。
自此以后,哈罗德就循规蹈炬了,而且还成了我的忠实伙伴和兄弟,常常吊在我的手臂上或脖子上,推我,用拳头擂我,竭尽全力地在身体上接近我。
我又恢复了对他的亲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俩人通过那次交锋而获得了这种亲近感。使我惊异的是,由于闯入了他的个人区域,由于侵犯了他那神圣的领土,所以我第一次实现了与他的思想交流。
这一场冲突使我懂得了有时必须摘了面具,必须以身体的接触来实现思想的沟通。在许多场合下,除非我们能够手伸出我们的个人空间,伸到我们作为防护物而戴上的面具之外去触摸他人,抚摩别人并与之发生肉体上的相互作用,否则,我们便无法获得思想感情的自由交流。这种自由也许不是个人的能耐,而是集体的功能。
对这一事实的理解导致了一群心理学家去创立一个新型的治疗学派,这一学派主要建立在体态语言的基础上,但也关心通过身体接触以冲破伪装作用之类的问题。
残破的面具
在社会教给孩子们一系列禁规之前,他们是通过触摸来感知世界的。他们抚摩自己的父母,蜷缩在他们怀中。他们也触摸自己的身体,玩弄生殖器也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乐趣。毛毯的质地使他们感到安全可靠,摸到冷的、热的、光滑的和粗糙的东西都会使他们感到兴奋激动。
但孩子长大以后,通过触摸来认识事物这种感官能力便被剥夺了。触觉的世界已缩小。他学会了替身体做伪装,他开始意识到他那由文化决定的领土要求。他发现伪装可以使他免遭伤害,尽管伪装也使他不能再体验直接的感情交流。他开始相信,失之东隅而收之桑榆;失于表现而得于保护。
不幸的是,当小孩长大成人时,所有的面具常常变得坚硬而严实,由保护性的手段一变而为破损无用的设施。成年人会发现,虽然面具帮助他保持了清静,使他避免了一切他所不愿意的关系,但面具也成了一件限制人的东西,在免除他所不愿意的关系时,同样也妨碍了他希望得到的联系。
于是,成年人在精神上变得呆板。而且,由于精神性质又易于转化为生理性质,所以他的形体也变得日益僵硬。根据加利福尼亚大苏尔的埃塞伦研究所(Esalen Institute at Big Sur in California)的实验,创造了一种新的洽疗法,它建立在对生活在美国但彼此隔离的人群的研究上,建立在遍布全世界的被称之为病友谈心治疗小组的研究基础上。这一新方法的目的在于冲破身体的僵硬状态,追溯精神僵化的原因。
威廉·C·舒茨(Willim C。Schutz)博士已经就这种小组的新技术撰写了大量论著。这门新技术用来保持在今天的社会压力之下的人的个性,为了表明体态语言究竟表现出了多少情感和行为,舒茨博士引证了用身体来描述行为状态和情感状态的许多有趣的表现形式。其中就有:肩负重担,和颜悦色,精神饱满,咬牙切齿,上唇绷紧,龇牙咧嘴,目光专注,耸肩蔑视,等等。
有趣的是,这些表情全都是体态语言的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