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起作用不同,在一定条件下还表现其为主要作用。
1.战争对经济的反作用,主要通过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实现
战争是作为上层建筑核心的政治的继续,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是对每个国家及民族全部经济力量和组织力量的考验。战争所起作用往往鲜明、迅速地体现了上层建筑在一定条件下对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革命战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实现生产方式变革的巨大杠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而必须依靠无产阶级领导暴力革命夺取国家政权后自觉地建立。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以后,也存在用正义战争保卫新的生产关系的问题。当然,这种决定性的反作用不是本原意义的决定作用,它仍然是在经济起决定作用的基础上产生的。
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是有密切联系的。国防建设保卫经济建设成果,军事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服务的,国防的建设必须服从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但经济的发展又必须考虑到军事的需要。战时经济政策要求一切满足前线,迅速使国家经济纳入战时经济轨道,从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军用和民用生产均受战争制约,服从战争需要。为满足战争需要,寻求新的战争手段,就必然要制造新的武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生产。例如:美国在第一、第二两次世界大战中,出现所谓经济奇迹,主要原因是战争促进生产,大发横财。
2.战争对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生、发展和灭亡能够起到加速或缓延作用
“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56页)“革命的暴力行为,是把人类从阶级社会中永远解放出来的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61页)反动的非正义战争,总是企图维护反动腐朽的生产关系,必然要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革命的正义战争,摧毁旧的上层建筑,促进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战争能促进经济建设发展,但也对经济建设有巨大的阻碍和破坏作用。为满足战争需要的巨大消费能力可刺激和增强生产,为造出新武器,解决新问题,迫使人们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例如,控制论就是维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于防空部队需要,深入研究而创立的。战争中的军费开支严重阻碍了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速度。战争对经济建设造成极大破坏。三、
科学·技术·战争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知识和方法体系。技术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反复实践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虽然科学和技术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分离,但它们乃属不同的文化。科学的任务探索新的规律,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更好地理解事物,目的是认识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成果表现为知识形态,增加人类的知识财富,其成果没有国界和产权问题。技术的任务利用已知规律设计有用的器具,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更好地控制事物,目的是设计和制造用于生产、战争、生活等方面的工具和手段;成果表现为物质形态,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其成果保密和存有专利问题。在社会活动中体现功能方面,科学具有认识的、文化的、教育的、哲学价值,它的经济价值带有根本的、长远的、间接的性质,技术追求实用性和直接的经济效益。科学与技术是战争运作的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轮子。“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75 页)
战争不仅是职业军人及武装老百姓之间的争斗,而且为科学发明家之间的角逐。科学技术对战争的全面直接巨大影响所形成的催化效应为世人共识。
(一)科学技术构成战斗力的主导因素
战斗力是敌对双方的物质因素通过精神因素的相互作用。因为战争中相互作用的双方都是武装起来的、自觉活动的人,所以战斗力的表现要比物理学上力的表现复杂得多。战斗力因素是与战斗力密切相关的一个范畴,它指可以直接用于战争,但尚未进入战斗过程的各种潜在因素总和,其中有兵员和武器技术装备的数量及质量、军事理论水平、武装力量的编制和体制、指挥、保障、利用能力等。从构成战斗力因素的各方面看,除精神因素带有随机性外,其它各种因素都有确定的量和质。但是,这些因素并非单独起作用,而是通过各因素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发挥作用。战斗力因素和战斗力相互转化中既统一又不统一。从“质”上讲,它们均属战争力量,战斗力因素是战斗力发挥的基础,战斗力是战斗力因素的实现。从“量”上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战斗力因素与发挥出来的战斗力成正比。但是,战斗力因素和战斗力是两种不同形态的力量,前者未转化成后者之前,对敌无实际打击的作用,且自身很易被对方摧毁。战斗力有直接打击对方和保护己方的作用,是直接决定胜负的东西。从战斗力因素发挥出战斗力的“量”来看,同一“量”的战斗力因素,在战斗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影响,所产生出来的战斗力的“量”有很大差别。战斗力因素是决定战斗胜负的基础,但是战斗胜利的实现却要靠发挥出来的战斗力。
造成战斗力因素与战斗力不统一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第一,战斗力各要素组成的整体根源于战斗力因素所构成系统的有机性和组合效应。要素作为系统整体中的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方能体现它具有部分的意义。系统的整体效应表现为整体对于它的组成部分具有“非相加性”,还表现为系统整体的性质或功能具有构成该整体的各个部分自身所没有的新的性质或功能。战斗力各要素组成方式最佳与否,严重影响战斗力强弱;第二,战斗力系统是时间的函数,它取决于系统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有机关联性即普遍联系。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减少了作用各方的自由度,相互协同使作用各方形成各自没有的东西。要素与系统整体结构越合理,每个要素在系统中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由系统效应而产生的整体功能就越好。在战斗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可忽视环境因素对系统状态影响,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调节控制使其状态符合目标状态要求。所以,单位时间里的战斗力发挥效率,严重影响战斗力的发挥态势,同理,对战斗力辅助因素(自然力等)利用的程度,也会左右战斗力的沉浮,如周瑜火攻曹军、关羽水淹魏军。另外,作战对手不同,作战任务的性质不同也会使战斗力因素与战斗力的比例出现差别。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知识形态,只是潜在的战斗力,当它一旦被运用于战争过程中,就会变成一种现实的战斗力,而战争能力的提高和性质改变最终会导致整个战争世界的变动和发展。科学技术战争化,使之构成推动战争变革最活跃、最革命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语)物质生产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起点和基础,社会关系是它们发展的条件。科学技术不仅反映出人类社会日益深入地认识自然界和自然规律的能力,而且反映出应用这些认识去发展生产和改变社会关系的能力。它还可以通过各种途经渗透到战斗力诸要素中去,使得战斗力跃迁,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战争发育,而且战争经常是对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利用得最多和最快的一个领域。
第一,科学技术对战斗力具有全方位的影响。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和科学文化“同样是保证现代军队有必要数量的武器、弹药、粮食等,培养必要数量的有素养的军官,以及兵士本身智力发展所必需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第184页)他还系统地考证了历史上科学技术发展同武器装备演进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同军队编制体制变化的因果关系。马克思也注意到,“随着新作战工具即射击火器的发明,军队的整个内部组织就必然改变了,各个人借以组成军队并能作为军队行动的那些关系就改变了,各个军队相互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同上书,第53页)科学文化可以使其拥有者在军事上居于优势地位,无文化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