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前印尼国营石油公司总裁苏多沃中将搞的联营企业,也都是很闻名的。
除了和印尼的军政官僚资本合作,华人企业家也和一般的印尼私人资本
搞合作经营。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使印尼华人资本在。。 70~80年代以来,获得了迅速的
发展。出现了许多拥有数亿乃至数十亿资本的华人大企业家。这些华人大企
业家分布于各行各业,简介如下。
1。林绍良集团。他被称为印尼的“面粉大王”和“水泥大王”,拥有东
南亚最大的面粉厂和水泥厂。面粉年生产能力达。。 200万吨,占有全国面粉市
场的。。 80%以上。其水泥厂年产量。。 900万吨,占印尼水泥产量的60%以上。此
外,他在银行、钢铁、汽车、木材、房地产、电器、机器等行业,都有大量
的投资。在“中央亚细亚银行”这个印尼最大的私人银行中,占有四分之一
的股权。在印尼最大的芝勒贡钢铁企业中也有数亿美元的投资。
的股权。在印尼最大的芝勒贡钢铁企业中也有数亿美元的投资。
黄奕聪集团。他的“金光集团”生产制造的各种纸张、文具、练习本
等,居印尼首位,占有中东市场的
80%左右。该集团的“法尔玛”棕榈食用
油业垄断印尼
50%的市场。
3。蔡云辉、蔡道行家族的“盐仓集团”,黄惠祥兄弟的“针集团”,王
福良家族的“奔都尔集团”以及林圣梯、林德宝家族的“参布纳集团”,是
印尼最大四家丁香烟企业集团,其行销量控制印尼烟市场的
90%以上。
4。郑建信的“波普哈山集团”,彭云鹏的“巴里多太平洋集团”、黄双
安的“耶延蒂集团”及李尚大家族合伙的“沙迪亚耶雅拉雅集团”是印尼最
大的四家木材业大王。
5。谢建隆家族的“阿斯特拉集团”,洪国厦的“伊莫拉集团”,刘振和
的“庇拉集团”,陈子兴的“希望集团”等,是印尼最著名的汽车、摩托车
等生产装配的企业集团。
6。郑年锦的“大马德斯集团”,郭森爵家族的“短剑牌花裙集团”,陈
大江家族的“大江纺织集团”,“泛兄弟纺织集团”,是印尼著名的纺织工
业和成衣服装集团。
7。徐清华的“耶雅建筑集团”和“大都会集团”,霍佐佑的“燕·达尔
玛迪”等,是印尼最大的房地产集团。
8。李文正的“力宝集团”,饶耀武的“金融银行业集团”,李唐章的“巴
厘银行集团”,李文明的“泛印银行集团”,林绍良的“中央亚细亚银行集
团”,都是闻名的金融业集团。
9。陈恭立的“曼达拉斯集团”,是印尼最大的饮料及鱼类等罐头食品企
业集团。
10。吴家雄的“大马集团”是印尼最大的饲料业、农产品加工业集团。
11。林德祥的“独一无二大象集团”是最大的轮胎制造企业之
12。林汝光的“嘉丰集团”,是陶瓷品、铝合金等家庭厨房用具的最大企
业。
13。姚春桂的“雅桑达集团”,陈永源的“美丽的亚细亚集团”等,是各
种电子工业、家用电器的大企业集团。
14。林再和的“杜巴集团”、潘国强的“雄鸡牌集团”等,是药品生产的
著名企业。
15。蒋维泰家族的“古农阿贡集团”,是印尼最大的出版业和书店大王。
这里特别要提到近
20多年来,随着印尼经济的迅速发展,金融行业也获
得了机遇。由私人兴办的银行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出现。而这当中,
由华人兴办的银行业又占主导地位。据
1990年
3月的统计,向印尼私营民族
银行协会登记的银行会员共
84家银行,总资产为
35。4亿盾。其中,90%为
华人资本和企业所拥有。到
1992年
7月,私营银行已增至
178家,其中华人
银行
150家。在华人银行中,林绍良的“中央亚细亚银行”和李文正的“力
宝集团”为最大。“中央亚细亚银行”1992年有
400家分行,总资产
11。52
万亿盾。“力宝集团”1990年分行达
144家,资产达
22470亿盾。
据统计,90年代初,在印尼的
200家最大企业中,华人企业有
167家,
占
84%。这些企业年营业额在
10万亿盾以上的有
3家,2万亿盾以上的有
10家,54亿盾~1万亿盾的有
17家,34亿盾~54亿盾的有
20家,1500亿
盾~3000亿盾的有
34家,400亿盾~1500亿盾的有
