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治手段是政治谋略和策略,必须同军事打击结合,政治打击即确定战争目的,明确打击对象及联盟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动员己方的力量;争取联盟的力量及可能中立的力量;化解、消耗敌人的力量。在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中,不仅要联合自己的直接同盟军,还要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把动摇不定的中间势力和敌人阵营中的力量拉过来,最大限度地减少敌之力量,增加我之力量,既联合又斗争,在斗争中坚持“有利、有理、有节”。开展政治攻势、优侍俘虏、瓦解敌军、借力攻敌。
外交手段是外交策略和外交活动,外交必须以军事为基础,在利用谋略和外交斗争的同时,必须保持强大的军事实力、若能用外交的方法解决,当然最好不用战争。外交不是万能,外交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还要诉诸武力。战争与外交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外交在战争孕育过程中,它能够推迟或加速战争的爆发,当然对形势起决定作用的是武装斗争。外交在战争爆发后,能影响战争的进程,可找到加速停战的途径。外交为处理战后问题的重要手段。外交谋略可配合军事谋略,达成战争的突然性。战争对外交也有很大的影响,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对外交有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
经济手段是指经济实力以及经济、贸易上的政策和策略,它可以对经济和贸易的支配与控制来服务于战争。通过经济制裁或贸易禁运,利用经济援助、经济利害上的诱惑、威胁来破坏敌方的联盟,削弱对方的力量等。
思想文化上的手段,即一方面充分调动、运用己方军队和人民精神力量、民族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敌方军队、群众及下层军官中的不满情绪,厌战心理等,并用我之意识形态对敌方施加影响,使其改变思想、信仰。
战争中利用的各种手段,每种手段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于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又有区别。一般说军事手段是实现战争目的基本手段,无论什么战争,只要敌方还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就不会甘心放弃或改变自己原有的政治经济目的,更不会接受对方的意志。同时,实现战争目的各种手段,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战争中各种手段同时并用。当重点使用某一种手段时,也决不能忽视或放弃其他辅助手段,要相互配合和协调。
(二)战争的最高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
战争的最高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即政治经济目的决定着手段的使用,手段又会反过来影响目的的确定和实现。
实现战争的最高目的的各种手段(尤其是军事手段)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方式使用,使用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使用等,都要受其目的制约,都应根据目的的需要来确定。反之,手段对目的也有很大的制约性。战争目的的确定不能随心所欲,不应该要求手段去做它无法完成的事情。必须考虑到有的或可能的手段的状况。目的与手段之间必须协调一致,否则,目的就不能实现,手段却要受到很大损失。战略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协调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战争的最高目的与手段之间的矛盾是经常存在的。有时是人为造成的,有时是客观存在的。当在手段不能很快达到目的,而目的又不能缩小的情况下,可以先实现过渡性的目的,以此为中间环节,一步一步地持久地向总的目的迈进,分阶段实现目的。战争最高目的与手段的矛盾有些是相对的,有些是绝对的。相对的矛盾可以在战争中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解决;绝对的矛盾无法在战争中解决,不可能达到战争的目的。因而,从逻辑上说,后种矛盾下的战争一般不能发生,当然,在特定情况下,有可能违反理性而挑起战争。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政治经济目的有战争的要求,就不能彻底排除战争。要处理高技术战争目的与手段的矛盾,就得重新调整战争目的与手段关系。采取新的比较适合当前战争目的与手段关系的战争形式。
战争最高目的与手段之间的绝对矛盾可以变为相对矛盾,这种变化一经实现,战争的发生就有了现实的可能性。若战争是为了彻底摧毁敌方武装力量,则军事手段最为重要。其它手段只起辅助作用,若战争要从精神上,心理上征服对方,则政治、思想文化、精神心理等手段就为主要,当然,它们的运用离不开军事手段的辅助作用。如诸葛亮对孟获的“七擒七纵”。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战争的政治经济目的决定着军事手段使用的程度,如果政治目的很坚决,那么就要求较彻底地打垮敌人。如果战争双方在政治上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妥协的一面,这种战争所用的消灭敌人的手段,也往往是不坚决的。战争目的和手段在性质上也有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非正义目的下战争,不择手段,这些手段也都是不正义的;正义目的下的战争,手段都是有选择的。
(三)战争的直接目的及手段
1.战争的直接目的
敌对双方为了实现各自的政治经济目的,在军事上就要使对方屈服,要使敌人失去抵抗力,这就要消灭敌人的武装力量。战争双方这种斗争一展开,就形成了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斗争。这一斗争对于政治经济目的来说是手段,但就战争自身(武装斗争)来说,又是目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消灭敌人,就是解除敌人的武装,也就是所谓‘剥夺敌人的抵抗力’,不是要完全消灭其肉体)。”(《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页)。消灭敌人作为手段时,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哉也”,消灭敌人作为目的时,要求大量消灭敌人,消灭敌人就是胜利。一般而言,敌不屈服有力量抵抗,更不会服从对方的意志,这样消灭敌人目的和手段就有了直接的同一性,即使敌丧失抵抗力。消灭敌人保存自己作为战争的直接目的,是战争的最普遍规律。贯彻战争活动始终,普及战争事物全体。首先,无论何种战争,都贯穿着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目的。一切战争行动的根据,对战争事物的其他一切矛盾起着规定和制约。正因为如此,不同性质的战争所用的战略战术,就有互相借鉴的可能。其次,敌对双方武力对抗的一切行动和战斗力因素,都要围绕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一目标而展开。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要在战争直接目的下发挥作用,并彼此密切联系起来。再次,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是贯穿战争始终的,战争的各阶段,军队的编制体制,战略战术的制定等,都要受到战争直接目的制约。
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是辩证统一的。首先,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既有一致性又有对立性。即“相反相成”,一致性表现是,只有消灭敌人,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只有保存自己,才能更有效地消灭敌人。为了保存自己,必须努力消灭敌人,即使处于防御的地位,也不能单纯地、消极地保存自己,而应该寻找一切机会积极地消灭敌人。反之,为了消灭敌人,必须注意保存自己,在自己力量的存在受到威胁时,要进行必要的退却和让步,否则,如果自己的力量受到重大损失,就难以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
消灭敌人与保存自己又是对立的。完全保存自己是不可能的,企图不付出任何代价,不做出任何牺牲就达到消灭敌人,那是不符合实际的。反之,要保存自己,就不能只顾消灭敌人。当然。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对立不是绝对的,而是在对立中有统一。局部的暂时的牺牲正是为了全体的、永久的不牺牲,少部分兵力的牺牲可换来绝大部分兵力的保存。军队付出的一些牺牲可换来人民的生存。个人的牺牲可换取大多数人的保存。军事指挥的艺术和要求,就是要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尽量把消灭敌人与保存自己统一起来。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还有互为手段的关系。“保存自己的目的,在于消灭敌人;而消灭敌人,又是保存自己的最有效的手段。”(《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465 )若把一方看作单纯的手段,把另一方看作是单纯的目的,则会把消灭敌人与保存自己割裂开来,就会只顾一面而不顾另一面,其结果必然是既不能很好地消灭敌人,也不能很好地保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