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論,曾將相關論義,分別類集,對本論用心不少。也曾有意依此寫
就專篇,說明龍樹對佛法的完整看法,但因時間不充分,這一心願未
能完成。
外國學者對『智論』作者的看法,我近來才透過期刊譯文而得悉
其詳。他們能突破語文障礙,而研究這部僅存漢譯的大乘重要論典,
其資料蒐羅之豐,其用力之勤,皆殊為難得。我雖完全不同意他們的
論點,卻因此一增上緣而促成本文的撰述,少分達成早年的心願。這
只能說是「因緣不可思議」吧!
15頁
壹、『大智度論』之翻譯
一、從佛典漢譯的程序談起
晉代佛教拢涞姆g,與現在的個人翻譯是不同的。如『增壹阿
含經』的翻譯,依道安的『增一阿含經序』說;經是「外國沙門曇摩
難提(Dharmanandin)」所誦「出」的。「佛念譯傳,曇嵩筆受。。。。。
余與法和共考正之,僧略、僧茂助校漏失。」(裕1)
這是洠в需蟊荆蓵夷﹄y提背誦出來的。「佛念譯傳」,是翻譯
梵文為中國語文的,也還是口說。將它筆記而成漢文的,是曇嵩。再
由道安與法和考正文義,僧略與僧茂助校漏失。所以,雖睿鳌笗夷
難提譯」,其實他只是誦出而已。在古代,譯經是集體事業。
依梵本(古稱「胡本」)而譯出,也是集體完成的。如鳩摩羅什 (
Kumara jiva) 譯諸經論 (當然包括『大智度論』),羅什也只是將原
文口譯為中國語文,其中筆受的、證義(即論證義理)的、潤文的人,
還真不少呢!所以,因『智論』是羅什所(口)譯出的,見到某些可疑
,就想像是羅什所「加筆改變」的,那是大大的铡畷g經的實際情形
了。
『智論』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譯論,所以羅什是先譯經,
後譯論,而又同時譯成的。「經」的譯出,如『出三藏記集』卷八『
大品經序』(大正五五.五三中)說:
「弘始五年,歲在癸卯,四月二十三日,於(長安)京城之北,
逍遙園中出此經。(羅什)法師手執胡本,口宣秦言。兩釋異音
,交辯文旨;秦王躬樱f經,驗其得失。。。。。。。與諸宿舊義業
沙門釋慧恭。。。。。。道悰等五百餘人,詳其義旨,審其文中,然
後書之。以其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盡;校正檢括,明年四月二十
三日乃訖。(引文中括號內之文字為作者所加,下同。)
『大品般若經』的譯出,當時的秦王姚興,親自參加,又有五百
多位義學沙門,詳審文義;「執筆」寫成漢文的是僧叡。當時的譯場
,是相當莊嚴鄭重的!接著就翻譯『釋論』,如僧叡的『大智釋論序
』說:「經本既定,乃出此釋論。」(裕2) 但論後的「後記」卻說是
弘始「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乃訖」(裕3) 。「後記」與僧叡的「論序
」,時間上似乎有點不合。我以為:「後記」作者會編經論為一了。
先譯經,後譯論,在『智論』的
16頁
翻譯過程中,發現經文與論文不合的,就加以改正。如『大品經序』
說:「以釋論撿之,猶多不盡,是以隨出其論,隨而正之;釋論既訖
,爾乃文定。」(裕4) 經與論先後譯出,論訖而後經定。經論會編為
一,也就不妨說經與論同時譯出了。
僧叡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序』(大正二五.五七中-下)說
:
「(羅什)法師於秦語大格,唯識一往,方言殊好,猶格而未通
。」
「進欲停筆爭是,則交競終日,卒無所成:退欲簡而便之,則
負傷於穿鑿之譏。以二三唯案譯而書,都不備飾,幸冀明悟之
賢,略其文而挹其玄也。」
羅什留住姑臧(今甘肅省武威縣)十九年,才來到長安。對「秦語
」--中國語文,他是能說能寫的。但佛典的譯出,是給中國人讀的
;不但要文義通順明確,還要有漢文的文學意味,這樣才能引起讀者
