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为维护民族尊严和独立而浴血奋战,为国家统一而赴汤蹈火,但也不乏战争狂人,甚至法西斯帮凶。二战中那些杀人如麻的德国军人,不
少就出自这所院校。
侧文十:克劳塞维茨
克劳塞维茨是一个很具有传奇色彩的人,年轻时就以出色的才华被推荐为普鲁士奥古斯特亲王的副官,甚至引起了国王威廉三世的重视,
国王亲自给他写信以示鼓励。然而战场无情,1806年,他在普伦茨劳被法军俘虏,一年后才被释放,这使他深感耻辱。
他根据亲身体验,力主改革普鲁士的军事制度。他的意见得到当时普鲁士军界高层的重视。1810年秋,任柏林军官学校教官,还负责为太
子,也就是以后的威廉四世讲授军事课。
1812年,他因为反对与拿破仑结盟,挂冠出走,远赴俄罗斯,极受重用,做到军参谋长,身经数次大战。12月,他作为俄军联络官,说服
普鲁士军队指挥官约克违抗普鲁士国王的命令,掉转枪口对付拿破仑。因这一事件,日后始终没有得到国王威廉三世的原谅,备受冷落。但他
的才华,使他依然在普鲁士军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并出任要职。
当然,他的世界性的声誉来自于他的那部不朽名著——战争论。这是一本没有最后完成的巨著,但依然被奉为西方军事界的《圣经》。
他用研究哲学的方法研究战争,他认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爆发之后,并未脱离政治,乃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
手段的实现,是打仗的政治,是以剑代笔的政治。他尤其重视精神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认为“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
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锋利的刀刃。”
这本书刚开始仅仅在一个小圈子里流传,他的朋友们,诸如几位陆军元帅和将军都很欣赏他的理论,他们利用自己的威望,努力使总参谋
部对《战争论》产生兴趣。但真正使《战争论》名噪天下的是德国统一的功臣、陆军元帅冯·毛奇,他认为《战争论》是给他最深刻影响的几
本书之一。从此,《战争论》在德国军队乃至世界军事界都得到了崇高的地位,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军人。
值得注意的是,当生存还是毁灭拷问着每一个德意志心灵,苦难与强悍唤醒埋藏已久的民族意识的时候,副作用也产生了,国家这个概念
在德意志人眼中被无数倍的放大。
哲学家费希特认为“国家就是一切”、“国家至高无上”,在黑格尔那里,国家不仅是历史的一部分,而且是历史生活的本质和核心,国
家是“世界精神”的代表和化身,是存在于地上的“神圣理念”。
世界上很少有哪个民族像德意志那样崇拜国家,这种狂热的国家崇拜表明,“寻找德意志”的核心是寻找统一而强大的国家,统一与强大
在德意志民族心目中是一回事。当然,在这种狂热的国家崇拜后面,深藏着一个民族天长地久的失落感和极易受伤的心灵。
当然,必须得承认这些出自哲学家之口,看似理性、实则狂热的国家理念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凝聚了屈辱时代的民心士气,另一方面却也
把富强年代的人心引向无边的征战杀伐。
同样是费希特,在强调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却也在贩卖种族优越论:“日耳曼优越于其他一切文明形式的概念牢固树立起来,这与日耳曼
依靠武力的做法是十分不同的,它保证了
日耳曼的胜利。因为这是永恒世界的内在部分。”他还进一步说:“除了强者的权力外,国家之间不存在法律和权力。一个已经注定了命运的
人,有道德的权利,利用力量与智慧去完成自己的命运。”
而黑格尔的话更为可怕,这位哲学大师极度冷静,甚至是冷酷地说:“战争是永恒的,也是道德的”。黑格尔认为普鲁士是完美的。这两
位哲学大师的话尤其受到日后德意志统治阶层的推崇,从德意志皇帝到德意志元首,他们都张开双手拥抱费希特和黑格尔,把这两位确认为德
