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上我们分析了《基督重临》这首诗的内容。总的看来,本诗主要写的是基督教文明的消亡和“反文明”的来临,表现了叶芝对人类命运的深重忧虑,因此它实际上是一曲旧文明丧失的挽歌。
在艺术表现方面,叶芝采用一系列具有特定含义,既质感强,又寓意深的意象,如“旋体”、“猎鹰”、“荒漠”、“大记忆”、“人首狮身”的“巨兽”、“愤怒的鸟群”等,创造了一个充满混乱、充满疯狂、充满恐怖的幻境,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读后使人惊心动魄、毛骨悚然。而且,当我们沉浸于这个幻境之中时,沉睡于我们心灵中的某种“大记忆”,那个“无形体的神祗”,确实也渐渐苏醒了,当然是模模糊糊的,隐隐约约的,这或许是叶芝诗所追求的“神秘力”吧?“一切安排全都朝着圣坛”:瓦雷里
保尔·瓦雷里 (一译瓦莱利,1971—1945)是法国一位杰出的诗人、文艺理论家。生于地中海的塞特市。1889年读马拉美诗作,推崇备至,后成为“星期二集会”的常客,被认为是马拉美的得意门生。不料,21岁时,他即将从法学院毕业,思想却突然发生了剧烈变化,断然放弃了诗歌创作,转到形而上学的思辩方向。20年后的1912年,他的朋友纪德等鼓动他结集出版早年诗作。于是他清理诗稿,有的存旧,有的略加改动,并打算增一首向青春告别的诗,哪知诗兴大发,花了四年时间,写成了500行的《年轻的命运女神》,于1917年发表,1920年出版了《旧诗集存》。从此,瓦雷里便饮誉法国,成为当时法国最重要的诗人。1921年3月,《知识》杂志举办了“当代七星诗人”推选活动,结果,瓦雷里一举夺魁。翌年,发表《幻美集》,里面包括写于1920年的长诗《海滨墓园》。1925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20至40年代间,瓦雷里曾去许多国家讲学,并撰写了大量的关于哲学、政治、经济、神学等方面的文章,先后出版《杂文集》五卷。此外,他还写了几部戏剧和一些文学论著。1945年7月20日,瓦雷里逝世,法国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他被安葬在家乡塞特的海滨墓园里,墓碑上刻着他的名诗《海滨墓园》中的两行诗:
多好的酬劳啊,经过了一番深思,终得以放眼远眺神明的宁静!
瓦雷里被称为象征主义的理论家。他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是“纯诗”或曰“绝对的诗”的观点。瓦雷里不断思考“能否创作一部完全排除非诗情成分的作品”问题,甚至思考“绝对的诗”。他对“绝对的诗”做了如下解说:“绝对的诗在这里应当理解为:对于由词与词的关系,或者不如说由词的相互共鸣关系而形成的效果,进行某种探索。实际上它首先要求研究受语言支配的整个感觉领域。”(《纯诗》)
瓦雷里的“纯诗”或曰“绝对的诗”的观点,大致说来,是和他的老师马拉美一致的,不过,他更强调调动语言的潜能。瓦雷里认为,“诗歌按其本意来说应该完全用言语手段来创作”,诗人的任务就是在语言这种“实践的工具”中“找到某些手段,去创造一种没有实践意义的现实”,亦即从语言里找到“艺术的物象——产生诗情的语言结构”。
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掘、调动语言的潜能,找到某种言语手段呢?对此,瓦雷里并没有详尽论述和明确地说明,但我们在他的《纯诗》、《论诗》、《论文学技巧》等文章中却可以读到一些要点。这些要点是:
第一,“应该试图把目光投射到词或别的什么象征物所指的一些意义上面”。瓦雷里从波德莱尔那里继承了寓意之美是基本的美学形式的观点,认为象征是“无与伦比的艺术表现方式”。他说:“我始终赞同这些观点,即:避开眼前的事物,从象征走向象征,用象征来激起某种特殊的情感……”(《论诗》)
第二,“旋律毫不间断地贯穿始终”。瓦雷里从瓦格纳的音乐理论和爱伦·坡的 《乌鸦》中受到启发,认识到应努力调动语言的音乐方面的潜能,以增强诗的效果。他设想:“……不是引入一个音调的迭句,而是使每个人物,每一片风景,每一种灵魂的状态都各有其迭句;人们可以从每一个段落中将它们辩认:而在一首诗或一篇散文的结尾,所有这些被认出的标记汇合在一起,形成一股人们称之为 ‘富于旋律的激流’,最终出现反衬和迭句对照相遇的结果。”(《论文学技巧》)
