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一连数日,追随着像歇斯底里的,牛群扑向礁石的海涛,从未想到玛丽亚光辉的双脚/能使野性服从于哮喘的海洋!
我撞上难以置信的弗罗里达/披着人皮的野豹的眼睛和花朵相混淆,海平线下道道彩虹/像绿色马群的丝缰!
我看到大潮像发酵般地泛起,一只怪兽在海藻间腐烂,水波在憨扑中崩碎,远天随激流堕向无底的深渊!
冰川,银亮的阳光,带珠光的激流,炭火般的天空!棕色海湾上的丑陋的浅滩那儿有被臭虫啃蚀的飞蟒,从歪树上跌下/散发出黑色的芳香!……
这是怎样的景象啊!真是集奇、险、幻、美于一诗!诗人把他生平在传奇故事、海上游记、神话传说中了解到的,甚至他带着创造性的想象中见到的一切关于大海的描述,全部汇聚到词篇里,才会有这样的景象,才会把“海上旅行”的主题发掘到如此境界。简直是“神来之笔”!
在长诗中,诗人用奇喻、感觉错位 (即“通感”),比拟等手法,创造了一系列新颖的意象,形成了本诗“独一无二的格调”(苏珊·贝尔娜语)。例如:“我熟稔了像鸽群一样振奋的黎明:“追随着象歇斯底里的牛群扑向礁石的海涛”;“我看到大潮像发酵般地泛起”;“我疾驰着,披着电闪弯弯的光彩/像踏着狂跃的雷板,被黑色的海马护航;”“在你酣睡、漂流的无底深夜/飞起千万只金鸟,啊,它们是磅礴的未来吗?”……以上为奇喻。“大潮的狂热和缓慢的节奏/比醇酒还烈,比琴声还辽阔/在阳光下酿成爱之辛酸的棕红;”“我看到低低的太阳,带着神秘恐惧的斑点,照亮紫色悠长的寒凝,像古老戏剧中的演员,激流在远方流淌着百叶窗的颤栗”,“我梦见带着迷离瑞雪的绿色黑夜,将吻慢慢地升向……蓝色的消醒”;“那儿有被臭虫啃蚀的飞蟒,从歪树上跃下,散发出黑色的芳香”:“我打着寒战,感到五十里外/河马在发情地呻吟,厚重的漩涡在咆哮/凝蓝的永恒之美啊,我为带古老围墙的欧罗巴遗憾”;“在芬芳的黄昏,一个孩子满怀忧愁地跃坐,放一叶/小舟犹如五月的绮蝶”,……——以上为通感。“大海的呜咽震颤小舟的漫摇”;“唧唧喳喳棕眼睛的小鸟儿们在船舷上泄便争吵”;“我自由地吸着烟,让紫雾托起,洞穿墙一般地淡红色的穹天”;“七月用棍棒击溃天青石的/云天,漏斗泄下万道流火”;“河马在发情地呻吟,厚重的旋涡在咆哮”;“我见到星光烂漫的群岛/和向桨手敞开狂烈襟拒的孤岛,在你酣睡、漂流的无底深夜,飞起千万只金鸟”;“我不能再沐浴你的颓唐,海潮啊,……也不再穿越旗帜与火焰的骄傲,或是游弋浮桥可憎的眼波下”……以上为比拟。这些奇喻、通感、比拟等手法的运用,使意象含蓄丰富、结构复杂、颜色、声音、气味、时间、空间、静态、动态、力量、节奏,等等,形形色色,应有尽有;而且,诡谲华瞻,美仑美奂,变幻迭出,目不胜收,“令人在想象的天地里,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空”。 (柳宗元)
在《黎明》中,我们还将领略到兰波诗的又一种风采。诗篇选自散文诗集《灵光篇》。诗人通过描绘黎明时那种类美丽景观,把我们逐步引到了一个被纱缦笼罩着的神秘世界。诗中写:在“夏日的黎明”,在万籁犹静的时分,“我”漫步于“布满新鲜然而苍白反光的幽径上”,欣赏着早已苏醒了的晶莹的小花,远眺从峰峦之巅飘逸而下的“金黄的高泉”,不禁沉浸于一个虚幻境界之中:“我”见到了女神!女神披散着头发,慢慢地飘过松林;在银光闪烁的稍顶,就曾伫留过她俏丽的身影。于是,“我”被激动了,不断地追赶她。“在林间的通道上,我挥动手臂;在平原上,我把她告示给公鸡;在大城巾里,她逃避在巨钟的穹顶之间,我活像个乞丐,在大理石的堤岸上,驱赶她。”最后,“我”总算是捉到了她:“大路高处,靠近一座桂树林,我用纱幕把她包裹起来。我触到她宽大的玉体。”然而这时,“黎明和孩子倒身在树林的低处……”
这就是兰波为我们描绘的幻美的景象。当我们从诗境中走出来,以理智的眼光来审视这首诗的时候,我们会想到什么呢?我们自然会想到:兰波不断地进行诗艺的探索、追求,这首诗可能就是这种探索、追求过程的形象反映。诗中的“女神”是诗人探索、追求的“未知”的象征。结果如何呢?长期的追求得到的却是失望:“黎明和孩子倒身在树林的低处……
苏珊·贝尔娜的发析道出了这首诗的隐蕴:“在这首诗里无疑有某种超越了简单的描写的东西。这种对 ‘诗人应致力于征服无名物’的追寻,最后以一半的成功而结束了,它给我们留下了在兰波的作品里经常有的这样一种印象——诗歌的转换,然而却是象征性的转换。对自然的爱,在他那里,同时伴随着一种征服的欲望,这种爱具有一种激情的几乎是性感的和带有广泛质疑的面貌:他想揭开一切的罩纱,但他没能做到,他只能连纱披一起拥抱女神,对未知的追求依然是失望的。”
因此,兰波的“通灵者”之梦破灭了;因此,他永远地告别了诗坛!