意志的精神导师,因为他们从理论上向统治者证明了所应享有的生杀大权,向德意志民族证明了他们对其他民族的压迫权力。
德意志的悲剧在这个时代实际上已经酝酿成熟。用路德维希的话说:“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德国思想界与德国国家政权结成联盟,在高
等学府的大课堂,不仅仅发出复仇的呼声,而且还有被认为是道德的和哲学的信条——统治世界的要求,条顿人至少要成为欧洲的领导,这些
烫金文字被篆刻在十九世纪的进门柱上。”
由受人压迫到压迫别人,其实只是一线之间。
4、只有一种声音,一种感情,一种仇恨和一种爱,去拯救祖国,去解放德意志
【图片:施泰因,布吕歇尔,滑铁卢】
1807年,一位叫哈登堡的大臣在给威廉三世的信中说:“陛下!我们必须自上而下做法国人自下而上的事。”
而另一位大臣则更加直接,他怒气冲冲地说:“1500万德国人的命运系在不谙世事,胡思乱想的第三十六代小暴君身上。让那些贵族老爷
不要忘了,在上帝的旨意下,普通的德国人是自由的。”
他叫施泰因,一个来自西部的贵族,一个把德意志梦想付诸实践的理想主义者,一个除了自己的阶级以外,信任所有德意志人的改革者,
一个富有才华而又过于坦率的政治家,一个廉洁奉公、对祖国抱有无穷希望的德意志人。
施泰因不喜欢法国大革命的方式,但他喜欢法国大革命的结果,他讨厌诸侯割据,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他希望赋予人民
在法律保障内的自由、平等、博爱,希望所有社会阶层都对国家负有同等义务。
他实际上已经把德意志统一的时代课题完全地提了出来,并着手改造旧的社会制度。他最讨厌的大约就是压榨农奴的老容克了,还在拿破
仑入侵前,他就大骂那些容克的城堡是“捕食邻里的虎狼之穴,把周围的一切糟蹋光了。”“如果他们还想保持对国家的领导权,他们就必须
放弃自命不凡,放弃他们的马群和狗。”
在乱世之中,威廉三世欣赏他的才干,但也畏惧他的才干。有一次施泰因要求得到权力以推行改革,并和哈登堡吵得不可开交,威廉国王
生气地说:“现在我明白了,你是个顽固的人,依仗自己的才气,桀骜不驯,不考虑国家的利益,一味根据个人的意气感情用事。”
但到了最后,威廉还得用他,而且给了他超乎国王的权力,因为很难再找到一个人来代替他。施泰因成为德意志第一个因为自己的能力而
被授权的专政者。这在和平年代是根本不可能的,是这个乱世,或者更直接的说是拿破仑把施泰因推上了历史的前台。
施泰因的确有才,他只用一个星期就使他数十年思考的成果成为现实。一天之内仅凭一纸名为《十月饬令》的通告,他就废除了农奴制,给
予农民人身自由,允许农民与市民接受贵族用于抵押的土地。而对于容克则允许他们经营手工业和商业。这其实是一次土地革命,它把封建地
产制转变为资本主义自由地产制。这就意味着普鲁士可以为发展资本主义提供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而不是把他们束缚在容克的庄园里,这是普
鲁士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成为德意志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开端。
在城市,他把城市的行政管理交还给市民,通过自由选举形成市政管理成员,建立所有市民都参加的城市自治制度,国家仅对城市实行监
督权和司法权,这就进一步赋予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突出权力。
施泰因建立现代的中央政府来统一管理国家事务,形成一个由内政、外交、司法等五个部组成的行政机构,建立内阁责任制,国家最高行
政权由国务会议来执行,各部门各司其职,直接对国王负责,使君主权力受到一定限制,君主专制国家变成了官僚专制国家。美国历史学家科
佩尔认为:“1808年11月24日的行政改革在普鲁士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官僚机构,使普鲁士成为纪律和效率的楷模。”
随着普鲁士改革的深入和爱国宣传的展开,德意志民族的情感日益激昂,普鲁士也成为领导德意志民族解放战争的希望之星。