第三,“精心结构”。在爱伦·坡的影响下,瓦雷果认为诗人应该“是近乎代数学家的冷静的智者,应该努力成为精练的幻想家”。他主张诗人“……对所想象、感觉、梦幻和构筑的一切,都要进行压缩、筛选、斟酌,置于形式之中,尽可能凝练,以力量而非以长度取胜。” (同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获得令人震惊的艺术效果”。瓦雷里通过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他的观点:“诗的唯一目的就是为最终的结果做铺垫,这正如通往光辉祭坛的阶梯。装饰、蜡烛、金银器皿、缭绕香烟——一切安排全都朝着圣坛,都是为了将注意力引向圣体显供台——最后一句诗上!”(同上)
这是瓦雷里“纯诗”理论中最重要的一条。按照这种观点去写诗,诗便再也不是象以往诗人所说的那样单凭灵感,而是诗人靠着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对艺术的修养而进行的“制作”:就不再是感情(或激情)驾驭诗行,而是理智支配词句;不再是心绪的流动,而是精雕细琢的建筑。从上述意义方面讲,这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包含着一个艺术大师的真知灼见。
瓦雷里的代表作《海滨墓园》正是上述“纯诗”理论的全面实践。长诗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已被译成世界各大语种,甚至于“收入了所有的诗选”。
关于长诗的创作,瓦雷里自己说,他有一阵子,心里老是回荡着一种6行10音节而没有内容的节奏,然后他倾注了平生的思想和感情,联系少年时代的活动和家乡墓园所在的地中海边的风光,在各节之间的意象和思路上作了种种对比和呼应,与乐曲和建筑的结构相当,经过长期的酝酿和辛勤的耕耘,才最终完成了《海滨墓园》这首诗。
《海滨墓园》全诗共24节,每节6行,共144行。长诗主要写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大海,二是墓园,三是人生。三方面紧密相联,大海与墓园触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诗人的思考与对大海、墓园的描写结合在一起。
诗人从大海写起,他以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来看待大海,看待一切。在前四节中,诗人通过描写大海状貌,通过对大海的“深思”,揭示出大海所包容的动与静、变与不变、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大海“这片平静的房顶上”“永远在重新开始”,“微沫形成的钻石多到无数,消耗着精细的闪电多深的功夫,多深的安静俨然在交融创造!”在大海面前,人“经过了一番深思,终得放眼远眺神明的宁静!”也就是说,在人与海的冥合,人可以上升到一种“无限”的境界,领略到宇宙的奥秘:宇宙通过不断地更迭、演变、创造,而达到时间的永恒,生生不息。由此出发,诗人对生死这种对立进行思考。大自然有变与不变,人生也有变与不变,这就是生与死。诗人以豁达、乐观的态度来看待死亡:“正像果实融化而成了快慰,正象它把消失换成甘美就凭它在一张嘴里的形体消亡,我在此吸吮着我的未来的烟云”。只有通过死亡,人才能进入到时间的永恒。接下来描绘墓园。诗人笔下的墓园“充满了无形的火焰,紧闭,圣洁”,充满了宁静。在这里,死者从人间的种种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苦味变成了甜味”,生命变为永恒,可灵魂并非“不朽”。“那些女子被撩拨而逗起的尖叫,那些明眸皓齿,那些湿漉的睫毛,喜欢玩火的那种迷人的酥胸,相迎的嘴唇激起的满脸红晕,最后的礼物,用手指招架的轻盈,都归了尘土,还原为一场春梦”。“得!都完了!”离开了生命,世上的一切都不复存在。正因如此,生命才可贵,人生才不能虚度。最后,诗人在末尾的四节诗中,抛弃了希腊哲学家伊里亚齐诺的“飞箭不动论”和“阿基利永远追不上乌龟”的廖说,“起风了!”不再耽于对生与死的沉思,而进入到大海那种无限自由的境界:“……起来!投入不断的未来!我的身体啊,砸碎沉思的形态!我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