怯懦乎?明智乎?谁人能与评说!“纯诗”:马拉美
斯泰法诺·马拉美 (一译马拉梅,1842—1898)是法国象征主义的主要诗人之一,现代主义诗学的重要理论家。
马拉美生于巴黎一个贫寒的家庭。5岁丧母,此后,妹妹和父亲先后去世。这些不幸给马拉美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促使他在以后的诗歌创作中渴望摆脱现实世界,寻求一个“绝对世界”。
成年后,马拉美生活贫困,历经坎坷。他曾在政府机关当过临时雇员,担任过中学英语教员,还曾在一家图书馆任过职。
马拉美从小喜欢读波德莱尔和爱伦·坡的作品。为了阅读爱伦·坡的原著,他甚至到英国去学英语。马拉美从20岁起就发表了诗作,但早期诗作并未引起重视。从早期作品看来,马拉美明显地接受了波德莱尔的影响,他像波德莱尔那样去认识人生的痛苦,也像波德莱尔那样去表现人性中的恶。
1876年,马拉美的长诗《牧神的午后》发表后,他才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1880年左右,一些钦佩他的诗才的年轻诗人经常去拜访他。于是,马拉美便在罗马街寓所每星期二下午接待来访者,并和他们一起切磋诗艺。人们称之为“星期二集会”。这种集会推动了象征主义的发展,马拉美事实上已经成为象征主义运动的领袖。但直到魏尔伦在《被诅咒的诗人》中介绍了他之后,他才名声大振。
1887年,马拉美把自己过去的诗作汇编成《诗集》出版。1894年,他发表了最后一首,也是最难懂的一首诗《骰子一掷永远取消不了偶然》。
马拉美一生诗作不多,正式发表的还不到60首。但他在文学形式上的创新,表现了一个艺术家的胆识和才华,给他赢得了声誉,与魏尔伦、兰波并称为象征派三杰。如同纪德所说:“马拉美的作品将几乎全部流传下来。”
作为理论家,马拉美继承了爱伦·坡的美学观,提出了“纯诗”论。“纯诗”论主要包括以下4方面要点:
第一,诗要富有神秘性。马拉美认为,美是神圣的,一切神圣的东西都是神秘的,因此表现美的诗歌也应是神秘的,他批评帕尔纳斯派:“帕尔纳斯派抓住一件东西就将它和盘托出,他们缺少神秘感,他们剥夺了人类智慧自信正在从事创造精微的快乐。直陈其事,这就等于取消了诗歌四分之三的趣味,这趣味原是要一点儿一点儿去领会它的。”这种观点,强调了诗的含蓄美,固然是对的,但马拉美似乎走得太远了:“在诗歌中应该永远存在着难解之迷,文学的目的在于召唤事物,而不能有其他目的。”所谓“召唤事物”,意思是说,诗人以精湛的艺术手法,魔术般地使事物得其神似,可望而不可即。这就是在公开为晦涩辩护。它势必导致艺术与大众分离,成为少数“精神贵族”的特产与特权。
马拉美以毕生精力创作的,但最终也未完成的“唯一作品的片段”《骰子一掷永远取消不了偶然》就是一个“难解之迷”。虽然我们知道,马拉美一生接受波德菜尔、爱伦·坡的影响,追求艺术的完美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