的愛好,使佛法廣大流通。從這一觀點來看,羅什的「秦語」,還是
不夠水準;對漢文的特色,文學的優美(「方言殊好」),是洠в猩钊
通達的。如早期譯出的『百論』,由於譯得太差,弘始六年又重新譯
出;『大品般若經』原已譯出,但在『智論』的譯出中,對於經文,
又隨時加以修正。這些都可證明:在僧叡等眾多義學沙門的眼中,羅
什的「秦語」還是不大理想的。
面對羅什「秦語」能力不太理想之局限,僧叡等筆受者,有點無
可奈何。如果放下筆來,好好的論究原本與「秦語」間的恰當性,又
要面臨譯場中人多口雜,不容得到定論的難睿H绻罁g語 (譯語
太繁) ,而改寫成簡要而便於受持的論文,又不免要被譏諷為穿鑿附
會。於是,只好決定:譯者怎麼說,他們就怎麼記。既然洠в泻煤玫
潤飾辭藻,所以也只好要讀者「略其文而挹其玄」了。
雖然有這樣的局限,但僧叡等筆受者,終究不會忘記:這是「秦
語」譯本,是為中國人而翻譯的。
(裕1)『出三藏記集』卷九(大正五五.六四中)。
(裕2)『出三藏記集』卷一0(大正五五.七五上)。
(裕3)『大智度論』末後附記(大正二五.七五六下)。
(裕4)『出三藏記集』卷八(大正五五.五三中)。
二、『大智度論』的卷數
佛經的注釋,在古代是經與論分別流傳的。我國智顗的『妙法蓮
華經文句』,澄觀
17頁
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疏』,也還是這樣。但『大智度論』一百卷,實
際上卻是經論會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三十卷,『釋論』七十
卷。『出三藏記集』卷二,在「『大智論』百卷」的目錄下,還說到
「或分為七十卷」(裕1) ,但一般都將經論會編本稱為『大智度論』
,而說是「百卷」了。論文的卷數,在翻譯時,就傳說為『大智度論
』百卷,更有铡畟鳛椤盖Ь怼拐撸@就難怪要引起近代學者的懷疑了
!在此先引僧叡的「經序」與「論後記」,再來解說。『出三藏記集
』卷一0『大智釋論序』(大正五五.七五上-中)說:
「論之略本,有十萬偈,偈有三十二字,并三百二十萬言。胡
夏既乖,又有煩簡之異。三分除二,得此百卷;於『大智』三
十萬言,玄章婉旨,朗然可見。」
「此論胡文委曲,皆如初品。法師以秦人好簡,故裁而略之;
若備譯其文,將近千有餘卷。」
『大智論(後)記』(大正五五.七五中)說:
「論初品三十四卷,解釋一品,是全論具本。二品已下,法師
略之;取其要,足以開釋文意而已,不復備其廣釋,得此百卷
。若盡出之,將十倍於此。」
『智論』百卷,是經與論會編所成的。如除去經文三十卷(裕2)
,論文實在只有七十卷。初品譯為三十四卷,若經文一卷不計,則論
文為三十三卷,二品以下,是「三分除二」的略譯。換言之:論文七
十卷,扣去初品三十三卷,則二品以下的論文實為三十七卷,這三十
七卷,是「三分除二」的略譯。
近代學者都把『智論』所釋經本當作是二萬五千頌本,其實『智
論』末卷分明說到
「如此中般若波羅蜜品,有二萬二千偈;大般若品,有十萬偈
。」(裕3)
「二萬二千偈」的經本,譯成經文,有三十卷。以此類推,論本
「十萬偈」,約可譯成百三十六卷,這是尚未「略譯」之原形。除去
初品論文三十三卷,應該還有百零三卷,但如今二品以下略譯為三十
七卷,那正是三分之中略去一.八分。所以古說「三分除二」,可說
是非常的正確!但由於經與論合編為一,泛稱「『大智度論』百卷」
,於是不免引起若干铡畷
一、把合編百卷當作論文百卷。
二、本來經文解釋,大都是先詳後略的;而『智論』的翻譯,也
是前詳後略。僧叡等忽略了這點,於是以為:初品以一卷經文而得三
十三卷釋論,共為三十四卷。那麼三
18頁
十卷經的全部釋論(其實是經論會編)豈不是「將近千有餘卷」嗎?那
豈不是目前百卷本的「十倍」?
三、铡詾椤褐钦摗辉巍笇⒔в叙N卷」,於是推想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