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德经注解(震阳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隔不远,此即合气于漠之说也。昔人谓之“元气胎息”,“真人之息以踵者”,非此而何?所谓元气者,即无思无虑无名无象中,浑沦一团清空一气是也。所谓胎息者,告人受气之初,此身养于母腹,此时口鼻未开,从何纳气而生?唯此脐田之气,与母之脐轮相通,是以日见其长,及至呱的一声生下来,此气即从口鼻出入往来,所谓各立乾坤者,此也。吾示脐轮之气与外来之天气相接,不内不外,氤氲混合打成一片。即是返还于受气之初,而与母气相连,即是胎息也。所谓真人之息以踵,盖以真人之息藏于深深,达之亹亹。视不见听不闻,抟之不得,深而又密,如气之极于脚底是也。 
  彼口鼻之气非不可用,但当顺其自然,不可专以此气为进退出入。若第用此气,而不知凝神于脐下一寸三分之地,寻出这个虚无窟子,以纳天气于无穷,终嫌清浊相间难以成丹。昔人云:“天以一气之气生人。”此气非口非鼻,非知觉运动之灵可比。又云:“玄牝之门世罕知,休将口鼻妄施为。饶君吐纳经千载,争得金乌搦兔儿。”以此数语观之,明明道出,出玄入牝是在脐下丹田,离肉一寸三分之间,氤氤氲氲凝成一片者是。学道人无论是茶时,饭时,言语应酬时,微微地用一点意思,凝神于虚无一穴之中,自然合气于漠,只见真气跳动,有不可明言之妙。然于此调息,则知觉不入于内,而饮水自然澄清。此历代仙圣不传之秘,吾今是一口吐出道破,后之学者,勿视为其微而忽之也。 
  震阳附之以词云:凝神于虚,和气于漠。氤氲祖炁,浑浑噩噩。无时无刻,不离这个。修仙成道,飞升大罗。 
  震阳云:此章太上道祖宣扬了极高尚的无为政治思想。痛恨旧社会统治者利欲熏心,依靠权势与武力,肆意横行为所欲为。他们自以为是社会上民众的主宰,有无限的权威和势力,强制着民众必须按照他的意愿行事。所以造成了民贫国昏盗贼蜂起,混乱不堪的坏局面。老子提出挽救国困民穷的妙法,以清净无为少思寡欲的好办法,修身治国平定天下。反对统治者恣意横行,任意妄为扰攘民众。所以老子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好办法,好思想主张,对于头脑清醒的治国者和知识分子,能很好的理解并运用。如此高尚的大德,利国利民兼善天下,这才是大有教益的好办法呢。但是利禄之徒,下愚之辈,他没有这样崇高的理想,不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接受不了这种构思,所以造成世态不安,混乱的局面。 
  赋之以诗云:治世之道若修身,心诚意正礼乐尊。 
        犹龙之叹至圣理,道法自然见天心。 
     又云:以正治国用奇兵,心平气和自息争。 
        乾坤宇宙成一统,无为而化是大同。                    
第五十八章 顺化 
  太上曰:其政闷闷,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耶?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所迷,其日固久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字解' 醇是厚。倚是因。伏是藏。妖是孽。刿是伤。肆是放肆。耀是夸耀。 
  '章解' 国家行的政事宽大浑朴,国民就自然醇厚。国家行的政事刻刻寡寡,国民就自然浇薄。到了极点就返回,这祸是福所因而有的,福是祸所伏藏于内而生的。祸福循环无端,谁能知道它的究竟呢?不是没有正人的法,看着是正,又成了偏邪。看着是善,又成了妖孽。人的迷于邪正善恶,日子是本来很久了,所以圣人虽然方正,却不方的凿了。虽然清廉,却不疾恶太严。虽然正直,却不直率得太放肆。虽然有光耀,却不夸耀。 
  '演说' 江圣云:行政贵乎提纲挈领得其大要,不贵乎刻刻寡寡政令繁苛。要刻寡繁苛。不但水清养不住鱼,并且上有所好,民必更甚,甚至酿成刻薄变诈的风俗。世间的道理是相互循环的,譬如用明用得太过了,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反而昏暗了。人的目力极好,要往极远处看,竭尽了目力,看着看着眼就花了,还不如目力差的呢。所以无论什么事,总是含蓄不尽的好。不过尽得缓点就是了,总是有尽的时候。所以必须超出明暗祸福,邪正善恶,超出一切相循环的以外,才能真有着落。不然的话,日日迷到循环中往来,那么以为是正的反倒成了怪异,认为是善的反倒成了妖孽,将何以适从呢? 