119家。(注:按当时
外汇牌价
1美元约等于
2000盾)。
在这
200家最大的企业中,从第一到第十一位,都是华人企业集团。其
中排名第一的是林绍良的“三林集团”,其年营业收入达
18万亿盾(约合
90亿美元);居第二位的是谢建隆的“阿斯特拉集团”,年营业收入
11。78
万亿盾(约合
59亿美元);居第三位的是黄奕聪的“金光集团”年营业收入
59670亿盾(约合
30亿美元)。
在排名前
25家大企业中,华人大企业集团有
20家,占
80%。印尼原住
民企业集团
5家,占
20%。在排名前
50家大企业中,华人企业集团为
42家,
占
84%,原住民企业集团
8家,占
16%。列在最前列的
20家华人企业集团,
1991年营业额为
65万亿盾(约合
325亿美元),占
200家集团营业总额
117。6
万亿盾(约合
589亿美元)的
55。3%,即占一半以上。所以,从总体上看,
华人企业集团的经济势力,明显地占优势。
在整个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财团中,印尼华人财团也是榜上有名的。印尼
《经济新闻》1991年和
1992年的调查资料表明,排出的
50位东南亚最大的
富豪中,印尼华人富豪占了
12位。他们是林绍良,个人财富
25~35亿美元,
谢建隆,个人财富
11~24亿美元,黄奕聪,个人财富
11~24亿美元,蔡道
行,个人财富
6~10亿美元,黄惠祥,个人财富
6~10亿美元,李文正,个
人财富
6~10亿美元,吴家熊,个人财富
6~10亿美元,彭云鹏,个人财富
6~10亿美元,郑建信,个人财富
5亿美元,徐清华,个人财富
5亿美元,
霍佐佑,个人财富
5亿美元,郑年锦,个人财富
5亿美元。
到
1994年,上述华人富豪资产有所变化。据
1994年
5月出版的中文版
《福布斯》杂志评选的
10名世界最富有华人中,印尼华人占了
3名,即林绍
良,资产
60亿美元,排名第
4;黄奕聪,资产
50亿美元,排名第
8;彭云鹏,
资产
45亿美元,排名第
10。
印尼华人企业集团不仅立足于印尼本土,而且也走向世界。为了开拓市
场,扩大营业,华人企业集团纷纷到国外投资办厂,建立垮国公司。如林绍
良的“三林集团”,李文正的“力宝集团”,黄奕聪的“金光集团”,先后
在香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各国和中国大陆等,创办
银行、工厂、贸易公司等。林绍良的“三林集团”在香港收购了多家公司,
设立了拥有
20多家子公司的第一太平洋集团。该集团主要由经营金融的第一
太平投资有限公司和专营贸易的第一太平企业有限公司两部分组成,分公司
分布于香港、美国、荷兰、新加坡、利比里亚等国家和地区。华人企业集团
在中国大陆投资的也日益增多。据
1993年
6月
5日印尼《专业之声报》称,
印尼华人在华投资已达
25亿美元。据
1993年
11月
27日,印尼《时代》周
刊称,印尼华人李文正的“力宝集团”,计划在其福建家乡投资
10亿美元建
立一片工业区。林绍良的“三林集团”在其家乡福建福清县,也有巨额的投
资。
由于印尼私人资本的迅速发展,它已经成为国家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例如在印尼的第五个五年建设计划中(1989年
4月~1994年
3月),总投资
额为
239。1万亿盾(折合
1361亿美元),其中私人投资为
131。6万亿盾占总
投资资金的
55%,而国家投资资金已下降到
45%。这些私人投资大部分来自
华人企业集团的资金。又如印尼有关当局公布的近几年历年向政府缴纳税额
最多的
200个个人和
200家企业中,华人都占
85%左右。由此可见华人企业
家在印尼国家的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但是,印尼私人企业,特别是华人企业的迅速膨胀,也不断引起本地居
民的议论,甚至不满。认为引起了“社会分配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