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面临生死抉择。
战争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在和平时期,它为准备战争和制止战争而存在;在战争期间,它强烈地追求夺取战争最后胜利的目的,而不因为这种追求必然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放弃最后的努力。操作战争需要具有意识、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去追求目的的物质性实体和精神因素的统一。从事战争活动的人,既是主客集一身的双重体,又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还表现为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的统一体。当战争活动中的人处于敌对双方这种特殊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之中时,敌对双方便相互构成主客体关系;当战争活动中人处于内部集团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之中时,则任何一方便都可以既是主体,又是客体。
(一)人的自然属性在战争中的表现和作用
人的自然属性是生物本性与社会及文化经验要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是有血有肉有生命力的物质性实体,“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23页)人的自然属性所拥有的自然力,在战争中表现为人身体素质结构的体魄和体力。强健体魄为人的健壮体格和旺盛精力,是承受一切心理和生理负荷的基础,有效处理各种急剧变化和意外事情的资本。充沛体力即敏捷的应变力、高度的适应力、积极的抗击力,使自身沉睡着的为已所控的自然潜力发挥出来,在各种威胁和打击面前反应灵敏,行动迅速。作为自然力,又有个体和群体之分,是物质性的力量,个体表现为单兵体能,群体体现为武装集团一定数量和质量,也为衡量物质力量优势的一种尺度,也是作为一种战斗能力。
人的自然属性是与人的其它方面属性紧密相联和有机结合。战争主体的自然属性是其社会属性赖以存在的前提和条件,社会属性制约着规定着自然属性。能动自然存在物生理生物的本能需求为人的其它一切属性载体。人的体质和体力是人的其他一切因素的基础和物质承担者。人的身体好坏,固然不能完全代表其他因素,但却左右其他因素。但过于虚弱的体质,无论精神状态多么高、军事技能多么高、均难以得到很好发挥,产生很强的力量。体力的作用,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战争中有所不同。军人高大的身躯、健壮的体魄,在冷兵器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技术条件下战争,身体作为一种拼杀力量不十分突出,但人的体质重要性丝毫没减,只不过形式有变而已。外军研究发现,一个达到等级运动员标准的士兵,在战场的生存能力比普通士兵高出30%。
(二)人的社会属性在战争中的表现及作用
战争中人的社会属性指的是从事战争人们作为社会存在物所具有的一切属性总和。“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的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8页)真正的社会存在物带有相互依存性、交往性、合作性和道德性。社会性不仅是人作为客体的特性,而且是人作为主体的特性,正是主体的社会性决定了主体对客体的关系。战争主体中肉体和精神的本能需求,依一定战争关系结成严密的暴力对抗组织关系,并在相应的社会关系中存在和发育着。
战争中人的社会属性比其他人复杂得多。他们不仅仅在一定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而且还处于武装集团系统和战争领域各种关系的网络之中。因此,其社会属性具有双重性或两个方面的质:一般的社会关系和由战争关系决定的暴力关系。这种暴力关系,一方面表现为人与人之间敌我暴力对抗的关系,另一方面表明为人们依一定的战争关系而结成具有严密组织,并用最精良武器装备武装起来的军事集团。战争中人所具有的这两种质,既可能是同一的,也可能是对立的。这是由于,构成军事集团整体的成员,在阶级社会中,其阶级属性往往各异,从戎目的不一,固然对战争的态度和在军队中的作用会出现异常复杂的情况。一般说来,社会属性两质同一,即当军队中的某一成员所在军队的性质与他所在的那个阶级的性质一致时,他在军队中的作用就是积极的,对战争态度是热情的,其战斗力就表现为积极因素,反之亦然。当然,不是所有在两种质上相互对立的人,都会在军中起破坏作用或消极作用,而是只有具备了一定阶级觉悟的人才会如此。其觉悟匮乏低下者往往是军队和战争关系的质居主导地位,并且否定了由社会关系而决定的阶级关系中的质。尽管他所在的军队与他所属的阶级是对立的,他仍然会为这样的军队卖力。作为一个战争中的人,他的社会本质主要是由他所在的军队、战争的性质和他与这个军队、战争的关系所规定。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与广大人民群众为敌,则与反动军队的本质一致。当然战争中人的双重质的矛盾,一般说来,在战争中是必定要起作用的,敌对双方所进行的政治攻势,正是主要基于这一点。战争中人的社会属性还是反映政治精神因素的基础。
(三)人的精神属性在战争中的表现及作用战争中人的精神属性与人们在其他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属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主要包括意识、政治思想觉悟、思维、积极主动精神、信心士气、英勇顽强、组织纪律性等。
战争中的意识作为一种精神因素,包括军人的世界观、价值观、责任感、使命感、尚武精神、献身精神。地球上最美花朵是人的思维着的精神。人的生理机制和系统及其在实践和认识中的能动作用,具有反映物质世界的精神意识,这种意识为社会属性所制约,以自然属性为依托,其结构由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组成。以理性思维为主导,意识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使意识呈现不同功能指向和层次。它为战争主体对认识结果的经验和知识;对认识对象的状态、结构、属性和规律的认识;对自身存在状态、属性、能力、心理、需要的自我认识和体验,使主体能对自身进行自我评估和控制。战争主体决策是军人意识活动系统中同人的实践活动直接相关联的中间环节,是对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过程的认识,它将指向外部的对象意识和指向内部的自我意识统一起来直接指导实践,使军人意识付诸实践。
战争中人的思维的根本特点是目的性,它在思维过程中具体表现为思维主题的确定。思维主题的方向性、规范性、强制性和激发性,显示了思维的内在精神动力,激发主体的兴趣,使在波谲云诡、五光十色的战争中,不停留在毁书燕说的捕风之谈和表面解释。大脑神经中枢为主体思维提供“舞台”语言和逻辑及为主体思维提供手段。智力性和非智力性要素,监控和协调主体思维,提高思维活动的自觉性、独立性、批判性和正确性,控制思维活动内外信息量兼容,排除思维课题以外的干扰和暗示、多余和错误的因素,算无遗策,稳操左券,以此来促使思维效率的稳定增长。
战争中人的政治思想觉悟,集中表现在人们对战争的态度和情绪上,为人的精神属性的核心,制约和影响着人的其他一切精神因素。政治思想觉悟不能靠自发形成和提高,而要靠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这是由于,人们常常不好弄清他们的经济地位与他们所进行的关系,即使弄清了,也可能摆不正个人利益同阶级利益的位置。政治思想基础是人的社会属性,一般说,人们的政治经济地位与战争的性质相一致时,政治思想觉悟就高,反之则低。
战争中人的积极主动精神具有巨大的作用。兔起鹘落、扑朔迷离的战争,要求指战员积极主动地把握战争。充分利用天时地利,充分发挥手中的武器装备,创造性地搞好协同,在困难情况下提高生存能力和作战能力。政治思想觉悟是积极主动精神的灵魂,积极主动精神以政治思想觉悟为基础。战争中人的信心和土气是直接支撑人的活动的精神支柱。信心是一种必胜的信念,士气是与信心相联系的一种精神现象。信心和士气不等于盲目乐观,也非天上掉下来,需有客观物质基础。它受制于战争性质、战争态势、作战效果、战争艺术、武备状况、对指挥员的信赖程度、个人战术技术水平等。
战争中人的英勇顽强品质是从戎的首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