  大道生天地,以无为而化育,古圣帝王者,统摄万民纲纪于庶物,无有过于此者。这是说离不开用无为治世也。如果涉及于有为,则政非其政,治非其治。虽文章灿著事业辉煌,而欲其熙熙皥皥,其乐时雍之化也不能。故太上曰“政者正也”,从正从文,学文化为的是正大光明,己正而后正人之不正也。自古为民上者,肇修人纪整饬天常,有知若无知,有作若无作,一任天机之自动。决不妄作聪明,创什么矩陈什么规,又有什么悬书读律等等。而纯是以德相感,自然默喻于语言以表之,故其政闷闷,若如愚朴无知者。然而其民之感孚,亦淳淳然有太古之风尚,无稍或易。上以无为自治,下以无为自化,上下共安于无事之夭庥哉。何其盛欤!那么为上者要是励精图治,竭力以谋为,除掉凶邪,崇尚俊杰。小善必录,大过必惩,赏罚无殊,冰镜鉴观,俨若神明,其政之察察无有逃其鉴者,此其不足重乎?但是上好苛求,下即化为机巧,缺缺然无不以小智自矜。上以有为倡之,下以有为应之,如此则民心难治也。那么要是这样,并非上无以清其源,下无以正其本也。概为先天无为之大道乃浑朴之真,有为是后天,乃是人为之伪,所以闷闷与察察,其效果纯驳如此之分明,此可知道一而已,二之则非。况先天是太极未判纯朴未分,无阴阳之可名,无善恶之可见。易曰:“易则易之,简则简之”,从其政之所以灵活用之,可大可小。若后天太朴不完,贯阴阳于始终,互祸福为倚伏。而祸中有福,福中有祸,祸福所以循环无端也。故有为之未必不善,但物穷则变,时极则反。阴阳往复之机原属如此,且正之复为奇,善之反为妖。那么无为之政,纯乎为天,有为之政。政杂乎人。杂以人者,正中有奇善中有妖,其机肇于隐微,其应捷于影响,其势诚有不容。无怪乎尔虞我诈,习性成而执迷不悟也,其日固已久矣。是以圣人御宇一本,以无为之道,整躬率物正己化人。本方也,不知其为方,殆达变通权,而不假裁截。本廉也,竟忘其为廉,殆混俗和光而不致伤残者欤?时而直也,认理行持,不敢自恃其棱,概风规真,有可敬可畏者。其他如化及群生,恩周四表,几与星辉云灿上下争光,诚乃上德不德,天人合一气概。己则独自蕴藏不稍炫耀,其匿迹销声为何如哉?这是说以无为为体,以自然为用,从欲以治,顺理以施,时雍煦而万化,共游于太古之天也。 
  道曰“大道”,丹曰“金丹”,究皆无名无象。在天则清空一气,在人则虚无自然,修炼始终不出此理。人能知冲漠无朕是大道根元,金丹本始。从虚极静笃中养得浑浑沦沦无识无知本来之面目。则我之性情,精气神三宝,皆是先天太和一气中的物事。以之修道则道成,以之炼丹则丹就,又何奇邪可云,危险可畏哉?唯不知无为为本,第以有为为功,则知识不断纷扰愈多。虽有性有情,皆后天气质之私物欲之伪。至于精气神又焉得不落于后天有形有色之杂妄也?太上以政喻之为道,以民比之人身,道炼的是先天无为,则成不坏之法身。那么这道炼后天有识,安有不二元神?纵然炼的好,亦不过是守尸鬼耳,焉能超出阴阳脱离生死,永为万代神仙呢?又况一堕于有为,则太极判而阴阳分善恶出,那么祸福也就随之相往来也。要知修道之极功,虽其中炼命一步,不无作为之用。然而必从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方不落于边迹。孟子云:“必有事焉而勿正”,那么有正就有邪,无正就无邪,“正邪皆无,归于大中。”此即“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之意,修道之要即在于此矣。再论人心,一动则有一静,一阴则有一阳。邪正善恶原是循环相因往来不息的。所以有正即有邪,有善即有恶。唯有一归于浑忘不分正邪,安有善恶?否则正反为奇善复为妖。庄子说过:“天下无为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